我們知道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了墨西哥灣,向高空大氣中噴射有毒氣體、灰塵和碎片,遮住太陽,造成地球上大多數植物死亡。大型食草動物緊隨其後,最終是捕食它們的食肉動物。

如果這顆相當於100億枚核彈的小行星僅僅在30秒後(或更早)撞上,更多地降落在大西洋或太平洋,而不僅僅是墨西哥海岸,今天,會不會有更多的恐龍四處奔跑。

我們古老而微小的哺乳動物祖先倖存了下來,當他們目睹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滅絕事件之一時,他們像嚙齒動物一樣的身體畏縮了。當然,他們可能沒有足夠的大腦來完全理解。除了空氣中瀰漫著死亡的惡臭和到處堆積的巨大屍體之外,酸雨和火山爆發震動了地球,污染了空氣,給美麗的史前風景留下了傷疤。

身材矮小、食物匱乏幫助我們古老而頑強般的祖先生存下來,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今天發生這樣的事件,我們現代人能理解嗎?大約790000年前,另一顆小行星大約一公里長,撞擊地球的力量之大,以至於它的碎片沖入大氣層,最終覆蓋了地表的十分之一。隕石坑尚未被發現。科學家們說,大約40-100公里直徑。

出土的是這些玻璃狀隕石。較大的可以重達20公斤。科學家最近分析了這些石頭。這是已知人類在地球上並在進化期間發生的最大的此類事件。研究人員表示,這一事件為我們提供了線索,讓我們知道現代人是否能夠在恐龍滅絕的災難中倖存下來。答案是肯定的,但這很難。

迄今為止,已經在澳大利亞、亞洲和南極洲發現了玻璃狀隕石。在這項研究中,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的天體生物學家和地球化學家艾倫·卡沃西和他的同事們研究了在泰國發現的三種玻璃隕石的化學組成。研究人員研究了玻璃隕石中鋯石的微小晶體,每個晶體大約有人類頭髮的寬度。

這些顯示出稀有礦物凝灰岩的跡象,它在形成後幾秒鐘就消失了。卡沃西說:「玻璃隕石需要高得多的衝擊壓力才能形成。」。同時也需要高溫,花崗岩中鋯石的方向指向東南亞某處,可能在泰國附近。儘管這些樣本說明了很多,但缺少的是撞擊點的確切位置。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麼大的隕石坑還沒有被發現。

距離我們年代不太遠的祖先目睹了這種影響,他們可能一直捂著眼,但像形成直徑50到100公里的撞擊這樣的事件肯定會引起他們的注意。對玻璃隕石的進一步研究可能會揭示隕石坑的位置。

儘管這是一個災難性的事件,我們的祖先仍然能夠生存和茁壯成長,因為碎片濺入大氣層一定導致了氣候的重大變化。儘管更多的線索可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一點,但這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祖先,並可能改變人類進化的進程的很難辨別。

那麼,如果一顆彗星或一顆小行星與地球相撞呢?大多數科學家說,大約每一百萬年左右,我們的星球就會受到這樣一顆小行星的威脅。我們很快就不會有一個了。大多數小行星都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永遠不會威脅到地球。

儘管有成千上萬的小行星可能會襲擊我們。大多數是小型汽車大小或更小,會在大氣中燃燒殆盡。有些稍大一點,可能會對房子甚至城市造成很大的損害,這取決於大小,但不會威脅到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除了碰撞之外,一個靠近地球相當大的物體可能會使地球的軌道偏離。到目前為止,偏轉策略還沒有決定。在一顆潛在危險的小行星內放置核彈,或者用火箭或太陽帆將它推離軌道,是已經提出的其他一些方法。

如果我們失敗了,一顆可以滅絕恐龍的巨大小行星再次撞擊我們的世界,造成一個長期的冬天,大多數植物會在幾周內死亡。由於糖分的積累和新陳代謝緩慢,某些植物可以存活幾十年。除了微生物和小型生物,除此之外沒有多少生命存在。

如果人類深入地下,利用那裡的熱量,或者如果我們在地面下建造隔離的棲息地就可以生存。當然,最好是保護我們珍貴的星球。儘管將太陽帆附在小行星上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大多數科學家相信這是可行的,今天的技術已經可用。


這得看撞擊的發現的早與晚的情況!目前科技幾乎沒能力攔截一顆直徑超過一公里以12萬公里時速飛速撞向地球的小行星!但未來一切都是可能的,《流浪地球》挺火的!咱們可以設計並建造一台重核聚變裝置!利用現有航天技術讓這樣裝置安裝在那顆小行星上面!後面的事情大夥應該都知道了!重核聚變產生出來離子反推那顆小行星,還可以不停的加速直至達到亞光速狀態,或許由於裝置過於龐大小行星會漸漸的消失不見的,最後只能留下裝置以絕對亞光速飛出太陽系!這可是一箭雙鵰的美事啊!既可以有效攔截小行星撞擊地球還可以成為一艘亞光速狀態的星際飛船!


按照恐龍滅絕的思路來,大約一顆直徑一公里的就夠啦。可是發現得比較早的話,會有辦法的。


孔龍滅絕時那顆隕石居說是十公里左右大,不論現在科技多發達,能承受一公里左右的隕石。


我覺得不好說,因為現在有了原子彈,如果在隕石碰撞前提前將隕石炸碎或者改變隕石運行軌跡,那就撞不上了。


激光能擊碎隕石嗎?


這個問題必須由專家才能回答的了!我一個普通老百姓還是就看看算了!


你來新疆地質館看下幾十噸的銀駱駝隕鐵,在看下近期墜落的十幾噸石隕,方可聯想系受引力穿入大氣層髙溫二爆及碎石下來,先光後爆後,打入山丘巨響後有五,六級震感,接下來,二爆出現,略小前顆。四年前我在新疆阿克蘇至喀什國道午夜目擊隕落經過。現估約那隕石因在幾噸左右才能有這大地震感。驚嚇幾年了,人太渺小了。科技在發達人類改變天地但無法掌控宇宙。


目前的科技能夠操控危害地球的小行星不撞擊地球,這是三類文明量子科技的卓越應用,雖然超出NASA 等專家團隊的認知,但不影響事實的存在。


謝謝邀請,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很脆弱,目前的科學技術就算髮現隕石沖向地球也沒有應對的措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