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區清明拜祭的習俗非常普遍,而且非常隆重,如殺豬殺羊殺雞,放鞭炮等;

題主對於這樣的行為並不認可,況且工作在外,離老家800KM左右,一來一回非常傷精耗神;況且題主父親最近身體健康狀況不是特別理想,因此題主就不太主張今年清明回老家拜祭(往年也不是每年都回),但父親執意要回,因此產生了矛盾。大家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清明節,是中國人利用宗法制(達到信仰,宗教一樣的效果)解決人類天生對死亡恐懼的產物。


風拂翠芽(中國——淡看生死的國度)

正值清明時節,這是中國傳統的踏青祭祖時節,關於祭祖這個事情,中國人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相當發達,祭祖是什麼?祭拜逝去的先祖,是生者對死者的感激。祭祖的儀式並不是人人都有資格進行,往往只有王室成員才能進行。這是對逝去祖先的敬意,緬懷他們給予我們的一切。在祭祀的形式上有御祭、歲祭、餉祭等分別,而供品有牛、羊、小豬(豚)、酒等,這些東西慢慢演變流傳,就形成了今天中國人上墳時必帶的各種供品。至於備受西方人喜愛的狗,這種狗東西是沒有資格加入供品的行列。

能有祭祖的儀式,說明瞭這樣的文明已經進入了一個比較高級的層次。在世界上很多民族的傳說中,都有關於老年人被驅逐任其自生自滅的傳說,這其實反映了各個民族的物質條件水平,文明層次較低的地區,連基本的生活都很困難的情況下,當然難以舉行祭祀的活動,更談不上將祭祀變成一種發達的社會文化形態。這也反映出我國古時的社會和同時代的人相比無疑是處於較為先進的狀態,畢竟此時西方最古老的文字著作《荷馬史詩》也還未能面世。清明節要掃墓大家都知道,隨著如今公墓的不斷出現,掃墓的形式也多少有些不同。原來的墓是土墳,過一段時間後上面會長滿各種各樣的植物,此時就要用鐮刀等工具將其清除乾淨,修葺一新,然後插上墳縹,用毛筆給墓碑上刻的字填上油漆(中國人連掃墓都有文化的味道,不知西方是不是因為沒有毛筆所以。。。。。。),使得那些熟悉的名字又重新煥發光彩,如此等等。當冰冷的墓碑就在你的眼前,往日曾經共同生活的點滴湧上心間,生與死之間的感受是如此真切,逝去的永遠逝去,停留在了靈魂的深處。長輩用膝蓋彎曲直立的過程,給予後輩無形的身教;叩頭下跪的那一剎那,一種文化業已傳承。中國人跪天跪地跪父母,這是中國人獨有的孝道文化,表達自己慎終追遠的思親之情,這是生者和死者的對話,是一種精神情感上的相互交流。每當我要給先輩下跪時,總是很嚴肅的完成這一切,莊重肅穆是一種規矩,是一種無聲的家庭教育,每當我拜祭後站起來時,會感受到內心的平靜,這是來自心靈的歸寂。每當我來到墓碑前,悲傷的同時往往內心也很高興,我來看望他們何嘗不是他們在安靜的看著我?一如小的時候,無論在與不在,他們都是我最可親近,最可信賴的人。我還是用本公眾號的話「千言不如一語,心之所向,神之所往」來表達這樣的情感。祖先的所在,就是人生的最初,知道從何而來,也知道終將到哪裡去,而我們不過是中間的過客,這就是中國人的信仰,是對祖先的崇拜。那種不拜祖先拜鬼神的宗教信仰此時顯得是如此低俗,虛無縹緲的泥塑木雕,背後伴隨的往往是權力金錢的罪惡。中國人對生與死的感受是如此真切,對生與死的認識極其深刻,以至於孔老夫子說過「未知生,焉知死」。但偏偏有「我們是一個沒有死亡準備的民族」的嘩眾取寵文章,這種文章列舉的是一些人怕死的行為以此來證明中國人怕死,然後又很巧妙的嵌入國外的牧師讓孩子睡棺材中體驗死亡來含蓄指出宗教的作用,接著又舉例說中國人享受物質而外國人注重精神來無形的貶斥,最後用名人的話來論證其觀點。點出文章的重點「這就是西方人追求的活法『向死而生』」。到此我真的無語,這種辯證的思維方式原本就是東方思維最獨特的標誌,如今成為了他們對我們的教導。看來他們想說孔老夫子的「未知生,焉知死」也是從西方傳承而來,就像有些語文課本將「自相矛盾」這一成語,畫上羅馬武士揮舞矛和盾,在潛移默化中顛覆我們的認知,以為「自相矛盾」這樣的智慧來自它方,這樣的行為真是無恥之極。正本清源,談談中國人的生死觀。中國人一向都不諱言「生死」,生與死原本就是相伴而來,也相伴而去。關鍵在於怎麼生?又怎麼死?(生不是出生,而是如何生存);生與死的選擇在於是否符合道,是否符合義。孟子說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難道讀過的聖賢書被狗喫了?還是昧著良心說瞎話?中國人不僅如此說,還是如此做,一部《左傳》,未見貪生怕死之人,何其難得!有哪個民族能做到?難道這些人不知道生死?他們是否也需要關於「死亡的教育」?

什麼是生死?「動而謂之生,死而謂之窮,皆為物矣,非不物而物物者也,物物者亡乎萬物之中。」

譯:萬物均處於它們的生命運動狀態,這也就有了「生」,而「死」便是萬物生命運動的終結。這些物種無論處在何種生命狀態下都屬有形物體,而不是虛無的物質,創造物的東西,造物者似乎已消失在萬物之中了。何其深刻的見解,不懂生死的人能說出如此話語?這已經不單單是關於生死的話題,還妄言「死亡的教育」,何其可笑,丟失了文化又何其可悲!「不畏義死,不榮幸生。」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不懼怕為正義而死,不因僥倖存活而心喜。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崖山一戰,數十萬軍民投海自盡,元軍鐵騎攻破長沙,嶽麓書院數百書生以赤手空拳相抗,全數戰死,無一降者。七百多年後,汶川大地震,四川綿竹東汽中學51歲教師譚千秋力抗斷牆,身殉學生。譚千秋畢業於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就是湖南大學前身!這些人難道不懂得生死?這些人難道只注重享受物質?史可法、文天祥、陸秀夫、黃淳耀、閻應元不明白國家政權已經腐朽墮落?你真認為這些飽學之士是書獃子,不知道什麼叫作「生死」?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死」更重要的東西,那是氣節,也是中國人特有的文化烙印。所有的古文明都已滅絕,在它們前面都要加一個「古」字,中國文明碩果僅存,從未斷絕,並無「古中國文明」,它從來都叫「中國文明」。這樣長的時間,難道不懂生與死?當我們的先祖在思考生死問題時,那些所謂的「文明人」還在黑森林裡,穿著獸皮,光著腳丫,還有「蠻族」的雅號,如今居然要他們來傳授如何看待「生與死」的話題,這真是黑色幽默,你確定你不是雜技團裏專門表演滑稽幽默的小丑?佟麟閣,抗戰時北京南苑大戰前,平津衛戍司令宋哲元下令佟麟閣撤軍回城,他夫人更來信稱其父病重盼歸,佟麟閣回信:「大敵當前,此移孝作忠之時,我不能親奉湯藥,請代供子職,孝敬雙親」,乃集合所部大呼:「此殺敵報國之時也!」遂以身報國。生與死原本不是問題,問題在於生與死有何意義,沒有「忠孝節義」談何生死?沒有「禮義廉恥」談何生死?寫下「我們是一個沒有死亡準備的民族」這種文章的作者可以談談他的無恥,這樣的人自以為別人和他一樣。還好,像他這樣的人不多,我是中國人,我明白什麼叫「視死如歸」,更懂得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在這個「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特殊時刻,向那個生死存亡之間做出選擇的81192致敬,請你返航,因為有你們的存在,中國如今可以挺直腰板說話!向反恐前線犧牲的人們致敬,你們用生命為代價保障了我們今天的安穩生活!向那些為國家、為民族奉獻出鮮血和生命的人致敬,我雖然不知道你,但我感謝你!

有些人雖生猶死,有些人雖死猶生,這就是我們這個民族關於生與死最好的教育。如果你不懂得生與死,請你補上關於讀書思考這一課,談論「死亡準備」的文章也就是一碗毒雞湯,如果一碗不夠,可以多喝幾碗,反正來到這個世界上,誰也沒打算活著回去。願我們能成為您閑暇時間最好的陪伴! 關注訂閱號:藝語芊言yiyuqianyan01
你根本就沒有理解你的老父親,昨天我還力阻我心臟病的母親回家祭祖,沒用,她太固執,今天她到了各個墳頭,念念叨叨地說,今生這是最後一次來看你們啦!

請理解你父親。對於你來說,清明是個節,大家殺雞宰鴨太鋪張。可對於你父親來說,墳裡面埋的是他爺爺奶奶或者父母,那些和他們共同生活過的人。知乎總說人死萬事空,但清明節也許是活著的人的心理安慰劑呢。

你父親身體不好,長途勞頓會傷身,但是不回去拜祭,他估計會寢食難安一年。我媽就是這類型的,她會更焦慮,後果會很嚴重。

說到父子代溝。父親都是從孩子過來的,他年輕的時候也許思維也是跟年輕人一樣,覺得傳統節日沒必要那麼傳統。是什麼在他漸老時使他改變原來的想法了?變數:時間。我們沒有經歷過,所以要尊重經歷過的人——就是老的人。也許你到那個年齡段想法就不一樣了。

反對我的人不要祭出愚孝大旗。在我看來適度的遷就,並不是愚孝。若想控制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主線——家庭和睦,副線遷就一下又何妨。重要的是你父親開心了,其他的旅途勞頓和照顧事項,都是應該你自己去解決的問題。

不要試圖控制你父親的行為,這跟你父親小時候控制你沒兩樣。


哎,雖然題主問的是清明祭祀的問題,但是矛盾的關鍵還是在於你和你父親之間的溝通。知乎上就算是有成千上萬人說祭祀沒有意義,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完全舉雙手支持你!但是,問題解決了麼?根本無濟於事。說實話,我和我父親溝通很大程度上也有代溝,我覺得自己一直在讓步,畢竟那個人是父親,不是其他任何一個人。但是這樣沒有太大用處,雖然表面是事情解決了,但是兩個人的距離卻越來越遠,嘗試著跟你父親多溝通溝通,不一定每次通話都直奔主題,可以聊聊天氣,談談養生,經常交流,兩個人的距離才會慢慢縮短。即便是鬧崩了,也別太惱火氣餒,老話說得好,父子沒有隔夜仇。祝你家庭幸福!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 在古人的觀念裏,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

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凈,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清新,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清新。清明是表徵物候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曆書》中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中國民間也常言道:「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從天文角度說,4月5日或6日視太陽(視太陽就是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到達黃經15度的時候。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四月是春季郊遊踏青的大好時光。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活動,增添生活情趣。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流傳下來的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還有一種說法:清明插柳戴柳。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裏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唐代詩人對江南春雨的寫照。清明掃墓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