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位於江蘇省西北部,古稱“彭城”,自三國時徐州移治彭城後始稱徐州,自古爲淮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及兵家必爭之地,歷代名人輩出,是劉邦、項羽故里,爲著名的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

  現在,徐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爲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轄5區5縣(含縣級市),總人口超千萬。徐州所轄五縣中豐縣、沛縣、邳州市爲千年古縣,歷史上均爲徐州“老八縣”之一。

  豐縣,位於江蘇省最西北端,爲江蘇徐州市轄縣,其地處江蘇、山東、安徽、河南四省交接地帶,與山東、安徽接壤,是一縣連三省之地。豐縣古稱豐邑、鳳臺,相傳有鳳凰落於此地而得名,是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之地,爲劉邦、張道陵故里,有“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先有徐州後有軒,唯有豐縣不記年”之說。

  豐縣,古屬徐州,春秋戰國先後爲宋、魏、楚之豐邑,秦統一六國後於此設豐縣,有兩千二百多年的建縣史。豐縣秦屬四川郡(泗水郡),兩漢屬沛郡,南北朝開始隸屬於徐州,此後歷代除元朝隸屬於濟州、濟寧路外,其餘大部分時間隸屬於徐州。建國初,由於當時江蘇省尚未成立,豐縣隸屬於山東,1952年復屬江蘇。

  沛縣,位於江蘇省西北部,隸屬於地級徐州市,與豐縣比鄰。沛縣歷史悠久,因古有“沛澤”而得名。沛縣與豐縣相鄰,是劉邦爲官、起兵及發跡之地,劉邦起兵後也曾稱“沛公”且兩漢時豐縣屬於沛郡,兩地常並稱“豐沛”,故有現在豐縣、沛縣劉邦故里之爭,沛縣也有“千古飛龍地,一代帝王鄉”之譽。

  沛縣古稱沛澤,春秋戰國曾爲宋、楚之地,秦時設沛縣,隸屬於泗水郡。西漢時,泗水郡改稱沛郡,沛縣屬之,因此沛縣又被稱爲“小沛”。隋唐及宋時,沛縣隸屬於徐州,金時曾升爲源州,元屬濟州、濟寧路,明清屬徐州。1948年沛縣解放後由山東省委管轄,建國初屬山東,1952年改屬江蘇。

  邳州市,位於江蘇省北部,是江蘇省縣級市,由地級徐州市代管。邳州市江蘇面積、人口大縣,其中總人口186萬(2016年),是江蘇人口第二大縣。邳州地處蘇魯兩省交界處,自古有“北接齊魯、南連江淮”之稱。邳州市舊稱邳縣,1992年由沛縣升格而來。

  邳州古屬九州之徐州,夏商爲邳國,秦時置下邳縣。兩漢時,下邳曾爲楚國、下邳國國都,東漢末下邳爲徐州刺史部治所。南北朝時期,曾與下邳設下邳郡,後改爲邳州,唐初邳州廢后下邳隸屬於徐州。北宋至明,下邳歷爲淮陽軍、邳州治所,其中明朝時屬南直隸淮安府。清朝時期,徐州升爲徐州府,邳州改屬之,其治所也於今古邳鎮(現屬睢寧)移邳城鎮,民國初邳州廢爲邳縣。抗日戰爭時期,邳縣南部與睢寧北部設邳睢縣,建國初邳睢縣撤銷後古邳鎮改屬睢寧。

  本文由滄海桑田史海沉鉤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