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前江蘇首富祝義財歸來2個月後,雨潤亮出了成績單。

3月27日晚,雨潤食品公佈的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收126.5億港元,同比增長5%;淨虧損達47.6億港元,同比增加149%。由此看出,在失去“第一屠夫”的第四年,雨潤的虧損進一步加劇。

對於虧損原因,年報中解釋:“2018年,生豬價格自年初開始連續5個月下跌,至6月小幅回調;8月初,由於非洲豬瘟的影響,豬肉價格大幅下降。年內,生豬平均採購價格比2017年下跌18%;全年豬肉產量爲5404萬噸,下降0.9%。”

上世紀90年代末,雨潤曾和雙匯、金鑼並稱“肉食三國”。而雙匯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89.32億元;實現利潤總額63.32億元,已經遙遙領先昔日的競爭對手雨潤。

在從2015年開始,雨潤食品跌入虧損泥潭。年報顯示,2015年至2017年,雨潤食品分別虧損29.77億港元、23.42億港元和19.15億港元。如今,雨潤食品四年累計虧損預119.9億港元(102.7億元人民幣)。

這一切需要回溯到2015年3月,雨潤集團51歲的掌舵人祝義財突然失聯了。不久後,雨潤系公司中央商城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實控人祝義財被檢察機關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不過,時隔近四年後,2019年1月22日,祝義財終於結束被羈押狀態,迴歸自由身。

在祝義財失聯期間,風雨飄搖的雨潤接連失去多名高管,包括集團副總裁段斌、中央商場監事羅凌、雨潤食品總裁祝義亮等。此外,公司身陷債務危機,祝義財所持25.82%的股份被法庭輪候凍結。

事實上,祝義財締造的明星企業雨潤曾風光無限。1992年,雨潤集團落地南京。2003年,有“中國第一屠夫”稱號的祝義財,以15.4億元資產問鼎江蘇首富。在被監視前的2014年,祝義財夫婦曾以315億元資產,位列胡潤百富中國富豪榜上27名。

祝義財迴歸時,外界一度對雨潤系信心增加,中央商場連續2個交易日漲停,雨潤食品股價一度大漲30%。如今,女兒祝媛再次接任董事會主席、CEO等職位。

父女聯手,能讓雨潤起死回生嗎?

“蛇吞象”大戲

1964年,祝義財出生於安徽桐城市。1989年,自合肥工業大學畢業的他,被分配到一家事業單位。“月薪60元,工作也很清閒,但是,我不想在一張辦公桌前坐到老,總感到有一些還無法清晰描述的夢想”,祝義財早年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說道。

1990年,他放棄“皇糧”,下海做起了水產品出口貿易生意。在撈得第一桶金後,祝義財並不滿足。他認爲:“做貿易,我不踏實。貿易做得再好,也只是箇中介,幹實業才能算人生事業。我得創立新的項目,擁有新的市場。”

之後,祝義財開始了新生意的考察,他一路做過上海、南京、武漢等20餘個城市。通過考察,祝義財認定,“人們對食物的需求仍是首位,肉製品加工將是長期的‘朝陽產業’”。1992年,雨潤集團在南京落地。

與此同時,肉製品加工產業高速發展。據《企業觀察家》統計,1992年左右,雙匯、春都、金鑼三巨頭,壟斷了高溫肉類製品80%以上份額。

然而,一年後,祝義財發現市場縫隙,用低溫肉製品進行突圍。此外,他藉助“農村包圍城市”的戰術,用“雨潤火腿”打開了江蘇地區二三線城市中酒店、副食品店的市場。漸漸地,肉製品行業格局,也演變爲雙匯、雨潤、金鑼的“新三國”。

真正令祝義財在行業轟動一時的,是他對國有虧損企業的一系列兼併之舉。

1996年,國企改制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而隨着雨潤的發展,擴大生產規模也成爲當務之急。彼時,價值5千萬元的雨潤集團,以零對價的方式併購了國企南京罐頭廠,後者價值7千萬元資產,已經停產5年。媒體評價稱:“雨潤集團無需自建廠房,便獲得了生產用地、廠房和熟練工人。”與此同時,祝義財也成爲江蘇首個收購國企的民營企業家。

之後,祝義財又頻繁出手,連續併購了安徽阜陽肉聯廠、四川內江肉聯廠等30餘家倒閉或瀕臨倒閉的國有企業。回憶起這段經歷,祝義財曾說道:“成功的多次收購是我事業發展中非常關鍵的階段。”

2001年,祝義財以8.8億元資產首次入選《福布斯》中國百富榜,位列53名。兩年後,祝義財以15.4億元資產,在該榜中排名上升至27位,問鼎江蘇首富。2005年10月,雨潤成功登陸港交所。

而直至今天,冷鮮肉及冷凍肉、低溫肉這兩大板塊,仍是雨潤食品最重要的支柱。2018年年報顯示,冷鮮肉及冷凍肉的營業收入爲96.68億元,同比增加4.2%,佔總營收比重的75%。低溫肉營業收入爲爲19.22億元,佔總收益的15%。

賣豬肉起家卻跨界玩地產

自2002年起,以賣豬肉起家的雨潤走上了多元化發展的道路,在地產、文化、旅遊等多個產業上屢屢出手。其中,地產是雨潤的重頭戲,有業內人士甚至評價祝義財爲“隱形地產商”。

2002年5月,雨潤成立江蘇地華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同年,雨潤收購南京河西地產綜合開發公司。2009年,祝義財通過在二級市場舉牌收購,入主中央商場,成爲控股股東。中央商場成立於1992年,位於南京新街口商圈核心地段。

財報顯示,2012年,雨潤實現銷售收入1061億元。其中,食品板塊營業收入爲171.8億元,佔比約爲20%;而中央商場的營業收入大約爲60億元,且剩下的收入大都由地產等相關業務板塊所貢獻的。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月24日,有媒體質疑祝義財在收購中央商場中存在鉅額行賄行爲,“祝義財向中商高管胡曉軍等人行賄3000多萬以及從中央商場借款4000萬,用於收購中央商場股份”。對此,1月25日,中央商場發佈澄清公告稱,“與事實不符”。1月31日,祝義財爲父出殯,發佈悼文表示自己“從沒有行賄過任何人,絕不是壞人”。

不過,多元化擴張和高速發展也壓垮了雨潤集團。

據悉,2011年雨潤食品全年投資廠房、購買設備金額超過48億港元,投資金額暴增造成了當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值爲-11億港元。而直到如今,2018年年報顯示,雨潤食品投資物業、廠房及設備 達到77.01港元。

而地產方面,中央商場負債率曾高達90%;計劃投資35億元、一期項目投資12億元的“海南昌江雨潤·棋子灣旅遊度假區”已經停工。

雨潤陷困境

實際上,多元化戰略離不開主業輸血。而肉製品業務的利潤很多來自政府補貼。

在財報中,雨潤將“政府補貼”列爲重要的利潤來源。有業內人士2015年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從2007年左右國家開始給屠宰企業大量補貼,從建廠房到投產使用,國家補貼不僅可以全部覆蓋成本,很多人還可以從中“賺錢”,即“建屠宰場需要花費100萬元,拿到補貼可能會高達1000萬。”

數據統計顯示,自2005年上市以來,雨潤共獲得政府補貼近40億元,累計補貼額佔累計淨利潤比例高達46.38%。不過,近年來,雨潤食品獲得政府補貼逐年減少,2018年年報顯示,雨潤食品獲得政府補貼1061.7萬港元(摺合人民幣910.16萬元),而在2012年,雨潤曾獲得政府補貼6.18億元。

此外,在發展過程中,雨潤的核心業務豬肉接連爆發食品安全問題:2011年,安徽某五星級酒店反映雨潤的火腿中出現了鋁卡和包裝膜;而2012年,雨潤髮生“合江縣火腿腸”事件,即38名小學生因食用雨潤火腿腸後腹痛入院。雨潤因此引起輿論憤怒。

雨潤食品也自此與雙匯拉開差距。財報顯示,2011年至2013年,雨潤食品營業收入分別爲323.15億港元、267.82億港元、 214.4億港元,營收逐年縮水。同期,雙匯營收則逐年遞增,分別爲358.32億元、397.05億元、 449 .5億元。

2015年,祝義財被檢察機關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後,雨潤集團陷入危局。公司股價從2011年30港元/股的高點,跌落至1港元/股左右。不知祝義財的迴歸,是否會帶雨潤集團扭轉形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