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彥初

  編輯|李凱祥

  “瓶子”原名叫李春梅,今年29歲,湖南衡陽人。10歲之前的她都生活在故鄉的小鎮裏,有着一個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美好童年時光。

  18歲那年,她考入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畢業後和很多同學一樣,在長沙成爲了一名早教老師。漸漸地,“瓶子”厭倦了都市生活,她想回到小鎮,重新尋找到童年時的那種感覺。

  2014年,瓶子決定辭掉工作,搬到靖港古鎮。後來,她租了原本預備做倉庫的房子進行改造,並把這個決定稱爲自己的一場“生活實驗”。

  一

  5月下旬的夜晚,靖港古鎮的天氣已經有了一點炎熱勁了。穿着藍色吊帶背心和牛仔短褲的瓶子滿頭大汗,在廚房裏忙碌着,西紅柿已經切好,碼在案板上。喜歡旅行的她,學會了做西餐,晚飯就吃意麪配桑葚冰飲。

  正在準備晚餐的瓶子。

  高腳杯裏的飲品,是瓶子用採摘來的桑葚熬成醬再兌蘇打水製成的。

  除了桑葚冰飲,廚房裏陶餐具也是自制,桌子上擺放的老物件和植物標本也是野外鄉間揀來、採集來的。總之,一切可以通過自己動手得來的東西,瓶子總是會盡量去親自嘗試一下。

  瓶子親手爲自己的小廚房製作的各類餐具,有烤麪包用的托盤,有小碗碟,茶器茶寵。

  從野外帶回的各種葉子,瓶子會把它們製作成標本。喜歡手做的她,自己動手做了兩個標本夾。

  製作葉子標本。

  她是一個動手能力極強的姑娘,生活裏,她不僅保持繪畫創作,同時學習製陶。“我覺得美好事物除了在藝術作品中體現,還應迴歸到生活本身來。”她說。

  瓶子對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很滿意。 “綠所(Green House)”是瓶子給自己住的這件房子起的名字——“綠色事務所”的簡稱。房子的牆上是瓶子畫的塗鴉,沙發旁的大衣櫃上,堆滿了她揀來的玻璃瓶。

  對於哪個“瓶子”先有這個問題,她表示,“瓶子”這個名字很久了,收集瓶子是近幾年的事情,但並不是因爲她叫瓶子才故意收集它們的。

  房間內,充滿了綠色元素。

  桌子上擺放的各種蒐集來的玻璃瓶。

  離古鎮四五十公里,在長沙市工作生活的朋友們,節假日或空閒時就會來古鎮玩耍並看望“瓶子”。

  他們每次都不空手來,會帶上些食材及其他物品,在這裏一起做飯吃,晚上不回去的人就住在叫做“瓶子家”的民宿裏,悠閒的度個週末。

  長沙的朋友帶過來的食材以及其他物品。

  “瓶子家”民宿是一棟二層小樓,沒有門頭、沒有招牌,更不要說閃爍的霓虹燈了,外觀上也和左鄰右舍的老居民們的房子毫無區別。

  民宿也不是每天都有客人入住,連對門的鄰居都覺得房子是空的,他們總會把汽車停在“瓶子家”門口。

  “瓶子家”的民宿。

  這裏是她自己營造的家,房間裏所有的擺設、裝飾物件都是她親手畫的畫,以及她在外面揀來的老舊傢俱。所有的物件改造陳設都按照她自己的想法來置放安排,雖簡樸但也別具一格。

  “瓶子”家中的擺設。

  在“瓶子家”後面,有一塊小空地。在那裏,她用從野外鄉間揀來的瓶瓶罐罐養着各種植物,配上兩張舊木頭沙發和茶具,這裏就變成了民宿裏的小花園。

  瓶子每天都會花些心思來照看這些植物。

  二

  和大衆視野中的“逃離北上廣”、“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不同,她沒有選擇大理、麗江這種文藝青年聚集的地方,她對生活,是以取悅自己爲準則的。

  在古鎮裏,她經常揹着一個竹揹簍,裏面放着放大鏡、剪刀,還有一臺照相機去鄉間田野裏觀察採集植物。

  遇到好看的,還不認識的就會用放大鏡觀察一番,並拍下來。她的手機裏有一款可以分辨植物科屬的軟件,她一邊拍攝一邊瞭解植物的屬性。有時也會剪下來帶回去用顯微鏡觀看並做成標本。

  揹着揹簍,採集植物的瓶子。

  遇到美麗的野花,瓶子也會把這些花兒採一些回去裝點民宿和家。

  幹了的植物和花就這樣成束的倒掛在屋裏,她經常會包一束送給喜歡的朋友帶走。

  遇見有野生的果子時,那便是最幸福的時刻了。爬上樹採摘枇杷和桑葚後回家享用是一件美事。

  有時候,瓶子會和朋友一起在老街上、破屋裏、窯址邊揀些破舊陶器回去,種花、插花、擺設……總能物盡其用。

  揀了一天收穫了一些陶罐,回來擦洗一番,這些被人丟棄的東西,瞬間變成了生活美物。

  正在尋找陶罐的瓶子。

  瓶子將揀來的陶罐清理乾淨,準備隨時用上。

  “綠所”的另外一間屋子是瓶子的畫室,她自己繃個畫布準備畫畫,本來生活拮据的她能自己動手的就自己去做,這樣可以節省一點開支,並且也能爲她帶來一些收入。

  但是,她並不靠賣畫爲生,由於她學畫出身,積累了一些美學素養,所以有人會請她做一些電影電視置景的活,“最近半年的生活花銷就來源自上一次的置景工作的報酬,不過也花得差不多了”。

  畫布上臨摹的是德加的舞女,一位要好的朋友家庭裝飾,委託“瓶子”爲她友情畫幾張畫。

  “瓶子”特別喜歡做些杯子茶具之類的器物,除了自己用,還可以送給朋友,偶爾也會賣給有其他需求的人。

  “我平時還會賣畫作,我自己做陶器也會在網上買,你看,這是昨天賣的”說罷,“瓶子”翻出手機上的照片,“那是一個很漂亮的杯子,標價50元”。

  “瓶子”在製作陶器。

  近來,她覺得賣些陶器也許可以維持一下生計,於是就想託朋友買一個拉胚機和一個小的電窯。

  幾天前,“瓶子”就曾與朋友們去了以銅官窯著名的銅官鎮,那裏有個朋友開的工廠,她想問問看有沒有便宜點的拉胚機可以團購一臺,但結果似乎不太如意。

  “承認生活的艱辛與苦難,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存在啊。去體驗其中,收集感受,再轉變表達至作品中,便是再好不過了。

  她的夢想是創造一個空間,空間裏的所有物件都是她自己的雙手製作出來的,人在這個空間裏感受生活的饋贈和美好。

  因此,她堅持不停地學習各種手工技能,包括木工、繡制、鐵藝、編織。而且她希望這些手藝一輩子都可以堅持在做。

  她知道這個夢想可能是要花上幾十年或者說一輩子的時間的,所以不急不躁地帶着學習積累的目的,盡心盡力地把每件事情都做好……

  洋蔥話題

  如果離開城市生活,你最想去哪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