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黃蓉偏心蠻橫的郭芙很大原因應該是在遇到危險,情急之下,黃蓉的第一反應是將能夠救人性命的軟蝟甲給了郭芙,而沒有給溫柔善良,性格大方的郭襄。那為什麼同為黃蓉的女兒,郭芙卻要更加的受她母親的寵愛?筆者認為原因有二:

一.這兩個女兒出生的環境有著天差地別,黃蓉照顧大女兒時間多

郭芙出生在和平的桃花島,郭襄出生在戰亂中的世界。郭芙作為他們夫妻倆第一個孩子,自然會投入更多的感情與愛。當時所處社會環境也是相當安逸和穩定的,所以他們有著足夠的精力去照顧,去寵愛這個孩子。而郭襄出生於一個十分動蕩的時期,當時他們都忙著去保衛國家,懷孕也沒有太多欣喜,無暇顧及兒女情長。黃蓉自然是疏忽了對郭襄的照顧。

二.兩人性格使得黃蓉更喜歡郭芙

我們大家都知道郭襄一見楊過誤終身,在楊過歸隱之後郭襄非常倔強的找了楊過很久。郭襄更看重的是愛情而不是家庭,而她姐姐是更看重家庭的。特別是當他們面臨國家的戰士的時候,大女兒則是毅然決然的站了出來,和他們一起並肩作戰。可是自己的小女兒卻沒有這種責任感和覺悟。滿腦子都是兒女情長。

這些以上綜合因素決定了黃蓉更加偏愛郭芙一些。


手心手背都是肉,很多人認為黃蓉更偏愛郭芙,其實不是這樣的,只是因為時事不同了,所以她愛的表達方式也不同了,畢竟郭襄是哪種男女通殺,敵我通殺,老少通殺的可愛型,連李莫愁、金輪法王都被她吸引了……

郭芙出生在桃花島,在那個時候,還算是和平,所以黃蓉有充足的時間去教導郭芙,教她武功和學識,所以好像我們都能看到黃蓉和郭芙在一起母慈女愛的樣子。而郭襄呢,在她出生的時候,天下的亂局已現,而郭靖和黃蓉也已經站在了更高的位置,他們已經無法為了自己一個小家的歡樂而偏安一偶了。為了家國天下,他們必須站出來,郭靖永遠是一個俠之大者的英雄,所以他承擔得很多,而黃蓉作為一個賢內助,她要負責的更不少。所以一直忙碌著,無暇顧及那麼多,不可能和教導郭芙一樣細心教導。

我們都知道,黃蓉有一件軟蝟甲,原來是黃藥師送給妻子馮氏的定情信物,在馮氏去世後就給黃蓉了,最後黃蓉傳給了郭芙。為什麼沒有傳給郭襄呢?難道是因為黃蓉更偏愛郭芙嗎?自然也不是的,在《神鵰俠侶》的最後,郭襄也才16歲,屬於一個人的人生還沒有定型的時候,但是這個時候襄陽城已經很危急了,郭襄的未來黃蓉也無法安排。而郭芙不一樣,在這個時候,郭芙已經慢慢的走上了黃蓉的道路,已經要繼承黃蓉的位置了,或許,在那個時候也就已經註定了,會死在襄陽城了。


推測如下:

1,黃蓉自幼喪母,從小就沒有母愛,父親寵愛有加卻陰晴不定,造成蓉兒很沒安全感。所以對待郭靖患得患失。幸好郭靖心思單純,癡情專一。所以,生了郭芙之後,就加倍寵愛郭芙。把自己缺少的母愛加倍施予郭芙。

2,郭襄沒有郭芙好命,生不逢時,在襄陽危急之時出生,還和郭破虜一起出生。龍鳳胎即使在安穩之時出生,都照顧不暇,更何況戰亂?

3,郭襄和郭芙相比更聰明,更有慧根,武功也更高。而郭芙資質一般,黃蓉比較擔心郭芙武功不行,把防禦性的武器軟蝟甲給了郭芙。而把倚天劍和屠龍刀給了郭襄和郭破虜。

4,母親對於孩子一視同仁,但黃蓉根據女兒性格,武功,綜合條件來分配任務,說明女諸葛智慧非比尋常。

5,作者要突出郭襄從小就與眾不同,性格獨立,有成為宗師的特質。


因為在黃蓉的眼中,郭芙更像自己。

1.金庸起名字很有講究,黃蓉郭芙在一起正好就是「芙蓉」。

2.由於少年楊過令黃蓉頭疼不已,郭襄又是酷似楊過。

3.還有一點就是人之常情:郭芙生於平穩和諧的桃花島,是黃蓉第一個孩子,自然萬般寵愛精哺細養;郭襄生於兵荒馬亂的襄陽城,很有些粗生粗養的味道了。


謝邀,其實黃蓉的表現很正常。俗話說,一胎當寶養,二胎當豬養。題主如果比較瞭解農村或者一般的城裡人【不是那種特有錢的人】,就知道所有的母親對自己的第一胎都是無比重視的。這可能與孩子的脾性無關,是母親對自己第一個孩子天然的偏袒。

一位母親在對待自己的第一個孩子的時候,無論是懷胎十月,還是撫養幼兒,對他來說都是一次沒有經歷過的,所以會十分注意,附上自己所有的心力。這種現象想必所有的寶媽都有一部分感觸。

再有,其實金庸在原著中寫到黃蓉對郭襄和郭芙的時候,也說的比較明白了。之前黃蓉是小孩子心性,郭芙的出生傾注了他所有的心血,所以她自己都覺得對郭芙寵溺太過,這一段在郭襄十六歲生日時候,黃蓉給破虜和郭襄做長壽麵時有所著墨。郭芙出生的時候他們二人應該是在桃花島,郭黃二人神仙般的日子舒服的很。但是郭襄和郭破虜的出生是十分兇險的,整個襄陽差點城破,郭靖也是兇險萬分,這其實挺讓人忌諱的。


往往家裡懂事乖巧的都不招疼愛。


換你是當媽的,你更偏心誰,我們喜歡郭襄,是因為那是別人家的女兒,要是自己家的你不得愁死了。動不動跟不三不四的人跑了,整天混的跟小太妹似的。家人為國徵戰,她滿世界追別人老公。

郭芙雖然魯莽,但為家盡心,為國盡忠。家人有難,她總是先衝上去,能力不足有之,心意是好的。郭襄呢,姐姐為她打架,她怪姐姐,自己只知道向著外人。說郭芙惹禍,郭襄惹的不是更多更大。


謝邀,這又是是一個洗白郭芙的問題。黃蓉本就不是什麼好人,跟了郭靖就只能嫁雞隨雞,然而骨子裡還是有天性很難壓抑。郭芙這點可能更對胃口。但主要原因是郭芙生在她很年輕的時候,郭襄卻晚很多很多。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有會有不同的人生觀,這一點金庸描繪的很好,所以說他真的除了是諷刺文學大師外,還是心理學大師。


我的觀點很短就一樣

郭芙雖刁蠻任性,卻不失為一個俠女陪同父母誓死守住襄陽城那麼多年,最後也在這戰死沙場!

郭襄呢 看見楊過以後就滿世界找去 不管家裡人了 四處旅遊 找楊過 追星 不聽大人話!

她倆就好比 大女兒潑辣 刁蠻 但大是大非不會錯 聽父母話,小女兒 可愛 機靈 認準一條道走到黑 不管爹媽說啥都不聽 楊過比她爹都親 你說你疼誰? 勿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