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曼谷3月31日電,泰國政府憲報網站30日公佈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的公告,稱因前總理他信逃案的行為非常不合適,撤銷所有授予他的勳章和獎章。

泰國王室宣佈撤銷他信所有勳章,釋放四大信號:

第一,泰國大選投票已經結束,非正式結論是巴育獲勝,親他信、英拉的為泰黨對巴育造成巨大威脅。泰國王室宣佈撤銷他信所有勳章,其實是對為泰黨及其候選人素達拉的打擊,是對他信、英拉的打擊,以實現巴育順利連任,讓巴育從「軍政府總理」成為「民選總理」。

第二,他信、英拉及其為泰黨應該認識到,泰國國王、泰國軍方目前是支持巴育政府的,他信、英拉及其為泰黨即使希望捲土重來,而且很有希望捲土重來,但泰國國王是不支持他們的。假如為泰黨候選人當選泰國總理,或者為泰黨與其他6個黨派組成「7黨聯盟」推舉人員擔任泰國總理,也是不長久的,泰國軍方一定會尋求泰國國王支持,再次發動政變,推翻為泰黨或組合組建的政府。讓巴育政府繼續執政,讓巴育連任總理,這是泰國國王的意思,他信、英拉和為泰黨都應該明白。

第三,他信、英拉和為泰黨看到希望。泰國這次大選前,外界都認巴育必勝無疑。但是,非正式選舉結果的公佈,特別是為泰黨在下議院直選中得票排名第一,而且具備組建政府的資格,無疑讓他信、英拉和為泰黨頗感欣慰。實踐證明,雖然他信、英拉被趕下臺多年了,但他信、英拉在泰國的影響力非常之大,為泰黨依然是泰國政壇一支不可忽視、令泰國國王和巴育政府心驚膽寒的力量。泰國王室宣佈撤銷他信所有勳章,從一個側門面證明瞭他信、英拉和為泰黨的威力。

第四,泰國政局亂而不清。這次泰國大選,暴露出很多問題:一者,以泰國國王、泰國軍方、泰國政府為首的高層精英,與以他信、英拉為首的底層民眾的矛盾更加尖銳;二者,泰國所謂的民選遠遠做不到公平、公正,遠遠做不到讓泰國民眾滿意,尤其是這次大選中出現的舞弊行為,大大影響泰國大選的權威和公信力;三者,軍人政變依然是泰國政壇的痼疾,如果軍人政變一直存在,泰國政局將註定難以穩定。


「山雨欲來風滿樓」,目前的泰國局勢並不平靜。一場久違的大選終於掀開了泰國民主憲政的大幕。據環球網援引泰國媒體的消息,4月1日,泰國至少爆發了兩起民眾示威抗議活動,儘管規模不大,但訴求的「項目」卻不小,那就是反對泰國軍政府「續權」,公開透明的公佈各選區的大選結果和具體計票情況。另外,已經有80萬泰國民眾聯合簽名反對軍政府通過操作選舉來達到「續政」的目的。顯而易見,這次泰國政局已經不僅僅是為泰黨和公民力量之爭了!已經上升到了泰國王室及軍方都參與的與他信的影響力之爭了!所以,就在大選過後的幾天裏,卻連續發生了泰王室,軍方和巴育政府聯合起來消除他信在泰國的巨大影響力的行動。

據海外網報道,泰國拉瑪十世國王在3月30日發布公告,撤銷了他信在九世國王普密蓬在位期間獲得的所有榮譽稱號和勳章。而就在此前兩天的3月28日,泰國武裝部隊總司令蓬披帕率領陸海空三軍領導人以及泰國警察總監集體亮相力挺巴育政府,並宣佈取消了泰國軍官預備學校授予他信的「優秀學員」和「傑出校友」稱號。他信是2006年被軍方發動的軍事政變推翻的,2008年8月正式開始了流亡生涯。至今已經有10多年了!這期間一直都沒有取消他信的這些榮譽稱號和勳章。可為什麼現在卻突然這樣做了呢?特別是在時隔多年的泰國大選還沒有正式結果之時,則更加耐人尋味了!

據泰國新泰日報報道,一些泰國專家分析,巴育,軍方以及王室這樣做是在強行消除他信在泰國的巨大影響力。其真正目的是逼迫他信永遠的離開泰國,而不僅僅是離開泰國政壇。因為在這次泰國大選前後,他信所展示的影響力已經令巴育及其他勢力膽戰心驚了!他信的存在已經嚴重危及了他們的各方利益。為什麼說是強行消除他信的影響力呢?請看他們剝奪他信榮譽稱號的理由。軍方剝奪他信「優秀學員」的理由是他信「膽大妄為」,居然挑動長公主烏汶叻代表護國黨參選總理,顯然是要給王室和巴育難堪。可是,他信回應說他對此事並不知情。姑且不論他信是否之前,畢竟並沒有他信參與此事的證據。在沒有證據的前提下就取消了他信的榮譽稱號,顯然謂之「強行」;而泰國王撤銷他信勳章的理由是他信有「案底」且私自離開來「逃避」。因此,有喫瓜羣眾戲評說「他信都走了十年,早幹嘛去了?」顯然,這些理由和藉口都很牽強。其實,巴育已經顧不了這麼多!他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儘快將他信「搞臭」,不然的話,巴育很可能就不能平穩的組閣成功!那樣的話,他的命運也將很難斷定!

他信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怎麼能使泰國的幾股實力如此忌憚呢?我們來列舉幾個事例。一,2006年他信被軍政府推翻後,他的妹婿頌猜仍然當了一段時間的總理;二,2008年他信輕鬆流亡海外後,他的最小的妹妹英拉卻仍然能夠競選上總理;三,2017年英拉「大米收購案」開庭的前幾天,英拉悄無聲息的離開了泰國,英國還就能在不聲不響中給了英拉十年的居留權。四,在身背「案底」的情況下,他信和英拉兄妹照樣「周遊列國」。這些只能算作是他信的活動能力,巴育並不在乎。巴育最為害怕的是他信居然在流亡十年後仍然能在泰國國內和他一爭長短。這次大選就再次證明瞭他信在泰國國內的能量,所以,巴育和其它泰國勢力是真害怕了!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的消除他信和英拉家族在泰國的影響力。

巴育是2014年通過軍事政變推翻英拉的民選政府上臺的。雖然執政了五年,但總感覺不是那麼「名正言順」。而巴育又是個「好面子」之人,於是,他要當一個名正言順的民選總理。於是乎,在2017年的時候泰國選舉法改了,上院的250個席位變成了由巴育擔任主席的維持秩序委員會直接任命,這就等於說是250票到手了!下院的500個直選議席也改成了150席政黨分配製,只留下了350個直選席位。這樣改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稀釋了他信為泰黨的「人多優勢」,因為為泰黨的基本盤是廣大的普通民眾羣體。巴育明知無法在直選票數上戰勝他信,所以要在議席上拼掉他信的為泰黨。這樣一來,也就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於是,在英拉1月20日答應退出政壇後,巴育也就緊接著在1月23日順理成章的確定了3月24日的大選日期。巴育滿懷信心的等著走個過場了!

天有不測風雲,巴育為自己量身定做的大選規則居然失效了!甚至是「弄巧成拙」。巴育本來是依靠議席數來「對沖」巴育的直選票數,但結果卻是為泰黨獲得了137席,而巴育的公民力量黨卻僅獲得了98席。無疑,按照巴育設計的大選規則,他信的為泰黨作為下院的第一大黨自然就有了組閣權,於是,為泰黨也就當仁不讓的聯合其它6個黨派準備聯合組閣了!這怎麼了得?於是,泰國選舉委員會又突然宣佈了大選的票選結果,「結果」是巴育的公民力量黨的直選票數第一,為769萬張。而獲得議席第一的為泰黨卻比巴育的公民力量黨少了49萬張選票,這本也無可厚非,按照選舉規則畢竟也存在著理論上的可能。但是,泰國民眾不答應了!為什麼?因為泰國民眾發現了兩個怪現象,一個是廢票多達210多萬張,而且幾乎都集中在為泰黨和同情他信的未來黨這兩個政黨身上。二是有的選區的實際投票數卻比理論上的選民數還多,不小心「添加冒了」!現在,泰國民眾正在為此事和巴育政府「據理力爭」。試想,巴育能不緊張嗎?如果不對他信的影響力打壓的話,一旦他信一號召,泰國政局真的不知會如何演變?可是,這樣打壓他信的話,巴育也未必就能高枕無憂了!因為,通過這次大選,很多泰國民眾已經覺醒了!未來,巴育也許能夠通過強硬手段組閣成功,但未來的泰國局勢卻未必能平穩。


3月28日,泰國軍方高層和國家警察總監召開聯合記者會,以他信支持的政黨泰護國黨提名烏汶叻公主為總理為由,褫奪了他信「優秀學員」稱號。然而這還不夠,30日泰國政府網站公佈了泰王哈瑪·哇集拉隆功的公告,稱他信涉及多個案件被法院判處監禁,而且還逃亡在外。這樣的行為極為不妥,因此依據泰國2017憲法的規定,撤銷王室此前授予他的所有勳章和獎章。軍方和泰王雙雙出手,其實也代表了這兩大政治集團對於他信以及其為泰黨的態度。旨在警告他信以及為泰黨不要試圖煽動支持者,挑戰軍方和王室的權威。

(泰王哇集拉隆功)

他信和為泰黨在大選前後的表現,很顯然讓軍方和王室不能容忍。他信不但將女兒的婚禮定在大選的前兩天,而且還請來險些被提名總理的烏汶叻公主助陣。這些都是其試圖向國內傳達信息,施展其形象力。目的是為為泰黨助選。然而這個大選結果讓他信無法接受,為泰黨雖然拿下議會下議院最多席位,但是距離組閣所需席位相差甚遠,並且在票數上竟然被巴育的公民力量黨超過。他在大選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質疑選舉結果,稱24日的選舉受到「違規行為」的困擾。

(泰王以及泰國大選的四大勢力)

那麼軍方和王室剝奪他信榮譽的做法,對於他信有何影響呢?

這個影響其實微乎其微,因為在以前他信的其他榮譽就曾經被阿披實政府褫奪過。他信以及為泰黨被軍方、王室、保皇勢力(民主黨)針對的情況,全世界都清楚,更不用說是泰國國內了。這些做法都是出於政治目的,而非簡單的依法依規處罰。他信很顯然不會這麼輕易放棄。他在國王公告發布當天,在其個人社交媒體發文稱:「聲明最終的事情就是希望,都不要認輸,要用智慧和希望對抗生活中的困難。」很顯然他信的這一表態是在勉勵為泰黨以及支持者,不要放棄,繼續鬥爭。他信的這種不認命的態度,也難怪泰王和軍方會這麼關照他。

(流亡的他信)

結語

他信是泰國社會政治轉型過程中的必然產物,其在泰國由前現代君主國家轉變為現代君主立憲制國家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是首位完成單一任期,並且成功連任的泰國民選總理。這是具有開創性的,然而也正是因為這樣,其打破了泰國政治固有政治平衡。讓民粹主義政治勢力成為泰國政治的主角。這對於泰國軍方、王室、以及保皇建制派的利益和地位構成了威脅和挑戰。所以為了避免泰國社會繼續陷入混亂,所以才用司法審判將其滯留國外。從而隔絕他信的影響力。

(不服輸)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加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關注!


他信流亡海外已經十三年,早不撤,晚不撤,非在如今泰國大選結果出爐,軍政府跟他信政治勢力爭奪其他黨派進行聯合組閣的情況下,王室才撤銷了他信的榮勛跟「優秀學員」稱號,由此可見,此舉更多的是出於政治考慮——或者說是泰國國王拉瑪十世為了向巴育表明態度,而跟他信、西那瓦家族所做出的一次政治切割。

泰國勛銜意味著什麼?

如今泰國王室的曼谷王朝本身就是建立在軍隊統治之上,拉瑪一世正是憑藉著大城王朝近衛軍宮變,才從而登基開國。再加上二十世紀以來,軍方在跟王室、文官的鬥爭之中勝出,在九二曼谷事變之前,軍政府統治了泰國六十年,所以軍人甚至包括警察在內的武裝力量,在泰國國內都享有極高尊榮。

觀摩如今泰國制服就會發現,從武官到文官,甚至王室禮服都脫胎於西式軍服,一眼望去,如果對泰國政治不熟悉,還會以為泰國上下全都是軍人。除此以外,自拉瑪九世受軍方支持,王室重新進入權力中心以來,泰國王室也不遺餘力的維持軍人的崇高地位。

在泰國,武裝力量的軍銜、警銜全都來自於國王御賜,一經授銜,終身榮光,甚至這些勛銜還會冠名在身份證的姓名之前,由此可見泰國武勛的隆重。

泰王為何要和他信做政治切割

如今拉瑪十世褫奪了他信的勛銜,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政治羞辱,要知道2006年的軍事政變,都是發生在他信出訪美國之時,可以說泰國各方在當時都為他周全了顏面。

可拉瑪十世也有不得不做出此舉的原因,因為在拉瑪九世駕崩之前,泰國曾陷奪嫡之爭,而在彼時他信所代表的西那瓦家族曾經支持過拉瑪十世。

可西那瓦家族並不掌握軍權,所以拉瑪十世能夠成功登基還是依託了陸軍內巴育一派的支持,而迄今為止拉瑪十世都還未加冕,王位也可以說並不穩固。

而經選前長公主烏汶叻下場代表他信後備政黨護泰黨一事之後,拉瑪十世跟巴育之間或許就出現了缺少政治互信的狀況,而在如今大選結果出爐,素達拉聯合在野七黨準備組建內閣的當下,巴育勢必要國王給予其支持,而拉瑪十世褫奪他信勛銜便是這一政治景況下的回應。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本文為 真實星球 原創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真實星球


泰國政府和王室一直對他信家族窮追不捨,就是要徹底斷絕其家族繼續執政的可能。但是比較尷尬的是,根據此次選舉結果,他信在泰國依然有著相當的影響力,深得中下層泰國人民的擁護。

根據報道,30日,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撤銷他信的所有勳章,理由是其被法院判處有罪,卻遠逃海外。

泰國軍方嚴防死守,全方位打擊他信家族的威信

根據泰國的公告,國王撤銷他信的勳章,是根據2017年泰國的新憲法的規定,也就是說是完全合法的。但是從一系列情況看,泰國2014年政變以來,軍政府遲遲不舉行大選,就是要在細節上做足功夫,從各個方面全方位的打擊他信家族。

泰國國王再次發聲,針對他信

這個2017年泰國新憲法就是專門針對他信的,首先是選舉規則上,軍政府設計巧妙,避免某一政黨大勝。尤其是泰國上院250席全部是指定人選,幾乎讓軍政府立於不敗之地。巴育政府不但在選舉法上嚴防死守,現在對他信的個人信譽也要進行打壓。顯示泰國警察學院撤消了他信的榮譽,現在又是泰國國王撤銷他信的勳章。

他信家族回歸泰國的時期還不成熟,泰國軍方根本容不下他信

之前還有不少人猜測,如果為泰黨獲得大選之後,是不是能順勢赦免他信和英拉,允許他們以無罪的身份回到泰國。但是現在看來,軍政府和國王顯然都沒有給他信這樣的機會。

因為他信家族和軍方的恩怨太深了,2006年軍方政變推翻他信,2014年再次政變推翻他新的妹妹英拉;這導致軍方對他信家族十分忌憚和疑慮。因為只要是親他信的政黨上臺,勢必會對軍方力量進行改組和制衡,避免軍方一家獨大;而這是軍方無論如何不願看到的。

泰國王室正越來越多的捲入這場漩渦

但是必須注意到的是,泰國的形勢還是在發生改變,因為泰國王室的地位正在逐步改變。首先在此次大選前,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的姐姐烏汶叻宣佈參選,造成了極大的震動。而後是在選舉前夕,國王呼籲選舉好人,防止壞人執政。

這一切都表明,泰國王室和以往的絕對中立有所不同。歸根到底是現在的國王哇集拉隆功今年剛剛即位,在經驗和威信上遠不如老國王。新國王能否把控泰國政局,保持以往的穩定還是未可知。

烏汶叻公主宣佈參選,造成了泰國極大的震動

而只有等一切形勢明朗之後,他信能否有更大作為才能知曉。至少目前,泰國形勢對他信家族還是比較不利的。


儘管他信從2006年起便離開泰國政壇,但是不可否認,他巨大的影響力一直都是泰國政治與社會無法跨越的因素。無論是當年的紅黃大戰,還是今天的兩黨之爭,歸根到底,都是他信陣營與反他信陣營之間的抗衡。當今泰國國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選擇在此時機,宣佈撤銷他信所有勳章,透露出一個最為重要的信號:王室(或許說國王更為準確)與軍方在當前局勢下,結為了更為緊密的統一戰線。他們的唯一目的便是阻止他信陣營上臺執政。而泰國社會不同於英國或者日本,王室崇高的地位使國王某種情況下並非一般意義上的「虛君」。相反,根據我的觀察,泰國正在恢復1932年改革政體以前的絕對君主制。國王可以說是凌駕於政治之上,但是卻深深介入政治。泰國王室此番表態,基本可以斷定,他信陣營這次組閣只可能是「鏡中花、水中月」,「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件事確實比較突兀。

要知道他信已經逃亡在外10多年了,這時候國王才把他的勳章和獎勵給剝奪,顯然有隱情。

即使按照2017年的泰國相關法律,那也有1年多的時間了。

泰國國王此舉顯然是被最近的事情所刺激而做出的。

也就是說,一定有比較重要的事情讓國王動怒,才能這麼做。

在木叔看來,這件事的直接誘因就是他信對泰國大選發表了看法。

3月24日泰國舉行了5年來的首次大選,也是英拉政府被推翻後的第一次,其實相當於對軍政府執政能力,以及對巴育本人的民意檢驗。

但是結果卻讓巴育一派有點尷尬。親他信和英拉的為泰黨在議會下議院選舉中獲得了最多席位。雖然不一定能組閣並且推舉總理,但這無疑讓巴育感到了威脅。

即使如此,他信還不滿意,在外國首次罕見對國內大選發聲,批評巴育政府在大選中作弊,並且對泰國選舉表達了所謂不公的觀點。

其實這不只是讓巴育難堪,也讓泰國王室難堪。

畢竟王室在大選前已經表態支持選舉,並且呼籲老百姓都出門投票,顯示王室對大選的態度還是認可的,期望值還是高的。

結果他信在國外發表這種言論,顯然與泰國國王想營造出來的大選和諧氣氛相違背。

在他信發言3天後,泰國國王就宣佈了一則公告,剝奪了之前給予他信的所有獎章和獎勵。

這不僅僅是警告的問題了,基本上等同於和他信一刀兩斷了。畢竟這預示著王室對他信本人以及他信家族甚至他信支持的為泰黨不滿。

在這種背景下,巴育勢力肯定上升,為泰黨勢力要組閣並且推舉總理恐怕也很難了。

至於有人說國王這個做法背後是軍方鼓動——

目前還沒有跡象顯示他們彼此有聯繫,或者軍方強硬施壓。

但無論如何,在他信批評大選的問題上,國王利益和軍方利益顯然是一致的。

他信的這種禍從口出,不知道是不是忍了很久不想再忍的一種爆發。但後果不知道他想清楚了沒有,還是很嚴重的。甚至可能會對英拉未來的從政帶來更多麻煩。


瑪哈·哇集拉隆功還真是個人才,以為撤銷他信的所有勳章,搞臭他信的名聲,就能讓泰國人民忘記他信的存在!

泰國大選之後,先是軍方集體亮相,撤銷他信「優秀學員」榮譽稱號,現在王室又宣佈撤銷他信的所有勳章。看來泰國的這次大選,表面上看巴育雖然贏了,但是親他信的為泰黨給巴育製造了很大的麻煩,讓軍方執政陷於被動狀態,再一次讓王室意識到,他信家族的可怕之處!

王室這個時候撤銷他信所有的勳章,是為了能夠讓軍政府繼續執政,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王權。經過這些大選,泰國王室還沒有意識到軍方執政的危害,讓武將來治理文臣,就算做得太好、太完美,也不會獲得非軍方精英的好感,更不會受泰國人民歡迎!泰國王室目前如此惡搞他信,給為泰黨施壓,一定會適得其反,招來泰國人民的非議,反而不利於王室的統治!

泰國王室這種極端的做法是不合理的,如果王室繼續讓軍政府主政,泰國王室的命運堪憂。王室應該做的應該是讓軍方和其它黨派人士合作,組成一個相互制衡的政府,既不讓軍方抬頭,也不讓其它黨派人士抬頭,想兩者勢均力敵即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泰國的黨爭,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他信家族和泰國王室的鬥爭,是他信家族要奪走泰國王室的權利,而泰國王室讓軍方主政讓他信代表的政黨嚴重不滿!

從泰國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的表現來看,他的能力確實不如他父親,不懂得運籌帷幄,如果再讓軍方和為泰黨等鬥下去,泰國國內一定會產生暴亂,軍方不得以還是要退居幕後,還不如以退為進!

撤銷他信所有功勳章的不是泰國王室,而是泰國軍方!這麼做的目的是表明泰國軍方對他信的態度,即否定他信曾經在泰國和軍隊中的一切,也就是說實際上是斬斷了他信重新回歸泰國政壇的通道!

泰國軍方在泰國的政治發展過程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的政治力量,泰國稍微有些經濟實力的個人,在青年階段都會加入泰國軍方服役,他信和其妹妹英拉,都有戎裝的公開形象出現!

然而他信與英拉所在的政黨,以及若堅持的改革方向,都是惠及基層民眾的為主要目,這會造成他信和英拉的個人威望上升極快,這會形成一個擁有基層民眾支持的強勢政黨在泰國政壇的崛起,而這個崛起過程會伴隨著軍政府在泰國政治格局中的影響力的下降,當然還有可能會危及泰國的至高無上的國王權威!

這種政治力量的快速崛起和壯大,必然會讓泰國的軍方、知識資產階層和王權的被迫結合,形成一股反對他信帶領的政黨和政策主張的勢力,這就不難理解他信被迫下臺流亡後,他的妹妹英拉幾乎遭受同樣的遭遇,也被迫下臺流亡!

泰國軍方取消他信的各項榮譽勳章,目的還是斷絕他信英拉及其政治盟友再度在泰國政壇崛起,這是與解散他信英拉為首的政黨和取消泰國公主參加大選的措施是相互配合,連貫的消除他信英拉影響力的措施!


泰王室宣佈撤銷他信的所有勳章,與軍方之前撤銷「優秀學員」如出一轍,殊途同歸。目的在於引導輿論,打壓他信勢力,支持巴育軍政府順利組閣,為加冕大典創造和諧氣氛。

要麼是國王主動站出來心甘情願為軍政府背書,要麼是巴育軍政府給國王施加了壓力,在泰國三足鼎立的政治勢力中,巴育軍政府與泰國王室聯合打壓他信集團,目的在於確保這次大選中巴育總理華麗轉身——從軍管政府到民選政府。目前泰國大選的走勢,雙重屬性十分明顯。泰國十世國王哇集拉隆功已繼位兩年了,5月6日國王將舉行隆重的加冕儀式。原本這次大選的官方結果將於5月9日公佈,本想雙喜臨門普天同慶。但各界對大選的質疑、巴育組閣的阻力等等,為此籠罩上了一層陰影。國王此時旗幟解明地給巴育撐腰,意在清除雜音,廓清域宇,為加冕創造和諧氣氛。

泰國大選,一方面是選情明瞭,政局詭譎。巴育是智者千慮失了一足。錯也要錯到底。

這次來之不易的大選,巴育政府是精心準備量體裁衣,加之掌控政府的雄厚實力,巴育本是勝券在握,他本想用自己設置的制度與規則徹底碾壓他信之勢力,加之以公主參選為由解散了為國黨,剪除了他信勢力的一隻臂膀。他為自己的華麗轉身而在5年中譜歌8首。可誰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大選結果卻大迭民眾的眼鏡:支持巴高的人民國家力量黨得到選票數843萬張,可只爭到了在下議院350個選區議員中的97席;而為泰黨爭到了137席卻只有790萬張選票。如此巨大的反差與違背規律令人們質疑不斷,背後是否有操盤手至今是個天大的謎團。

而他信在國外再三嗆聲揭「黑」,還在《紐約時報》發文指責巴育軍方操縱選舉與造假等等,使得本就急燥易怒的巴育按奈不住怒火,開始絕地反擊。當然他信早已流亡海外11年,引渡幾無可能,只能從名譽上抹黑他,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他信勢力所在的政黨——為泰黨,是敲山震虎。

泰國大選,另一方面是在軍政府的壓力下由「紅黃之爭」走向「紅綠對立」。巴育組閣後執政困難不小。

大選剛結束3天,為泰黨聯合新未來黨等其它6黨而組建了民主聯盟,目前7黨聯盟已在下議院達到255個選區議席,佔據下議院500席的多數,聲稱可以聯合組閣。目前泰國的選勢是:支持巴育人民國家力量黨取得了選票第一,而支持他信勢力的為泰黨取得了下議院議席第一。都聲稱自己具備組閣資質,到底誰來優先組閣?最終肯定是巴育的人民國家力量黨。為了順利達此目的,泰國三軍統帥與國王先後褫奪他信的勳章,所指是不言而喻——是給為泰黨勢力以警告:要講大局,不得幹擾巴育軍政府組閣。

但是,即便巴育華麗轉身了,面對的困難依舊重重,7黨聯盟事實上已控制了下議院,這對巴育政府的執政帶來了許多制肘與阻力,平素在軍中雷厲風行說一不二威權獵獵的巴育將如何正確面對呢?如果矛雙方矛盾激化,是否會出現對巴育總理的「不信任投票」呢?巴育還能重演軍事政變而廢除下議院嗎?這5年,在軍政府的強大壓力下,「紅黃之爭」——紅衫軍與黃衫軍爭鬥亂象消停了。可從大選的走向與態勢看,「紅綠對立」——支持他信與軍政府的勢力對立又起,何時是個盡頭啊?人心思穩思定,泰國什麼時侯能迎來真正的民主與和平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