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布《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旨在澄清中美經貿關係事實,闡明中國對中美經貿摩擦的政策立場,推動問題合理解決。

在全文約3.6萬字的白皮書中,這幾組數據值得關注。

1.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達5837億美元

2017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達5837億美元,是1979年建交時的233倍,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7倍多。

目前,美國是中國第一大貨物出口市場和第六大進口來源地;中國是美國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2.美國對華服務貿易年度順差10年擴大30倍

美國是中國服務貿易最大逆差來源地,且逆差快速擴大。據美國方面統計,2007-2017年,美國對華服務出口額由131.4億美元擴大到576.3億美元,增長了3.4倍,美國對華服務貿易年度順差擴大30倍至402億美元。

3.美國累計在華實際投資超過830億美元

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截至2017年,美國累計在華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約6.8萬家,實際投資超過830億美元。

4.美國對華出口和中美雙向投資提升美國經濟增長率1.2個百分點

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和牛津研究院聯合研究估算,2015年美國自華進口提振了美國國內生產總值0.8個百分點;美國對華出口和中美雙向投資為美國國內生產總值貢獻了2160億美元,提升美國經濟增長率1.2個百分點。

5.中國經常賬戶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已降至1.3%

中國經常賬戶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已由2007年的11.3%降至2017年的1.3%。

6.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的59%來自外商投資企業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7年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的59%來自外商投資企業。

7.美國官方統計的對華貿易逆差每年都被高估20%左右

2017年,中國統計對美貨物貿易順差為2758億美元,美國統計對華逆差接近3958億美元,相差1000億美元左右。據中美兩國商務部相關專家組成的統計工作組測算,美國官方統計的對華貿易逆差每年都被高估20%左右。

8.中美貿易不平衡的61%來自加工貿易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從貿易方式看,中美貿易不平衡的61%來自加工貿易。中國在很多加工製成品出口中獲得的增加值,僅占商品總價值的一小部分,而當前貿易統計方法是以總值(中國對美出口的商品全額)計算中國出口。

9.中國關稅總水平已降為8%

截至2010年,中國貨物降稅承諾全部履行完畢,關稅總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至9.8%。目前,中國關稅總水平已進一步降為8%。

10.外商對華直接投資年均增長6.9%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外商對華直接投資持續擴大,規模從2001年468.8億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1363.2億美元,年均增長6.9%。

11.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位居全球第二

2000年以來,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以年均近20%的速度增長。2017年,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1.76萬億人民幣,僅次於美國,位居全球第二,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13%,已經接近經合組織國家平均水平。

12.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

2017年,中國專利申請369.8萬件,授予專利權183.6萬件;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38.2萬件,同比增長14.2%,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

13.中國使用外國技術支付的專利授權和使用費十年增長4倍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認為,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不斷改善,過去十年間中國使用外國技術支付的專利授權和使用費增長4倍,2017年為286億美元,排名全球第四,其中為本國境內使用的外國技術支付費用的規模僅次於美國,排名全球第二。

14.2005-2017年,中國對美直接投資中僅17項涉及高技術領域

據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統計,2005-2017年,中國企業在美232項直接投資中,僅有17項涉及高技術領域,其他大部分分布在房地產、金融以及服務業等領域。

15.美國出台的保護主義措施佔全球比重達到33%

全球貿易預警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共有837項新的保護主義干預措施,其中美國出台143項措施,佔全球總數的17.1%。2018年1-7月底,美國出台的保護主義措施佔全球比重達到33%。

16.至2020年全球貿易額下降可達9%。

世界銀行2018年6月5日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全球關稅廣泛上升將會給全球貿易帶來重大負面影響,至2020年全球貿易額下降可達9%。

17. 2018年第一季度,美國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額已降至513億美元

根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數據,2016年和2017年第一季度,美國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額分別為1465億美元和897億美元,而2018年同期已降至513億美元。這一變化是美國對長期投資吸引力下降的結果。

其他人都在看

經濟日報評「張小平事件」:與其「蕭何月下追韓信」,不如留人功夫在平時

十一要想玩得嗨,這些貼士請打開

美聯儲年內第三次加息,我國央行淡定「不跟」

經濟日報:把握百年未有變局 沉著應對國運之戰


來源 / 經濟日報新媒體出品(資料:新華網)

編輯 / 王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