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至13日,首屆中美醫院合作峯會在北京圓滿落幕,會議邀請了約翰霍普金斯醫療集團、克利夫蘭診所(Abu Dhabi)、西達賽奈醫療中心、等多家美國U.S. News & World Report排名前十的醫院管理者與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等多家國內醫療界人士一起,共同探尋共通的醫院管理之路,分享項目經驗。此次會議,堪稱國內大規模匯聚中美兩國醫療管理經驗分享的峯會。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院長趙國光教授作爲經驗豐富的醫院管理者,結合實際經驗,對如何構建醫院管理體系等內容進行了剖析。彙報伊始,趙國光指出了重要主題,即醫療質量關乎患者的生命,也是醫院的生命。這也是使醫院持久發展,全球各地區醫院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60年來,宣武醫院形成了自己醫院的院訓,即“誠、勤、嚴、精“,將四個英文首字母連在一起就是”HOPE“,我們同時希望這家醫院有願景、有未來,也希望患者在此就醫能獲得症狀的改善和重生的希望。作爲醫院管理者,趙國光表示,醫院的管理大道至簡,以三句話來概述:第一、學科建設有實力;第二、患者安全有保證;第三、員工幸福、有提升。通過這樣的治理,醫院才能達到更高水平的境界。

隨後,趙國光分享了兩個“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案例,以做進一步的說明。首先,是“高齡外科MDT解決方案“。宣武醫院圍繞圍手術期安全,進行體系化管理,運用中國資源、數據以及方案,形成大數據平臺,產生圍手術期管理模式,以保證高齡外科患者的手術安全性。醫院管理者在這樣一個項目中,需要將麻醉科、心臟科、手術科、綜合科、神經內科等多學科進行組合,進行管理閉環。從高水平前瞻的大數據建設開始,優先考慮互聯網、互聯網+,找出關鍵性指標,針對醫院整體運行效率,以疾病和患者爲中心將各個亞專業組團結在一起,共同作用,最終在醫療質量中起到關鍵性作用。通過這樣的干預,宣武醫院目前75歲~85歲的高齡患者,手術時間約爲3~5小時。75歲~90歲高齡患者手術能達到無術中死亡和術後併發症。

同時,趙國光還詳細介紹了“卒中綠色通道“項目。我國腦卒中處於高發態勢,40歲腦卒中患者已達1000多萬。可以說目前是相當大的社會負擔。衆所周知,患者出現腦卒中後,儘快轉運、溶栓,及時搶救對患者康復有絕對性的幫助。宣武醫院克服本身門診量大、資源有限等缺點,通過“一把手”工程,將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放射科、檢驗科、急診科等團隊組織起來,以救治時間爲金標準,改善流程,提升每一個時間段。從傳統的串聯診療模式,轉變爲新的流程進行治療。院前與120急救對接,進行快速fast評分。何爲fast評分?”f“即笑一笑檢查有沒有面癱,“a”即動一動檢查有沒有偏癱,“s”即確認能不能說話,“t”是記錄發病時間。這樣使病人病情在急救車上已與院內達成告知,確認病人狀況,通過團隊的整合,實施綜合治療,實現以病人爲中心的治療理念。通過這樣的干預,宣武醫院從干預前的2012年DNT時間2小時,現在已縮短到29分鐘。溶栓數量也從2012年的72例上升到2018年524例。每個月進行的全國百家醫院排名,宣武醫院始終排在第一。

宣武醫院的管理者就是通過這樣以問題爲導向,協調全員參與,以方法進行干預,全程控制持續改進,主動對接國家的質量標準,從而提升醫院的醫療品質,最終讓患者得到最大的受益。

文章原載中國醫學論壇報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