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近代网球运动中最重要又最难学好的部分(至少我个人这么认为啦)「发球」,一组完全由自己掌控(除了太阳、风向、风速、观众嘘声之外),也是在网球所有动力链中运用重力最彻底的击球流程。 

 

因为发球的动作流程比较复杂,而且前面几篇文章已将「动力链」说明的差不多了,有关发球动力链的重点会直接穿插在本篇的介绍中,因此,将以较多的篇幅来解析发球的击球分解。

 

先谈个题外话,球友们是否想过,为何我们会觉得某位选手击球的姿势「漂亮」「优雅」(我不太想用「标准」这个字眼,因为每个人的体型、习惯、喜好、个性、球风都有差异,很难有一组放诸四海皆准的「标准」来套用),个人的看法是,当球员击球的发力过程「顺畅」、「轻松自然」、「有韵律感」「符合人体工学」时,所作出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毫无停顿,那种把人体各关节的发力无缝连结,逐渐精确累积至一点的过程,自然让人感到「力之美」,所以我们才会觉得姿势优美,只要其中的过程中有所窒碍,就会让人有「卡住」「不顺」的感觉,也因此各位可以在之前的文章中看到,我经常强调「前段动力链节必须让后段处于动能状态下发力」,而这也是击球流程「顺畅」的主要关键。

 

回到正题,发球是网球运动中威力最强大的球种,却也由于近乎极限的运用肌力,又要将球打向有限的区域,只要整个动作流程中有些微的偏差,球速威力、球点偏移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以下图为例,假设选手身高约180 cm,拍长 27吋加上跳跃离地30 cm,发球击球点高度约在320cm左右,球网中心点高91.4 cm,发球线与底线距离18.285m,在球不受重力影响直线前进的状况下,球必须在球网上方约25cm之下通过才能落在发球线内,即使把重力算进去,算30~45cm好了,如果再加上要发进发球区两个角落(不是发进就算了),等于只能瞄准球网上方约「一块地砖」「容错范围」而已,如果不能重复「精密」、「准确」的完成每一段动作自然难以达成,这是也是为何我们要详细的来介绍发球的原因(击球高度及球速自然都会影响容错范围,愈高愈占优势,球速慢的就不用提了)

 

稍微体会到发球的困难之后,让我们正式进入发球击球分解动作的第一个步骤,站姿?握拍?抛球?都不是!~~~~~~~~~~~~~~~~~~~~~~~~~~~~(切四片姜,锵锵锵锵)答案是「握球」

 

虾咪!「握球」???没搞错吧?是的,发球击球的第一动就要先来讨论如何握球。

 

《1. 握球》

 

前面提过,「发球」是一项「精密」的动作流程,如果一开始就出现误差,后面的动作就很难修正,跟棒球投手投球前的「握球」是一样的,要投什么样的球种,手指就要放在缝线正确的位置上。

 

那么,到底球要如何握咧?先让我们请费哥示范一下啰,各位球友先不要拿球来比动作喔,看完再试也不迟,(以左手抛球为例)首先,肩膀放松,让手臂自然下垂,手指也要放松,然后手臂保持伸直往斜前方举起约30度,然后观察看看手掌的样子,正常应该是「掌心面向右上方约45~60度角」、「五指自然微曲」(这是跟队上外科医师请教过的,如果不是,请甩甩手、耸耸肩放松一下再来试试啰)。


 

 

现在,请球友们左手保持举起30度左右,自个拿颗球放到左手上,然后拇指稍微向下以指腹轻压住球(只要用让球不会掉出的力量即可),请注意左手还是要尽量放松喔,然后再次观察球在手掌上的位置,你会发现球的位置是落在由「中指」、「无名指」、「小指」组成的「凹槽」中,而中心点是落在「无名指的指根」上,「食指」则是几乎没有接触到球(或是指根处略微接触到球),请特别注意要让手掌自然放松,这点可以观察看看「指尖」是否有碰到球就知道了,在手掌放松的状况下,指尖是不应该与球接触的(如果手指太短那就无能为力了)

 

问题来了,「为何指尖不能碰到球?」,由于每根手指头的长短不同,如果在抛球接触到球,会造成不可预期的偏移,别忘了,我们的目标是要让球重复、稳定且精确」的抛到击球点,自然要尽量排除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

 

如此握球的目的就在于「自然」、「轻松」,愈是轻松自然的姿势就愈稳定,而且根据队上医师的说法,「无名指与小指」「手掌内」(不是指节喔)的关节上属于「不可动关节」,所以比较不灵活,但也因为「不灵活」所以跟其他手指比起来「相对稳定」(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了),将球的中心点放在「无名指」的指根,手腕关节可以维持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避免多余的力量或接触点造成球的旋转,这边顺便分析一下其他握球方式可能造成的问题,也请各位球友自行测试看看:

 

  • 放在掌心:握球时手腕必须翻转让掌心向上,或用手指包住球以免掉出,在抛球时手腕必须随手臂上升调整角度,让掌心向上以便让球垂直上升,但因手臂挥动产生的「离心力」,使得球很容易在手掌上「滚动」,造成不稳定的抛球。
  • 以指尖抓球:手指长短不一,灵活度也不同,在球离手之前与手指接触点太多,容易造成抛球时的偏移。

 

以上的握法是以个人自己的测试、观察结果,从「人体工学」的角度来提供分析建议(三十年前学网球时,谁会教你握球的方法),并非强迫球友一定要采取相同的握法,假设你已习惯用其他的方式握球,而且抛球控制也很稳定,当然无需改变,如果你仍常常为抛球不稳烦恼,可以试试本文建议的握法。

 

照例要找几位大咖出来代言一下(参考下图),先看费哥,果然不愧是我们的标竿,莫兄&约兄也不错,看得出来都是以「无名指指根」为握球的中心点,手腕也都保持在自然放松的位置上,没有刻意翻转(啊咧?纳豆怎么是用「中指指根」咧?呃~,左撇子的右手可能构造不同吧?经过实际测试,球略靠中指影响不大习惯成自然就好),再来看罗兄,呃~上面这张拍的不好,看下一张(嗯~,很好!果然还是放在无名指上,虽然抛球前手腕有点翻转不够自然)。

 

本文一开始提到在网球运动中击球姿势的「漂亮」、「优雅」,原因即为「自然就是美」,希望借此提供给各位球友另一番的思维及改善方向(小弟自己二十年来也是用同样的方式,感谢队上沈医师提供医学解说),发球击球动作分解的「首部曲」到此先暂时告一段落(资料整理起来还挺费时间的),后面我们再接著分析后续的动作流程。

 

《有问题欢迎随时举手发问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