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7783

小橋、流水、人家這幅景象大家一定都聽過,難得來到江南,

當然要體驗一下書中那唯美悠閒的生活場景

 


大陸尋奇 DAY2 水鄉古鎮朱家角 

 

今天我們要前往位於上海市郊的"朱家角"古鎮,就在江蘇和浙江之間,

這個古鎮還真的夠古老了,大約五千年前就有人在朱家角活動的跡象(中華五千年文化同期?)

 

DSC07652

這是賓館附的自助式早餐,東西看起來是不少,

但能下肚的還真的不多...(是有這麼難養嗎?)

配稀飯的醬菜看起來都黑黑髒髒的,早知道就自己帶肉鬆過來配(大陸好像不能帶肉類入境)

麵包也乾乾的,炒蛋和牛奶都很腥,

整個早上就喝稀飯喝得最順口

 

DSC07656

吃完早餐後搭地鐵來到漕溪路站,今天雖然不是第一次搭地鐵,

但還是會忘記背包要過X光機,一直被站務人員比到旁邊去丟X光機,

漕溪路站本身也是一個小小的商場(這邊的鞋子並不會比較便宜)

無意間在角落還發現了熟悉的全家便利商店,買些飲料準備等等上路

 

DSC07655  DSC07654

漕溪路站的對面就是上海旅遊集散中心,裡面有各式各樣的旅遊套裝行程,

大陸的觀光景點距離都頗遠,這類的套裝行程是不錯的選擇,

套票上除了接泊車以外,還有朱家角各景點的門票

不知道現在是平日還是什麼原因,這麼大棟的大樓裡卻只有小貓兩三隻

 

DSC07660

今天的車是一台小巴,司機在高速公路上非常捨不得放油門,

一路狂飆,感覺車子都快解體了,不出半個小時我們就達陣了...

司機和我們說五點在原地等回去的車就放我們下去自由行,

正值盛夏的太陽還真不是普通的辣,一下車就開始塗塗抹抹擦防曬

 

DSC07661

在入口處就看到了一大片翠綠的河水,一眼望去沒有大樓,

古鎮的就在我們眼前

 

DSC07662  DSC07664  DSC07665

河道的兩邊種滿了綠樹垂柳,河上還有人力划槳的擺渡載著遊客漫遊其中,

散步在河道兩旁非常輕鬆愜意

 

DSC07670  DSC07669

當然這樣優美的小鎮主要還是以觀光為主,

兩邊的民宅都早已改建成了商店,我們在呂氏劍莊停了好一陣子,

裡面賣著各式各樣的古式漢劍,老師和學長都非常有興趣(老師三國的歷史超強的)

不過最後還是沒買先去吃飯再說

 

DSC07697  DSC07671

在朱家角要找吃的其實不難,沿路上都有大大小小的餐廳在招攬生意,

走到轉角的時候突然看到了間掛滿匾額的阿婆茶樓,

菜單看起來還不差,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就進去了

 

DSC07672  DSC07673  DSC07675

一進到裡面就看到了很多匾額高高的掛著,據說都是明清時代的文物

 

DSC07676  DSC07677

茶樓裡面空間頗大,還有冷氣喔!

我們的位子看出去就是河了,吃飯的同時還可以看到河上往來的船隻,

大陸餐廳的餐具都會用塑膠膜包起來(老實說並不會讓我有比較安心的感覺)

 

DSC07679  DSC07680  DSC07678

大陸地區的口味普遍都比臺灣的重,每道菜都很好配白飯,

蝦子是河裡撈上來的,簡單的水煮一下而已,沒什麼味道

 

DSC07682  DSC07683  DSC07681

白水魚有一些些魚腥味(在大陸工作的舅舅說這邊的魚都有土腥味)

中間是朱家角最有名的扎肉,有著說不上來的特殊香味,

濃油赤醬正是本幫菜的特色,肥肉沒有豬腥味,

配飯還不錯,但還是臺灣的滷豬腳略勝一籌!

最後這個冰糖蓮藕不得不提,在臺北的南門市場裡也有間賣冰糖蓮藕的名店,

秤斤論兩在賣的,來到大陸當然也來嘗看看這道厚工的甜點如何,

鬆脆的蓮藕鑲著糯米一起燜煮再冰鎮,是個非常適合夏天的甜品,

誰知道上面都還是好的,吃到下面不知情的老師還以為是加醋,

問我說這個原本就會酸酸的嗎?咬了一小口才知道下面是壞掉的,

也不知道是哪來的勇氣,端著整盤蓮藕就進廚房開罵去了,

不久後便送上一盤整整齊齊漂漂亮亮的冰糖蓮藕(不知道是不是加了口水特別好吃!?)

  

DSC07691  DSC07688

在茶樓裡就能遠眺著名的放生橋和圓津禪院,

可以看到整排黑瓦白牆的房舍依水而建,

一派江南水鄉的閒適生活

 

DSC07696  DSC07698  DSC07700

小小的巷道滿滿都是賣紀念品的商家,其中當然也不乏最有名的扎肉,

在店裡看到草煙本來還想說買回去給同學當紀念品的,但怕出人命還是作罷,

走到小巷的盡頭便可以看到放生橋,

放生橋共有五個石拱,橫跨在漕港河上,

以前有和尚規定這邊不能撒網補魚,要放生積德(臺灣人也很愛放生)

所以才叫放生橋,在橋旁邊也有店家賣魚給觀光客放生,

想當然爾,過不了多久牠們又會被抓回來了吧...

朱家角流傳著一句:走走放生橋,活到九十九歲不算老

那就多走一走帶點喜氣(是誰說禍害遺千年不用走的??)

 

DSC07699  DSC07703

橋上有四隻迎客小石獅,就像看著河岸兩邊的民家一樣,

一走過橋,小巷兩邊又是滿滿的紀念品店,

話說來到上海就要買筷子,剛好現在正值盛夏,扇子好像也是不錯的紀念品,

能扇風遮陽,馬上試看看傳說中的殺價體驗,

過程太過血腥暴力以下省略(明明就老人癡呆忘記)

就這樣拿著扇子邊扇邊走,更融入了江南水鄉的生活中(看!!那個拿扇子的一定是死觀光客)

 

DSC07708  DSC07709

到處都是這麼一派和諧寫意的景象,江南又有東方威尼斯之稱,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去體驗一下真正的威尼斯是什麼樣子(才剛回來又想飛腳是不會被打斷嗎...)

照片中的惠民橋是全朱家角唯一的木造小橋(現在看到的是重建過的)

橋上有加蓋,方便行人遮陽避雨,故得此名,惠民橋又稱廊橋

 

DSC07713  DSC07716

沿著旁邊的小巷子走,我們來到了朱家角郵局,

前身是大清郵局,是江南地區當時重要的郵務據點之一

 

DSC07715  DSC07718

門口的大清郵筒透露出了這間郵局悠久的歷史,從清朝同治年間到現在

 

DSC07722  DSC07732 

DSC07733  DSC07734

一進到裡面就馬上能感受到冷氣好涼這古色古香的歷史建築,

整棟郵局是仿西式的二層樓建築,二樓也是歷史文物陳列館,

從古時的郵差制服到各類郵件,能看到整個郵政工作的陳列史,

原來清朝就有明信片這玩意兒了

 

DSC07720  DSC07723

在以前還有很多人不識字,因此需要別人幫忙代寫書信,

當時的信件都是透過馬匹或水運來運送,這是那個時候和遠方人們的溝通方式,

不像現在一天到晚賴來賴去的,雖然方便,但確少了那一分紙張和筆跡的溫暖

 

DSC07726  DSC07724

走到郵局後面可以看到一整排信箱,在這邊可以寫一封信寄給未來的自己

 

DSC07725  DSC07729

後方的牆上寫著大大的大清郵局四個字,感覺非常有氣勢,

江南水運方便,因此多用船隻運送信件,在河邊還停著當時運送郵件的船隻,

在走回城隍廟的小巷可以看到比較當地生活的小路,

無意間在這邊看到了玻璃瓶可口可樂,馬上買了一罐回家(Morris~)

 

DSC07711  DSC07735  DSC07738

昨天在豫園看到城隍廟,沒想到來到朱家角也有城隍廟,

請注意門前的石獅子,南部的獅子都歪七扭八的比較可愛,

等過幾天我們到北京,大家在看看北部的獅子有什麼不同

(當時是過幾天就去北京了,但遊記不知道要過幾個月才寫得到...) 

廟裡的兩顆大樹繫滿了許願的紅緞帶(當然這也是要花錢買的)

 

DSC07710  DSC07739

在城隍廟前面的是刻有八仙過海的大照壁,而在一旁的橋當然就叫作城隍廟橋了啦

 

DSC07743  DSC07741  

在橋上可以看到剛剛經過的惠民橋,兩邊的人家只要走到後門就可以在河邊洗衣服(不過這河水還真綠)

停在碼頭邊的小船就是我們等一下要搭的擺渡

 

DSC07745  DSC07744  DSC04749

過橋後有間雜貨店,早上買的飲料已經用罄,

進去補貨的時候看到了北京紅星二鍋頭的小酒瓶,

順手帶了一瓶回家當紀念品(飲酒過度有害健康)

不過建議真的當紀念品就好,回到市區看到全家賣一模一樣卻貴上好幾倍

(記得拖運要特別用密封袋包好,會漏...)

DSC07746  DSC07749  DSC07750

在這邊座落著很多博物館,以油畫、雕塑來展現朱家角在地風俗民情的"朱家角人文藝術館"

還有展出中國非物質文話遺產的"延藝堂",裡面展出著如刺繡、微雕、木雕...等中國傳統工藝,

但對太藝術的東西小弟鮮少著墨,只能觀光客模式全開走馬看花得走過去,

因時辰已晚,等一下還要去搭遊船,在較遠處的"童天和國葯號"就放水流了,

 

 

DSC07752  DSC07753

回到了城隍廟前的碼頭準備搭擺渡往早上的入口回去了,

在河上可以用接近水平線的角度慢慢欣賞這個千年古鎮

 

DSC07755  DSC07762

整擺渡靠船夫划著一只槳前進,

小船就沿著來時的路慢慢回溯

 

DSC07766  DSC07769

在水上更能體驗到江南水鄉的獨特交通方式,就像到威尼斯一定要坐貢多拉一樣

 

DSC07774  DSC07773  DSC07775

拐個彎就看到剛剛中午用餐的背景圓津禪院了,從這個角度可以清楚看到放生橋的全景,

只可惜太陽在我們的後面,不然在這邊看夕陽西下應該更有一番風味吧

 

DSC07777 DSC07778

回到了渡口準備上岸啦!

就在回去的路上又看到了間賣漢劍的店,價錢好像比早上看到的便宜,

一行人衝進去準備開戰,幾經波折後,

最後的戰績以三把劍附劍檯,每把不到一千收場,

奉勸大家,出來玩看到喜歡的東西就要出手了,想想看機票錢這麼大條都花了,

下次再來這邊的機會可能也不大,這樣可以攤提成本,也大大降低回國後的憾事發生

(難怪每出國一次戰利品就加倍)

 

DSC07784  DSC07786

再看一眼準備回家囉!(是回上海市)

一路上也是瘋狂的飆車,不過到上海的時候剛好遇到下班的車潮,

整個像卡住一樣,塞了好一陣子才到旅客中心

 

DSC07790  DSC07789

回到上海市區天色已晚,黃埔江兩旁的大樓已點上五顏六色的燈光,

河上的船隻也打伴得花枝招展,好不熱鬧,

在外灘散步道上很容易就可以找到黃埔江游船的售票處,

買完票後會有專人拿著小旗子帶你到碼頭搭船

 

DSC07798  DSC07797 DSC07802  

整個黃埔江上有好幾間船公司在營運,船有大有小,

坐到哪一艘真的看運氣,買票的時候也不知道等等會搭上什麼船,

不過看過去是都滿華麗的

 

DSC07818  DSC07850  DSC07841

晚上的黃埔江也是很殺記憶卡的,最醒目的莫過於在浦東的東方明珠塔了,

塔上的三顆球會一直變換顏色,不過上塔所費不貲,

而且在塔裡就看不到東方明珠自己的美景了,所以這筆錢還是省下來買東西比較實在

 

DSC07836  DSC07883  DSC07890 

外灘的西式舊建築在晚上打上燈光後景色和白天截然不同,

晚上的外灘被染上一片金黃,更顯西式樓房的華麗與貴氣,

樓頂有鐘塔的上海海關大樓,旁邊就是有著八角圓頂的埔東發展銀行,

遠方的威斯汀大鳳梨飯店,在黃浦江上留下美麗的倒影,

坐在遊船上,不時還會聽到海關大樓的報時鐘聲,

腦海中浮現出當年上海開埠時往來商船的繁華景象(聽你在X 1843年上海開埠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

 

DSC07868

遠方可以看到像三把槍靠在一起的白色建築,

這是人民英雄紀念塔,用以紀念自鴉片戰爭以來各個戰役中為上海這塊土地捐軀的英雄

 

DSC07885  DSC07897  DSC07908

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們慢慢回到了出發的碼頭,上海是個比臺北還熱鬧的大城市,

在大陸像這種一線的大城市,硬體建設早已超越臺北(軟體當然還需要時間)

傳統的地方可以很傳統,繁華的地方可以很繁華,已經不是我們之前以為的那個不毛之地,

想想對岸這幾年的進步,我們也要好好加油了(大馬路鋪得比我平倒是真的...)

 

DSC07912  DSC07915

這艘就是我們這次搭乘的輪船(淡水最近好像也出現了類似的東西)

在船上還有餐廳,可以用餐喝咖啡漫遊黃埔江

 

DSC07920

上海晚上好!

 

DSC07922

搭完遊船準備祭祭五臟廟了,我們分頭打的約在老師的飯店碰面,

我們搭的車只花十幾分鐘就到了,等老師的時候在小7買瓶加多寶涼茶和王老吉比較看看,

其實兩間是同一家分家,感覺上是王老吉比較甜,喝起來像仙草蜜,

而加多寶就比較像青草茶了,

在老師飯店門口還遇到了拉皮條的,一直想和我們搭仙(訕)

結果等了半個小時加多寶都喝完了,拉皮條的也拉到了(誤)

老師的車才到,在這邊坐車真的要小心,

要確定他是不是真的知道你要去哪邊,剛剛老師他們的車明明就不知道路在那邊亂繞,

不過說真的遇到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DSC07923  DSC07924

晚餐就在一間小麵館兒解決,其實吃起來還不錯,

就是一樣的問題,口味重了點,

來大陸還是帶著自己的筷子比較好,有些店裡用的木筷,

一看就是好幾百人用過的樣子,整個筷子頭都被咬到爆掉了,

任憑你再怎麼用衛生紙擦也沒用 

 

DSC07925

這塊小小黑黑的是炸魚,味道已經炸得面目全非了,

就鹹鹹的,應該是配飯用的小菜

 

DSC07926  DSC07927

回去的路上看到臺灣好久不見的山竹(臺灣因為蟲害的關係已經禁止進口了)

第一次吃這玩意兒是國小的時候了,

那時候一直叫它蠶寶寶(現在想起來還怪噁心的)

一口咬下,那記憶中酸酸甜甜的感覺又回來了,

山竹又有水果之后的美名(但對我來說是沒有好吃到會像上癮一樣)

軟軟爛爛的裡面還有一顆子就像在吃外星人的蛋一樣

 

DSC07928  

回到自己的賓館又順路繞到了全家去買個本地生產的青島啤酒,

(其實本來想去洗腳的)

還有黃飛紅麻辣花生,回到賓館和明天就要離開的學長小酌,

這時才想到早上買的那三把劍明天要怎麼過海關,

只好先和賓館借膠帶纏一纏明天到機場再說了

 

今天難得可以體驗到一大遍江南水香的景象,有機會到上海的話,

很推薦來個一日遊,不過聽說更內陸的蘇杭會更漂亮,

但這個機會就留給下次吧!

雖然說整個古鎮是很觀光的古鎮,但至少人家把它弄成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古鎮,

反觀臺灣最近吹起的老街熱,整條都在賣吃的(不說的話外國人說不定還以為是夜市...)

完全不知道這條老街和那條老街差在哪裡,

我們有以前人留下來的漂亮牌樓,當地的文人歷史,

要好好去經營發揮,大部分的人只專心在自己手中的烤香腸、臭豆腐,

很少有然注意到牌樓上面雕著的寶瓶和橘子,

不要浪費了這些我們所擁有的東西了,臺灣加油!!

 

 

晚安  上海

 

2013-7-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