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編輯先修改一下題主的標題,去掉書名號,《菊與刀》是美國文化人類學女作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寫的一本分析日本性格的書,日本人崇拜菊與刀,不是崇拜一本書。

崇拜菊,是因為日本是菊花王朝,象徵著萬世一系的天皇。16瓣菊是日本皇室的logo、家紋。

菊花在公元8世紀時由中國傳入日本,之後後鳥羽天皇對菊花喜愛,在刀上刻菊花,後深草天皇、後宇多天皇也繼承了此好。菊花成了皇室家紋。

菊花在中國是四大名花之一,在日本有更大寓意。

昭和天皇裕仁少年時的老師杉浦重鋼說,菊乃花中之王,它花凋謝始盛開,不畏冷霜傲然綻放,獨具一格,兼有長壽、吉祥、貞潔、不屈之意。

寓意在其次,日本尚菊主要因其為皇室之花。對日人來說,在最絢爛時突然飄零之櫻花才是他們最崇拜的國花。

這就與刀相聯繫了。

刀是武士刀的刀,寓意武士道精神,包含了忠、勇、獻身、恥感文化。這是日本性格內在傳統。

為什麼日本人二戰時愛剖腹自殺,為啥日本人工作有高度的自律和秩序感,為啥甘願犧牲成為世界上加班時間最多的國家,為啥明治維新改革能夠自上而下那麼徹底,為啥1945年慘敗成廢墟後不到10年就又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第二強國,為什麼日本能夠成為歐美之外諾貝爾獎最多的國家……這一切都與國民性格有關。

武士道在戰爭時代很容易成為最高元首的侵略武器,發展成為軍國主義,走向不切實際、強調精神勝於物質、不顧一切、冒險、愚蠢、拚死的極端,最終葬送自己。

總的來講,菊與刀極為精闢地代表了日本精神世界。無怪乎魯思本尼迪克特說:

日本人是既生性好鬥而又溫和謙讓;既窮兵黷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驁自大而又彬彬有禮;既頑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馴服而又不願受人擺布;既忠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於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徵了這種矛盾。


單就這一事兒來說,本質上還是屬於一種文化抄襲。倭人自產的文化極少,所以,其文化現象基本都不是異彩紛呈繁榮之中的累積堆砌,而是精心雕琢包裝某一項某一個。倭人自卑心一直都是很重的,這也就是它們熱衷於包裝的一個原因,另外,它們的危機感始終都很強,周邊稍微有些風吹草動,就如鼠聞貓來。《菊與刀》正符合了這樣的心態需要。


日本這個民族崇尚武仕道,崇尚武力征服,也熱愛通過強取而得到的美麗。這個民族嚴謹實幹,能力很強,中國作為其近鄰應小心又小心!!歷史上傷害中國最大的國家一個是日本一個是俄羅斯。這個小日本地域狹窄,生存環境勘憂,對待侵略死不認錯,我認為其對刀和菊的崇尚正反映了日本人的本質,對待日本我們必須有泰山壓頂的優勢,絕不可沽名學霸王!


你去日本問日本人去吧!無聊的問題,無聊的人!


日本人用刀來刺自己的菊花


高傲自負與無畏勇氣


中國唐代文化


難道你想讓小日本崇拜廁所和馬桶?


沒有為什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