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漿也被稱作鑽井液,井噴事故一旦發生,提高泥漿比重壓井是當時常用的方法。一般情況下提高泥漿比重須加重晶石粉。因為重晶石粉的比重更大。

王進喜和隊友打第二口井時發生井噴事故,現場沒有重晶石粉,不得已才用水泥代替,在加水泥過程中由於當時泥漿池裡沒有攪拌機和泥漿槍,導致水泥與泥漿不能有效融合,沉入池底。王進喜帶領隊友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迅速提高了泥漿比重,最終制服井噴。

儘管水泥比重和重晶石粉比重差別不大,但過了24小時候會凝固,所以在壓住井噴後,王進喜和隊友又立即把井裡含水泥的泥漿全部換掉。

今天(大年初六)和兒子一起懷著崇敬之情去鐵人紀念館參觀。近距離見證了鐵人的光榮事蹟,受到了教育。通過對鐵人短暫但卻光輝的人生經歷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我們一起重溫了大慶大會戰光榮歷史,用相機留下象徵大慶崛起的羣雕,體會著國家脊樑的責任在身的榮光。很受觸動!在2019豬年春節即將過去之際,在這裡獻上個人誠摯的祝福:望鐵人精神能夠永遠激勵一代代奮鬥的大慶人再創輝煌,希望我的國家繁榮昌盛。


無論全國哪裡 鐵人精神都是永存

鐵人精神都伴隨著大慶人的成長


當時的情況是井噴已經發生,大量的油氣夾帶著泥沙從井中噴出,噴出高度達到30米左右的井架二層平臺,鑽井隊的工人們為了壓井正在配製重泥漿,現場沒有加重的設備和重晶石粉,工人們只能將一袋袋水泥代替重晶石粉倒入泥漿池內,大量的水泥粉漂浮在結冰的池面上,起不到提高池內泥漿密度的作用,為了將水泥儘快混入泥漿並攪拌均勻,在這十萬分緊急的關鍵時刻,「鐵人」王進喜不顧大慶油田冬季的嚴寒,奮不顧身地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在他的帶領下其他工人也相繼跳進池內,加重後的鑽井液打入井內後,強烈的井噴被制服了,油井和鑽井設備保住了,一場災難性的鑽井事故避免了。


那個時代錢學森、雷鋒、王進喜、陳永貴、邱少雲、焦裕祿等英模對國家的忠誠和無私奉獻精神今天難以再現了。

這是為什麼呢,大家都懂的。


愛崗敬業的心都是單純的!

當時王進喜不可能想很多,馬上跳下去了!

為什麼?因為工作中問題出現了,怎麼能最快解決就怎麼來。愛崗敬業已經滲入靈魂,就少了厲害權衡,只剩下崗位職責。

當時,其實是有無數個王進喜的,那是一個物慾低,計較少的大時代!

作者:老瓜瓢


大慶油田工地上泥漿池攪拌機出故障了,短時間內修不好,於是,鐵人王進喜在寒冬季節,跳進泥漿池代替攪拌機……毛主席親切接見了王進喜!


王進喜為搶救制止油噴,不顧個人的危險跳進泥漿用身體攪拌,搶救國家財,它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他代表了哪個時代工人階級的揩摸。

毛主席指示,讓全國人民學習鐵人精神王進喜,鐵人精神永存。


大慶鐵人王進喜是工人階級其中一典型勞動英雄,在鑽油井時看到井噴用重金色水泥澆注,為了加快速度在王進喜帶領下跳進泥漿人工攪拌。

毛主席提出,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學習解放軍。


那是打油井時井噴了,壓井加重晶石粉,當時重晶石粉沒運到,緊急時刻,王鐵人跳下泥漿池,攪拌水泥加重泥漿壓井噴。當時東北的冬天極其寒冷,鐵人就是這樣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最後壓井成功。1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