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去無錫靈山,那邊只有一個靈山大佛。後來,靈山大佛傍邊修建了一座氣勢恢宏的梵宮,和靈山大佛相輔相成,呈現佛教文化。再後來,也就是前幾年,又聽說和靈山大佛依山相鄰又開發了一個拈花灣小鎮。

我當時的感覺是:人造小鎮,裏面全部商業化操作,這種商業化味道濃厚的小鎮有啥好玩的。江南太不缺水鄉古鎮,江南園林了,更何況這還是一座耗資了50多億的商業化小鎮?

可是後來,無錫的朋友去了那邊,給我的反饋卻是:雖然商業化運作,但是拈花灣真的很有特色,尤其是裏面的那羣小沙彌,太有意思了。因爲這個,我倒是來了興致。

拈花灣,這個小鎮本來定位就是和靈山大佛相輔相成的一個景點。靈山大佛給靈山帶來了佛教文化,帶來了千千萬萬前來朝拜大佛的信教人士和觀光遊客,而拈花灣的建造則主要是想要把這羣遊客留住,所以設計者大概是基於靈山獨特的文化資源,別具匠心地圍繞着禪意來打造了拈花灣。

拈花灣的名字就來自佛家的典故,據說是源於佛經中的“佛祖拈花,伽葉微笑”。我不太理解其中的奧妙,但在我的認知裏,但凡和佛相關的,都有一種樸實卻又觸手不可及的深遠感。

除了名字,拈花灣內部的一景一物,一花一草都似乎在追求禪的意境。

這裏的建築全部是唐宋風格。爲什麼要以唐宋風格爲主打?我猜想應該是盛唐時代,佛教在中國最爲盛行的緣故。但中國唐宋建築現在保存完整的已經不多,而日本京都、奈良的唐宋風建築倒是更爲常見。所以也有很多人認爲,拈花灣給人整體的印象有點像是日式風,非常像京都、奈良。

這裏的造景很講究禪意。不僅山石造型追求一種靜謐深悠的感覺,就連這裏每一種植物都努力朝着“禪”的方向靠攏。

我不是修佛修道之人,所以對所謂的禪意並不得其解。但是在拈花灣一花一草別具匠心的氛圍營造下,我還是感受到了一些歲月的靜謐,生活的恬淡。所以在這裏,你可以看到江南小鎮風格的小橋流水,可以看到特別設計過的園林小景,還有很多景與物的組合。比如幾株蘆葦邊上,坐着一個沙彌,滿臉微笑,用木棍打着一個小燈籠,一幅看淡人生,灑脫自在的模樣。

比如一塊石頭上,坐着一個和尚,他低着頭,目光凝視着手中捧着的東西,似乎在思考着什麼,又似乎只是凝視,似乎外界所有的事情都已然與他無關。

比如小小石板路邊上,一個標識着路名的石柱上坐着一個小和尚,小和尚坐在蓮花座上,手中還捧着個蓮花,他在想什麼呢?

比如一個小和尚,自顧自地憨笑,是陶醉在自我的美好世界中麼?還是被同伴給逗樂的?

比如下面這個雕像,小沙彌抱着一隻兔子,很寵溺地親着它,安靜地閉着雙眼,那種幸福感悠然而出。

比如這個端坐着的小和尚,拿着碗,舔着手指頭,似乎在享受着食物的美味。

拈花灣,到處都是這樣一些小沙彌,小和尚,這些小小的場景在遊客的手機裏相機裏應該是出境最高的元素之一了。

除此之外,還有“真人出鏡”。他們身着灰黑色的袍子,帶着斗笠,拿着食鈸,有時候他們在園中打坐,有時候,他在小池塘邊上,戴着斗笠,盤腿而坐,閒雲野鶴一般。

都說人造景點沒啥玩頭,更沒啥文化底蘊和氣質,但是在拈花灣,這些“小和尚”似乎還蠻招人喜歡的,2016年,這裏剛開放一年,一年的遊客數量就達到了4000多萬,比靈山大佛還吸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