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来说是很好的双一流高校,财政金融学院的金融学来说仅次于清华(五道口、经管)北大(光华、国发、经院)。就考博整体难度来说也是低于清北,但是人大的考博也是难度比较大的学校。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一直都是考试制,从16年的时候就说要改成申请制,直到18年也没有改,据说19年很可能改成申请制。

人大财金是导师制,在报考的时候是需要填报导师的,你只跟和你报考同一个老师的学生有竞争,跟其他导师的学生没有竞争关系。考前最好要联系下导师,一般情况大家都是邮件联系,人大官网也都有导师的邮箱,不过一般的导师回复的差不多都是「欢迎报考、竞争较激烈、择优录取」之类的比较官方的回复,即便这样也得联系下。像清北这样的申请制院校都是导师组制,是进去后博二才分导师的,这样的学校是可以不联系的,如果人大改成申请制估计也会是导师组制,不过这都不好说,毕竟现在才7月份,估计到9月份或者10月份左右就知道了。

人大的财政金融学院考博竞争是比较激烈的,财政学、保险和金融工程招生人数都比较少,报名的人也相对少些,大部分人都是考金融学的。每年报考财金的人数大约在五百人左右,金融学导师共19人,每年录取金融学博士大约在30左右,其中还包含几个硕博连读的,近2年硕博连读的人数越来越多,近些年想考博的人也越来越多。人大的导师如果有硕博连读的名额就是招1个人,或者不招,如果没有硕博连读的名额就是招2个人。

人大的考试是共3门,满分300分。考试时间每年都是在3月份的24和25左右(在北京基本就可北师冲突)。一门外语2门专业课,经济学综合和金融学综合。人大的专业课笔试是没有计算的,都是论述题。个人感觉没有计算题就相对容易些,央财的金融学笔试就计算题很多考200多的就很不错了。虽然没有计算,论述题想得高分也不是那么容易,经济学综合还好,好好复习差不多都能过线,但是金融学综合每年都有很多人不及格。

参考书的话经济学综合就复习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微观)就可以,金融学综合可以复习黄达的《金融学》、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姜波克的《国金金融新编》、罗斯的《公司理财》等,还得多关注金融类的时政。

人大的外语一般都是考英语,财金是可以免试的,有雅思或者托福成绩。不过人的英语并不难,一般也就是六级或者偏上一点的难度,对于有些人来说六级的难度都算不上。只要好好复习英语考个60分或者65分以上并不是多难的事情。

人大的复试分数线近几年基本都是200分(也有190的时候),不过也看导师,因为人大是导师制,进面试你只有考到导师的前2名或者前3名才可以,如果有的导师招2人就是4人进面试,否则即便你考的分在高都没有用还是进不了面试。2018年进面试的大部分是在220-230,这个分数段比较稳。

人大的金融综合起来还是性价比蛮高的,比清北简单,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人大。其实简单与否,还是看个人的条件和基础以及你复习的程度,即便你条件再好没有认真复习,考试拿不到好成绩也是白搭。成绩是凭自己实力考出来的,所以还是得好好努力复习。至于改不改申请估计9月份就知道了,希望不要改,其实考试制还是蛮好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