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先說說關於「嶗山」由來的傳說。嶗山,古稱勞山、牢山、輔唐山、鰲山等名,嶗山之名的由來,據說和始皇有關。傳當年始皇欲登嶗山,文武百官聞之,鑒於山路險峻,為了使始皇不至於太過辛苦勞頓,便開始投入大量人力財力于山上開路架橋。因嶗山地處齊境,齊民最是勞苦,故給「山」加一「勞」字,成為「嶗山」。

再說說始皇因何登嶗山。簡單地說,就是為了遇神仙,求長生不老方。

提到神仙和長生不老方,不得不提一個人,就是安期生。安期生,人稱千歲公,方仙道創始人。據傳他得道成仙,仙位或與彭祖四皓相等。關於安期生和始皇的故事,晉皇甫謐《高士傳》也有記載:「安期生者,琅琊人也,受學河上丈人,賣葯海邊,老而不仕,時人謂之千歲公。秦始皇東遊,請與語三日三夜,賜金璧直數千萬」。

而河上丈人又是什麼人,史料上也有記載,《史記·樂毅列傳論》中提到:「 樂臣公 學 黃帝 、 老子 ,其本師號曰 河上丈人 ,不知其所出。 河上丈人 教 安期生 …。」

就是說,河上丈人是個學問高深的老師,教的是皇帝和老子這樣的學說,而老子正是道家的創始人。安期生從師河上丈人那裡習得皇帝、老子的學問,後賣葯東海邊。始皇東遊琅琊之時,曾與安期生暢談三日三夜,因安期生所談其言高、其旨遠、博而有證,始皇甚歡,賜金數千萬給他,但傳說安期生皆置之琅琊阜鄉亭而去,以赤玉?一量為報,留書曰:複數千載,求我於蓬萊山。

始皇譴使者數人入海,未到蓬萊山,輒逢風波而還。始皇終不死心,之後又派徐福帶三千童男童女乘船出海尋找,最終也沒有找來長生不老方,倒是術士徐福怕回來性命不保,乾脆就帶三千童男童女留在海外,繁衍生息,再也沒回來。


秦始皇去泰山是為了封禪。畢竟泰山是五嶽之首,離天庭最近的地方。據傳,盤古死後仰面倒在了地上,頭變成了東嶽泰山,腹變成了中嶽嵩山,左臂成了南嶽衡山,右臂變成了北嶽恆山,兩腳變成了西嶽華山,於是泰山就成了至高無上的 "天下第一山」。

而秦始皇去嶗山,是為了求仙,嶗山是道教名山。秦始皇失去去見一個人,此人名叫安期生。師從河上公,黃老道家哲學傳人,方仙道的創始人。安期生被道教視為重視個人修鍊的神仙,尤其是道教中的上清派特別喜歡宣揚安期生。

秦始皇和安期生談了三天三夜。我估計他們說的都是求仙問葯,長生不老的事。最後,秦始皇走的時候,還戀戀不捨。

後來,秦始皇派人再來找安期生的時候,找不到人了。傳說,已經羽化登仙,駕鶴西去了。於是,纔有了後來秦始皇派徐福去找,結果徐福也沒影了。也有說,徐福去了日本,這我就不知道了。

再說下嶗山的名字,當時叫鰲山/牢山。因為,秦始皇要來,當地官員召集大量民力修路架橋。所以,改名嶗山/勞山。簡化字就是嶗山。

(文|勇戰王聊歷史)


這個事情在秦始皇本紀裏寫的稍微有那麼點隱晦,但是細細讀一下,大家應該能知道原因。

這個原因就是泰山在齊國西邊,而嶗山在齊國東邊。大家可以翻開地圖看下,齊國國都本是臨淄,泰山在臨淄西南,嶗山在山東半島東部的下邊。

而且看下面的地形圖,山東作為一個多山地和丘陵的地方,加之秦朝時期開發不足,秦始皇也只能去山東半島的下半部分比較平緩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而且由西而東,正好可以巡視齊國整個國境,還可以立碑宣揚威儀。至於是否求葯就不敢妄說了。

另外請注意讀一下秦始皇在山東地區的作為:

他這一趟巡視不但顯示了自己威儀,還順便徵發齊國的舊貴族和老百姓去修馳道;另外還與魯地儒生論道,基本上是以一種視察的態度在齊地轉了一圈。

所以說秦始皇本身應該是帶有很強的政治意味做的這次巡視,而去嶗山,是他宣揚秦朝強大力量的一個步驟而已。

至於鬼神之說,大家還是聽聽就算了。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到山東省泰山封禪,進行祭天告地,舉行封禮。這一活動被認為是國家大典,是新皇得到天帝的認可,昭告天下,宣示權威所必須進行的。

那秦始皇為什麼祭拜完要到車馬勞頓的跑到嶗山去呢?要知道,泰山到嶗山還是有相當一段距離的,依照古代的行進速度,絕對是相當難熬的。這就要從嶗山這個名字的由來說起了。

其實嶗山原來不叫嶗山,只是秦始皇想到嶗山去,秦始皇旁邊的官員就急忙讓嶗山附近的勞動力去開山修路,人民十分苦累,所以就有了「勞山」這個稱呼。在後面歷史的演變中,「勞山」就被寫成了「嶗山」一直延續下來。

秦始皇如此大費周章地去嶗山幹什麼呢?原來秦始皇統一了天下之後,創立了豐功偉業,就不禁擔心起自己的壽命來,就有了想長生不死的念頭。恰逢聽說嶗山是道教聖地,其中有個修道者安期生修鍊出一身道果,就前去拜會,期望能夠求得仙術,實現自己長生不老的願望。這纔有了泰山封禪之後前往嶗山這一舉動。

那秦始皇有沒有求得仙術呢?當然沒有,安期生讓他到蓬萊仙島尋找,秦始皇之後也派徐福前去尋找,但是結果如何呢,這都是題外話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的??。

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多多建議,多多點贊,謝謝謝謝!!!!


可以說秦始皇去嶗山最主要的也就是尋仙求葯以達到長生不老的目的。

嶗山在先秦時期是位於齊國境內,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使道教在嶗山有很好的發展。先秦時期的方士主要以鄒衍為主,他們的活動範圍就在嶗山、昆俞山、成山等地的沿海的山地當中地區。而嶗山的地形地貌都象徵著方士當中的洞天福地了。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迫切的需求長生不老葯以求長生不死。而當時的嶗山的方士是很出名的。也就促使秦始皇在泰山封禪後來到嶗山尋求方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