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魏北齊高僧釋曇顯的故事。】

 

釋曇顯,又名佛俊東魏時(534-550),遊於都,棲泊僧寺,居無定所。

 

講經法會,曇顯必至,須釋深義時,曇顯輒自解說,後便捨而赴餘講;

及後,又解至密理,曇顯便又已在聽。

時人以此奇之。

 

曇顯儀服猥濫,貌相非潔,頻受輕慢,人皆不納。

釋法上深知其遠識,常私惠其財,資以飲食。

曇顯或因昏醉,臥於道邊,或復清醒,整其威儀。

 

先,南梁之初,武帝 天監三年(504),勅捨道教。

道士陸修靜徒屬不勝其憤,遂走入北魏

傾金散玉,贈諸貴族,託以期望,冀興道法。

 

北齊祚興,文宣帝 天保年中(550-559),佛、道互競優劣。

修靜徒屬妄加穿鑿,廣製齋儀,耗費極繁,意在王者遵奉。

文宣帝疑惑,於天保六年(555)九月,勅召僧眾與道士對較道術。

 

爾時,道士咒僧衣缽,或舉或轉;或咒方樑,橫豎於地。

眾僧不曾學方術,默無一對。

時,士女喧閙,貴賤移心,皆以道徒為勝。

道士乃高談自誇,矜炫道術,唱言曰:

「神通權現,抑挫強侮。

 沙門現一,我當現二。

 今薄示微術,僧皆屈退,眾人可見。」

帝遂命昭玄統(當時最高僧官)法上與道士較量。

法上曰:

「方術小伎,俗儒恥之,況出世者?

 雖然如此,帝命相拒,豈得無言?

 可令最下座僧對之。」

時,曇顯位居末席,酒醉正酣。

眾僧皆憚,既是上統所遣,不敢有諫。

 

曇顯乃由兩人扶持登座,立而笑語道士云:

「向才誇『現術一之予二』者,深有其理。」

即於座上翹足而立曰:「吾已現一,卿可現二。」

道士皆無言以對。

 

曇顯曰:「向才咒諸衣物飛舉者,試卿術耳。」

即命取僧稠禪師衣缽,請道士咒之,遂皆無動搖。

帝勅十人舉之,不動如故。

曇顯乃輕取彼衣置樑,再請道士咒之,仍定貼無驗。

諸道士等相顧無顏,猶以言辯為勝,乃曰:

「佛家自號為內。

 內,則小也。

 言道家為外。

 外,則大也。」

曇顯應聲曰:「若然,則天子處內,定小庶人矣!」

道士緘口無言。

 

文宣帝在座,目驗臧否。

道徒爾日多捨邪從正,由法上濟度出家。

未發心者,勅令剃度。

自號神仙者,令上三爵臺投身飛行,遂悉委屍於地。

有不從者,斬首,其數非一。

偽妄皆伏,帝乃下詔曰:

「法門不二,真宗在一;求之正路,寂泊為本。

 祭酒道者,世中假妄;俗人未悟,仍有祇崇。

 酒麴是味,清虛焉在?肉脯斯甜,慈悲永隔。

 上異仁祠,下乖祭典;宜皆禁絕,不復遵事。

 頒勒遠近,咸使知聞。」

於時,境一心奉佛,國無兩事。

 

後,曇顯潛遁人世,不知所之。

 

(唐 道宣《續高僧傳》《廣弘明集》略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