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浸潤式光刻方法的開創者,中國台灣新竹清華大學、新竹交通大學、台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以及清大-台積電聯合研發中心主任,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林本堅博士於近日作客北京清華大學,向師生及業界人士詳解了半導體光刻技術及其發展歷程,展示了一個詳盡、立體的光刻世界。

當人類剛發明出集成電路的時候,當時的特徵尺寸大概是5μm(5000nm),之後縮小到了3μm,發展至今,台積電已經開始量產7nm的IC了。在這個過程當中,製程共經歷了20代變革,未來幾年,5nm集成電路也將實現量產。從5μm到5nm,實現了1000倍的變化,大概經歷了40年。

在這一過程當中,有一件比較神奇的事情,5μm階段,當時的波長是436nm,而到當今的7nm,波長是193nm,變化並不是特別大,這樣,從光學的角度看,我們要實現將特徵尺寸縮到波長的四十分之一,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們需要跳出純光學思維,從半導體的角度去考慮如何實現它。

人的頭髮橫截面直徑大概是80μm,以採用28nm製程工藝的SRAM為例,可以在頭髮的橫截面上放20735個這個樣的SRAM單元,隨著微縮技術的發展,在直徑為80μm的橫截面上,可以容納越來越多的SRAM單元了。

那麼,這是如何做到的呢?主要是由光刻工藝及其技術演進實現的。

光刻微縮的理論基礎主要基於下圖的方程式:解析度和DOF(depth of focus,景深)。

從圖中的公式可以看出,解析度主要由三個因數決定,分別是波長λ、鏡頭角度的正弦值sinθ,以及k1,其中,對於做光刻的人來說,k1這個參數是非常重要的。

縮短波長和加大sinθ(目前可以做到0.93)都可以提升解析度,但這些都是有代價的,縮短波長λ、增加sinθ,DOF都會縮短,而k3和k1又是有關聯的,且比較複雜。

4種方法提升解析度

對於採用不同設備製造相同製程IC的製造廠來說,其技術水平差異就會很突出,例如,有的廠商用EUV設備(光刻波長為13.5nm)才能做7nm晶元,而有的廠商用DUV設備(光刻波長為193nm)就可以做出7nm晶元,做同樣的產品,前者需要更多的投資去購買更新近的設備,而後者則不需要。這就是通過高水平工藝提升解析度W所產生的經濟效益。

1、增大sinθ

如下圖所示,依據方程式,有4種方法可以提升解析度W,而對於工程師來說,其中最方便的方法莫過於增加sinθ了,對於半導體廠的工程師來說,只要向老闆多申請一些經費,訂購大一點的鏡頭和機器就好了,因此,工程師會採取的首選方案,往往就是在sinθ上做文章。

提高sinθ的同時,鏡頭的複雜度隨著增加,因為sinθ每增加一點,鏡頭裡就需要增加相應的鏡片。以sinθ=0.93的鏡頭為例,整個鏡頭的長度會超過一個成年人的身高,而且很重,需要用起重機來搬運和加裝。這樣的鏡頭,便宜的也要2000多萬美金一個,貴的要7000萬美金左右。另外,增加sinθ雖然使工程師輕鬆不少,但景深DOF的犧牲會比較大。

如下圖所示的鏡頭,左邊的5X鏡頭(0.32NA)是當年在IBM工作時,我的老闆發明的,當時,這是全球半導體光刻界最厲害的鏡頭了。隨著技術的進步,新的4X鏡頭陸續出現,這些鏡頭裡增加了越來越多的鏡片,而且對精度的要求逐年提升,要做到波長的五十分之一。

2、減小波長

增加sinθ需要大量的投資,而且越來越貴,此外,目前sinθ已經提升到0.93,已很難再提升,而且其不可能大於1。這樣,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波長λ來進一步提升光刻的解析度。

但是,改變波長會產生連鎖反應,由於鏡片對不同波長光的折射率都是不一樣的,焦點也就不一樣,因此,波長改變一次,就需要對鏡片進行矯正,使其焦點正確。但這些對激光的頻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到28nm製程時,傳統的光刻光源已經不能滿足要求,需要特殊的、更低頻寬的激光才能進行矯正。

此外,還有其它一些方法可以矯正焦點,具體如下圖所示。

而在將來,更先進的光刻系統內,不允許有任何透光的鏡片,如EUV系統,只能通過將光多次反射實現應用功能。

另外,波長每改變一次,光阻也要變,由於光阻是化學性質的,改起來並不容易,特別是當光阻從365變為28的時候,需要很大的改動,實現這一壯舉的人是當年我在IBM的同事,當時得到了光刻界的諾貝爾獎,即日本天皇獎,他採用化學放大效應,將光阻提升了十倍,這一技術出來以後,使得整個光刻系統成本下降很多。不過,這種新光阻在剛出來的時候並不穩定,有時能提升十倍,有時又遠不能達到這一指標,問題出在哪裡呢?經過研究,他最終發現,問題在於光阻的濃度,這就對過濾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另外,這種過濾器會消耗大量的電能,這對很多應用單位來說,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當波長減小到157nm的時候,裝置中的空氣會將該波長的光吸收掉,這主要是由氧氣造成的,因此,需要一個密封的空間,而且裡面不能有氧氣,一般是充滿氮氣,但氮氣很難被監測到,且不利於工程師維修(沒有氧氣,有生命危險)。

當光刻發展到EUV的時候,此時光的波長已經非常小,很容易被裝置裡面的氣體吸收掉,因此,EUV需要抽真空的環境,而要實現真空,整個系統就會變得龐大許多,而且,抽真空泵的震動對光刻系統也會有一定的影響。此外,更加龐大和複雜的系統,維修起來也更加費時費力。

3、減小k1

下面談k1,對於做光刻的人來說,k1可以說是最有趣的話題了。

k1是一個係數,在顯微鏡應用當中,k1最小只能降到0.61,再小的話,東西就會模糊,看不清楚了,而在光刻領域,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只需要考慮線的位置,只要能曝光就好,因此,可以把k1降低到0.07。通過改變k1,可以不用更換鏡片,不用改變波長和光阻,就可以提升解析度,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此外,DOF還有可能會增加。

減小k1有這麼多的好處,但其實現起來並不容易,需要很強的創新思維。

下圖,製程工藝為250nm時,那時候的k1=0.63,跟顯微鏡的差不多,而180nm製程對應的k1則降到了0.47,此時,相對於250nm,線寬比較大,不容易控制,還要考慮很多干擾因素,有很大的學問在裡面,需要更多的創新。

k1=0.47的時候,就感覺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了,而當製程微縮到130nm的時候,k1進一步降到了0.42,這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情,凝聚了光刻研發工程師的心血和智慧。

當k1=0.63和0.47的時候,是有可能增加DOF的,如下圖所示。

4、增大n

這裡的n是折射率,通過改變n,也可以提升光刻系統的解析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鏡頭和晶體之間加入水,以代替空氣,也就是沉浸式系統,通過增大n,可以得到短波長的效果。

當NA大於1的時候,特別是1.35NA時,需要放入具有特別構造的鏡片,由於涉及到商業機密,下圖中沒有給出1.35NA的示意圖,目前有兩家公司可以做到這一點,他們採用不同的方法實現。

下圖所示為沉浸式的原理,利用光通過液體介質時會彎折的特性,顯微鏡的影像透過浸濕的鏡頭會進一步放大。相反地,當光線通過浸在液體中的微縮影鏡頭時,就能將影像藉由折射率進一步縮小。

這裡用水作為介質是最為經濟高效的,否則就需要花幾億美金去研發新的、更好的介質,這樣太耗費資金和時間,而且不一定能保證成功,算起來是划不來的。

結語

以上,林本堅博士主要講述了提升光刻系統解析度的4種方法,這裡凝結了光刻研發工程師的大量心血和智慧,而作為沉浸式光刻技術的發明人,林博士對於產業的技術水平提升和經濟效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相信隨著EUV的到來及普及,更多的先進技術還會誕生,繼續把半導體光刻發揚光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