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凡事皆講因果,導致柳湘蓮出家的原因絕非尤三姐一人。

出家是對人生歸宿的選擇,有兩層意思,一是身體從親情之家出來進入清冷之廟宇,一是指心神從三界火宅中解脫出來到達極樂凈土。

柳湘蓮在小說中剛一出場時,就幾乎達到了第一層出家的意思。沒落貴族的身份,遊歷四方的處境,逢場演戲的角色,冷麵郎君的稱號,抱打不平的坦蕩,都能讓我們感覺到他是高出其他人許多層次的,只不過是,他還沒有進入廟門罷了。家境沒落,讓他體驗過世態炎涼,遊歷四方讓他遍觀疾苦,逢場演戲讓他反芻辛酸,這都為他後來出家提供了機緣。

只不過這時的柳湘蓮還心存掛礙。帶著鴛鴦劍,滿懷著對愛情的渴望,結交賈寶玉和秦鍾,內心燃燒著友誼之火,痛打薛蟠,面子上覆蓋著俗世的尊嚴,聽到賈璉說媒便不問青紅皁白贈劍定情,可見其心性浮躁,聞說尤二姐境況後悔不迭,可見他心裡還困於禮俗。

而尤三姐的剛烈殉情,如同一記棒喝,打碎了柳湘蓮的高傲與尊嚴、搗爛了他惡希望和夢幻,他這才如夢初醒,過往的種種遭際形如曇花,讓他有醍醐灌頂之感。再加上坡腳和尚的點化,斷然放下,從而達到了出家的第二個層級,歸身化外,不在五行中矣。

書中出家的人物還有幾個,比較一下,柳湘蓮的出家源於一個「悔」字,悔家境淪落,悔遊戲風塵、悔造化弄人,悔辜負人心。

賈敬寄生道觀裏,是因一個「怕」字。《好事終》曲子中有一句「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敬」即賈敬,寧指寧國府。「家事消亡」賈家諸事煙消雲散,「箕裘頹墮」使用《禮記?學記》中的一句之典:「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說的是善於冶補人家的子弟,必先學會補皮衣為冶結做準備,善於造弓人家的子弟,必先學會做簸箕為造弓做準備。後人常用「箕裘」來比喻祖先的事業。「箕裘頹墮」說的是賈門子孫最終敗落,不能承繼祖宗創下的基業,而這一切都和寧國府掌門人賈敬有莫大關聯。當然,他害怕命短,煉丹服汞,以期長壽。

甄士隱出家因為一個「窘」字。他 身為小官,仕途並不暢意,結交賈雨村可見其心曲,一生無子,老來得女,愛如珍寶,卻不料被人拐跑,接下來,家園被燒,他想到田莊上去安身.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盜蜂起,無非搶田奪地,鼠竊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難以安身。他只得把田莊都折變了,攜妻子投靠岳丈。而岳父封肅又是勢利眼,甄士隱僅有的家財被他哄賺凈盡,只給他薄田朽屋。甄士隱不慣打理農事,窮困不堪。再加上封肅的冷艷惹眼,急忿怨痛,貧病交攻,衰壞不堪。受到坡腳道士點化,飄飄而去,杳無音信。

賈寶玉離家出走是一個「覺」字。賈寶玉來自孽海情天,要到富貴溫柔鄉歷練一遭,所以他是個先知先覺者,上面提到的幾個人是後知後覺者。覺,是對世間種種現象的透徹瞭解之後,不再迷茫。人是愚癡的,佛是徹底覺悟的。賈寶玉最終之所以能夠成為覺悟者,是因為他不斷的觀察、體驗、思考和學習,親證瞭解脫的真理。顛沛於殘酷現實之中的人,只有看破放下,才能自在,只有解開心結,才能看透放下,從而獲得真正的自由。賈寶玉從來處來,到來處去,繳了學費,收穫頗豐。


尤三姐的自盡,是導致柳湘蓮出家的唯一原因嗎?如果按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答案是是的。

柳湘蓮出身一個沒落的世家,本身也是個俊美的人物,對玩樂很在行,結交的朋友也都是世家的公子哥們。可以說,他就是一個將來的賈寶玉。

然而他為什麼沒有在家庭敗落後立刻出家呢?原因是他還沒有看破紅塵,富貴的生活還是他的嚮往和追求。這從他的社交、生活方式上可以看出來。

他有一個特點就是有潔癖。這種潔癖心理來自於他對他家以往的富貴生活方式的不能自拔。這種潔癖心理讓他覺得自己應該是富貴的公子,是和廣大民眾有區別的,是高貴的。

他曾經對朋友說要找一個「絕色」美女做伴侶,這想法也是出自他的潔癖心理。但最開始他心理上並沒有著重要求「貞潔」。

後來他在和寶玉的交往中,在看到寶玉在賈府的生活,讓他感受到巨大的心理落差,他意識到按他內心追求的標準,他和寶玉比什麼都不是,他永遠不可能再是高貴的公子了。

為了平衡這種心理落差導致的失落感,他瘋狂地貶低賈府,他不惜當著寶玉的面說出賈府除了石獅子是乾淨的,連貓狗都不幹凈的過激語言。

為了平衡這種心理落差導致的失落感,他還草率地以不貞潔為由決定悔婚來表明自己對賈府生活的嗤之以鼻的態度。

尤三姐的自殺明志,讓柳湘蓮一方面失去一個理想的伴侶悲痛和惋惜;另一個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是證明瞭他用來心理防護的說法是錯誤的——賈府當中也有純潔和真情。

尤三姐的自盡撕毀了柳湘蓮的心理防護,他終於認清了自己,認清了自己的虛妄的追求,也認清了自己的虛偽。認清了本我,就看破了紅塵,他就出家了。


導致柳湘蓮出家的原因,應該是尤三姐的自盡嗎?值得商榷。

不過,古人的感情也挺奇怪。因為一個女人的貞烈,對沒有見過面的女人,因為對方自殺,自己就痛不欲生嗎?不管女人長得醜俊,起碼得有一個過程,哪怕是一見鍾情也是情。

再看看文中細節,柳湘蓮後悔自己倉促下了聘禮,就一門心思的想鴛鴦劍要回來。尤三姐滿懷期待的盼著柳湘蓮回來,卻沒想到得到的結果確是悔婚。柳湘蓮拒絕尤三姐,尤三姐難過,這個可以理解,因為尤三姐偷偷喜歡柳湘蓮不是一二年的事,是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柳,就相中了。

柳湘蓮自己卻不認識尤三姐,對尤三姐並沒有什麼感情基礎。在看到尤三姐出來後,也沒有一下子就喜歡上她的感覺。在尤三姐自刎後,柳湘蓮更多的是痛惜和震驚。


謝謝邀請,這個我正好前幾天發了文章,專門談這個問題。

題目就叫做《尤三姐的自盡,是導致柳湘蓮出家的唯一原因嗎》

大家可以去我主頁看看。我是煙雨江南話紅樓,歡迎朋友們閱讀,指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