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不能喝水,因為會沖淡胃液」可以說又是一個新興謠言啦。實際上,我們的消化系統遠比我們想像中要聰明,大可不必擔心因為飯後喝水導致胃液稀釋從而影響消化。

我們的胃其實是在持續不間斷地分泌胃液的,並不是說你不喫東西它就停止產生,但胃液的分泌量是隨時間及進食而時刻變化的。眾所周知,我們的胃液可以殺死隨食物和水進入胃裡的細菌,保證我們消化系統的安全,還能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促進消化,對食物消化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我們機智的消化系統會將胃液維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空腹的時候分泌得少一點,進食的時候分泌得多一些,喝水當然也是同理。

不過,也有消化系統無法掌控的情況存在。比如一次性喝下好幾升水,這時胃液確實會被稀釋。再比如消化系統生病了,無法維持正常功能,這時就得及時就醫了。

至於貝爾格里爾斯說的喫完食物要喝點水輔助消化,意思並不是說飯後的大量喝水。在野外活動時,身體的水分流失較多,同時水分攝入不夠,進食時會因為食物較幹或者咽乾而難以下嚥,這時適量喝水送食有助於食物在口腔內的消化及吞嚥。由於食物的消化主要還是在胃腸道中完成的,所以其實不管是飯前、飯中還是飯後,適量喝一點水對食物的消化並沒有多大影響,不需要對此有過多的擔心。


喫飯時喝水不消化是一句不完全對的話,為什麼不完全對呢? 首先是結果確實會導致不消化,但是不是因為喝水導致的,而是你不細嚼慢嚥。因為有水的送服下,你的咀嚼頻率會大幅度的下降。例如你喫藥時,一口水也許不用咀嚼就嚥下去了,但是沒有水你可能就咽不下去。所以說,如果你喫飯時細嚼慢嚥就算喝水也不會消化不良的。


關鍵在於喝水的量和自身腸道吸水能力,喫幹食時喝少量水能把食物弄成柔軟的狀態有助於胃消化,如果直接幹喫胃也嫌幹啊。但如果飯後喝超過食物吸水能力的水當然就會稀釋胃液影響消化,還有就是食物進去腸道後腸道要吸出水份,腸道不好的吸水能力差就會大便粘膩,濕答答的shi在腸道里也會影響腸道健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