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左輪這種轉膛的概念早在16世紀就有了,到了1718年的時候英國人也發明過帕克爾槍這種使用轉膛原理的火器。

而嚴格意義上第一把轉輪手槍是1818年的克利爾轉輪。當然,那會這個技術還不成熟。

1835年,美國的柯爾特公司問克利爾買了專利,開發出了柯爾特左輪並大賣之後就開始嘗試正經的把轉輪這種形式用在步槍上,比如M1838轉輪步槍的嘗試。

但是相對成熟的轉輪步槍是導1855年的柯爾特M1855

但當時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我們知道左輪的彈槽和槍管結合不嚴,會漏氣。這對於手槍而言沒問題。

但是步槍的話你如果用左手去支撐護木的話,就會燙到,所以左輪步槍只能這樣拿。重心非常不好。而且因為漏氣,也會導致精度和射程不好。

另外,左輪彈槽這種製造對於當時的工業水平造起來很複雜,所以相當的貴。沒有辦法大規模列裝。所以相當程度只是私人持有的貴玩意。

對於制式步槍而言,還是單發的實惠划算的多。


左輪手槍自1835年柯爾特發明以來,就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哪怕至今仍然具有龐大的家族以及大量的愛好者,但是作為轉輪手槍的兄弟轉輪步槍日子就沒有那麼好過了,好像現在已經消失了一樣,其實轉輪步槍作為非主流槍械,斷斷續續,不但沒有消失,甚至至今仍然存在。比如下圖美國勇士武器公司製造的「魯格」左輪無聲無聲狙擊步槍,優點是故障率低,易於維護。

還有俄羅斯在2010年也研製出一種用於民用的轉輪步槍

轉輪步槍這個概念其實很早就存在,柯爾特既然能發明出手槍,那轉輪步槍肯定也不在話下,他將轉輪手槍加長槍管,加裝護木,小握把改成槍託,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還並不是轉輪步槍,更像是加長版的手槍,不過不管怎麼說,已經有了轉輪步槍的雛形。很快柯爾特又推出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轉輪步槍,柯爾特1855火帽擊髮式轉輪步槍。

柯爾特1885轉輪卡賓槍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栓動步槍開始出現,轉輪式步槍的缺點越來越明顯。它賴以生存的射速優勢不再明顯,優點沒了就只剩下缺點了,首先結構複雜,不容易大量生產,維護性也不強,這對一個國家的制式武器來說,這樣的缺點顯然是無法忍受的。其次轉輪步槍在發射時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在射擊時一部分火藥氣會外泄,子彈載藥量多的話,甚至會燙到手,轉輪手槍還好,距離臉較遠,但是轉輪步槍就不同了,由於距離臉較近,很容易就會燙傷臉,並且轉輪步槍特殊的結構,導致步槍的精度較低,射程較近。隨著栓動步槍的出現,轉輪步槍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柯爾特1885轉輪長步槍


事實上是存在過轉輪步槍的,但是和同時代的其它步槍相比,性能差,實用性不佳。

1.射程、威力差,槍管和轉輪之間有縫隙,火藥燃氣會泄露。

2.精度差,還是因為漏氣,導致每一發子彈膛壓都不一致,非常影響精度。應用在手槍上問題不明顯,因為通常手槍只用來應對50米內的戰鬥,應用在步槍上精度完全不夠。

3.安全性差,結構所限,護木只能設計在轉輪前方,一旦炸膛,射手握護木的整隻手就廢了。

4.轉輪容彈量小,同時代的槓桿式步槍隨便都有10發以上的容彈量。

諸多缺點,轉輪步槍在歷史上註定只是曇花一現。


題主的想法可能是製造左輪手槍樣式的步槍,這樣就能在較低的技術要求下實現堪比半自動步槍的快速射擊能力。而歷史上也確實搞過這種類似供彈結構的武器,但是由於性能實在太差,最終都無一例外被拋棄。 早在火器出現時,由於早期燧發槍等武器裝填漫長,火力薄弱,為了提升火力,一些人就在供彈具上下了功夫,發射完之後供彈具直接切換到下一發未擊發彈藥,實現連續開火。而到了19世紀後期,使用彈殼的一體式子彈出現並成為了主流,這也幫助了當時武器的發展。 這一時期就出現了左輪步槍,將彈巢改為裝填步槍彈,同時加長槍管,這些左輪步槍基本達到了半自動步槍的火力,但是這些武器除了射速較快之外,其他方面的表現均不如同時期的常規步槍。原因就是採用轉輪結構勢必就會導致槍械的氣密性大大降低,因此發射時會有大量的能量損失,直接導致槍彈初速降低、射程衰減,而採用閉鎖結構的常規步槍氣密性好的多,自然在性能上表現更好。 而除了轉輪步槍,還有槓桿式步槍,通過拉動槓桿實現快速拋殼、上彈,但是同樣由於氣密性的天生缺陷,槓桿式步槍在射程、初速、殺傷力等方面均不如常規步槍。唯一在實戰中較大規模使用槓桿式步槍的是一戰中的俄國,不過主要也是因為俄國過於缺乏武器,已經飢不擇食了。


其實左輪步槍是存在的,但是並沒有像栓動步槍一樣發展起來,同時期的還有大量槓桿步槍這種傳統的進攻型武器(assault weapon)。可是為什麼後來這些種類繁多的槍支最後都被栓動步槍所取代呢。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威力不足,威力不夠還不如留著做手槍。

轉輪槍支,成也轉輪,敗也轉輪。由於轉輪的結構,轉輪槍支有多個槍膛,公用一個槍管,這樣就解決了槍支重複裝彈的問題,大大提高了槍支射擊的速度。但是同時也出現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槍支槍膛的氣密性極差。由於彈膛與槍管並非一體的,所以大量的火藥燃氣與壓力會從彈巢與槍管之間泄露出來,就算是類似於納幹左輪手槍採用了將彈巢前推的輔助氣密設計依然也無法滿足全威力步槍彈那5萬PSI的壓力需求,所以轉輪手槍發出的子彈初速會大大降低。

而且由於彈巢的壓力問題,左輪是無法使用具有彈頸彈殼的子彈的,這就意味著其火藥容量與口徑的比例及其有限。

左輪手槍子彈(左一、左二)與普通半自動手槍彈對比

由於左輪彈彈頭速度與形狀無法進行提升,這種槍支在大於200米的射擊距離上,精度威力都會大打折扣。

射擊時左輪手槍的的彈巢漏出的火藥與壓力

由於壓力被泄露,左輪彈在經過大約8英寸(約20釐米)的槍管過後加速就少得可憐了,那麼也就沒必要使用更長的槍管了。如果使用梅林17英寸(約43釐米)槍管射擊重125gr(格令,彈頭重量單位)的.357馬格南子彈,初速纔不到1800英尺/秒,而就算使用16英寸(約41釐米)槍管射擊7.62×39的中間威力彈,也可以輕鬆達到2600英尺/秒的初速。那為什麼不直接就帶著左輪手槍,而要大費周章地去造一個達不到步槍威力要求的所謂的左輪步槍(長管有託手槍)呢?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輕兵器愛好者,期待與大家一起探索精彩輕武器、軍事文化。 關注公眾號 輕兵器愛好者,更多輕武器乾貨、大圖、視頻等你來看!


左輪手槍作為步槍的供彈方式不太合適,主要以下三個原因。

1.左輪手槍的轉輪式供彈機構槍管和彈倉中間有空隙,擊發後,燃燒的火藥氣體會從空隙散發出來,氣密性不好,一定程度影響彈頭的初速,在這種情況下,會降低初速,即使有步槍級別的長槍管也不能達到一般導氣式半自動步槍的初速和射程。

2.左輪手槍由於發射後氣密性的原因,大部分發射彈藥都是亞音速子彈。為了增加彈頭的射程和侵徹力以及停止作用,一般會增加口徑或者增加發射葯含量。但是現代的軍用步槍普遍為了射程和連續發射槍體的可控性,使用中等或小口徑,高初速,擊中目標後能夠產生較大瞬時空腔的彈丸。這種子彈普遍長度大,不適宜採用轉輪式供彈具。

3.現代軍用步槍提倡火力持續性,一般起碼要有20-30發的彈匣容量,即使是精確射擊的戰術步槍或者狙擊槍,也要在十發左右,而且目前狙擊槍的發展趨勢上,半自動步槍在通過精鍛槍管,浮動式槍管,二道火扳機,震動較小的短行程活塞,比賽級槍託以及專用彈藥和高精度瞄準具等方式,使得射擊精度能夠達到精確設計要求,而半自動較高射速卻在實戰環境下相比單發旋轉後拉式步槍有很大優勢,所以目前半自動狙擊槍在軍用市場逐步要蓋過栓動步槍,不要求射速要求精度的警用反恐作戰中,高精度的栓動單發步槍還是很有市場。

而轉輪供彈具如果使用在步槍上,最多使用中大型步槍彈的轉輪供彈具容量不會超過5-6發,這樣較為複雜的供彈具會非常沉重臃腫,而且加大彈殼尺寸和發射葯含量後,槍身閉鎖機構和可靠性也會打折扣,難以高強度地持續射擊。而左輪手槍最大優勢,出現死火彈可以轉過去直接擊發下一槍的優勢用在步槍上不會很明顯,步槍相對來說要求更多的是火力的持續性和中距離以上的精度。

綜上所述,加上目前彈藥的可靠性很高,而步槍主流的彈匣供彈系統相當成熟,因此就很少有在步槍上使用轉輪供彈機構的型號了。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誰告訴你沒有轉輪步槍?轉輪步槍很早就有,而且很多。去看看英國人寫的《世界武器圖典》,裡面詳細羅列過多款曾經在歷史上被使用過的轉輪步槍。

轉輪步槍後來不太流行,主要和轉輪手槍的缺點一樣:氣密性差。


左輪手槍的結構簡單,但是由於存在間隙大的問題,射擊時火藥氣體泄露嚴重。影響了射程。不適合步槍這種遠射程武器採用。如果採用步槍子彈,增加火藥裝填量,泄露時候對射手的危險比較大。一旦射擊,步槍兩端都冒火。

加特林機關槍就是採用左輪手槍的轉膛原理,不需要射手扣動扳機,纔能夠得到應用。馬克沁採用槍膛閉鎖機構,防止了火藥氣體外泄,纔能夠讓射擊手用手操縱機槍射擊。


轉輪步槍出現在栓動步槍之前,在戰鬥中並沒有實際上的優勢。

轉輪結構的氣密性不足的先天性的不足,射程和精度不如栓動步槍。

如圖柯爾特M1855


聽說俄羅斯出產轉輪獵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