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格隆匯·史蒂芬老夢

美國時間5月4日,一年一度的伯克希爾·哈撒韋(BRK)股東大會如期召開。會上,公司董事長與副董事長巴菲特和芒格就投資者提出的54個問題進行解答。本次股東大會持續時間超過6小時。

此前,外界有傳言,本屆股東大會將是89歲的巴菲特與95歲的芒格最後一次親自主持的大會。

巴菲特股東大會:股神的投資觀與幸福觀 財經 第1張

(來源:新浪財經)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由巴菲特創建於1956年。公司主營保險業務,在其他眾多領域也有投資。伯克希爾·哈撒韋旗下有眾多分公司,當中包括GEICO公司及General Re公司。GEICO為美國第六大汽車保險公司;而General Re公司則是全球最大四家再保險公司之一。

對於眾多投資者而言,每年一度的股東大會就是他們與偶像面對面接觸並瞭解"股神"對投資理解及計劃的最好機會。而本年股東大會,巴菲特與芒格又傳遞出怎樣的資訊呢?

巴菲特的投資觀

如何才能獲得像巴菲特一樣的成功,復制巴菲特的成功經驗,在目前投資環境下應該如何投資呢?相信這是很多人都想問巴菲特的問題。

對於此問題,巴菲特給出的個人建議是,他首先會通過廣泛的閱讀來理解具體的行業業務,並找到自己有更多專業知識且理解較其他競爭對手更深入的業務。他舉例道,自己過去發現保險業務對自己而言更容易理解,因此將精力放在保險業務上。當前投資環境競爭更加激烈,巴菲特建議投資者可以先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並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一旦合適時機出現,立即採取行動。"芒格亦表示,投資成功的一個關鍵策略就是"專業化",即在某個投資領域成為專業人士。

而巴菲特的這個觀點亦在另一個問題上得到映證。在被問道鑒於當前,美國的谷歌、Facebook和中國的阿里巴巴和騰訊等科技公司都具有非常寬廣的護城河和品牌實力,未來伯克希爾是否會更多的投資科技公司時,巴菲特表示自己非常喜歡在市場佔領先地位的公司,但是不會貿然入局一些不理解的領域。他自己並不會投資科技股,但是公司會僱傭對科技股瞭解的投資經理投資科技股。未來,公司有可能僱傭"10個專注新領域投資人進行投資。"

在回答加拿大投資者關於槓桿化的問題時,巴菲特表示,伯克希爾不會進行槓桿投資,盡管這樣的話可能賺的前會更多。他表示,自己和查理(芒格)曾見過一些智商比他們更高的人,因為槓桿投資,最終把生意搞砸。巴菲特說,這些都是非常聰明的人,有很多年投資經驗,但是最終卻因為投資而"一敗塗地"。

事實上,在大會進行之前,巴菲特此前在公司致股東信上便表達過類似觀點。他曾在股東信上表示理智的人不會用自己已有或需要的東西去冒險換取未擁有或不需要的東西。在未來某個不可預測的時間點,信貸可能會消失,這時候債務將會變得"致命"。

另外,巴菲特還強調了保有盈利、享受復利纔是伯克希爾長久以來取得成功的關鍵。巴菲特舉了一個非常淺顯的例子,如果他在1942年將自己11歲時積攢的第一筆投資本金114.75美元投資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產生的股息再用於投資,該持倉在2019年1月31日稅前價值將達到606811美元--在此期間,投資增幅為5288倍。

另外,對於國家而言,同樣是如此道理。國家只有保留一定"積蓄",纔可以進行投資,提升生產力及生活水準。

對於未來的展望

對於未來的投資機會,巴菲特又是怎麼看的呢?

對於最近在美國有復甦跡象的比特幣,巴菲特仍維持他對比特幣不看好的觀點。他將1952年蜜月期間在拉斯維加斯見到玩輪盤賭的人與比特幣投資者並論,認為他們都是"數學不好"的人,並將比特幣形容為"非人類"。

對於全球關注的5G市場,巴菲特則表示旗下子公司將會開發包括5G在內的科技行業。公司有該對該方面獨具專業理解的人員負責該方面業務。而對於人工智慧,巴菲特則認為不擔心未來人力工作會被AI取代。他表示企業總在想辦法提高效率,未來AI可能會取代部分人力工作,但美國的經濟制度將會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200年前的人可能無論如何也無法理解當前90%的農業崗位會消失"。但是,事實美國經濟制度已經證明瞭可以在發生各種改變情況下良好運作。

作為蘋果最大股東,巴菲特表示不會對蘋果公司的經營發表具體意見,但是他希望蘋果股價能下降,這樣伯克希爾就可以購入更多蘋果(AAPL)股票。另外,公司已準備未來30年中繼續購買蘋果的股票。

股神的幸福觀

有意思的是,在昨天的股東大會上,投資者所問的問題不僅涵蓋了投資方面的問題,甚至還有關人生觀的問題。

一名13歲的小朋友表示巴菲特與芒格的投資經驗都提到,兩人股票投資策略意味著需要滿足延遲能力,以後去做這樣的"滿足延遲"是否來得及。

"滿足延遲"是指為追求長遠價值放棄選擇當前滿足,本質上是指克服當前困難而獲得長遠利益能力。巴菲特對此舉例道,如果買一張30年的國債,扣除3%的個人稅,還有2%的通脹,那麼這個滿足在未來也很難實現。相反,還不如去一趟迪士尼樂園更開心。

他認為,在目前低利率的環境下,固定投資無法立即獲利和享受,家庭如果放棄儲蓄,及時行樂也是一個可取的選擇。但同時,巴菲特表示儲蓄還是很有用的。

但是對於幸福感,巴菲特則認為與儲蓄無多大關系。他認為如果有人不會因為儲蓄感到快樂,當他的儲蓄達到五百萬的時候還是不會快樂。他認識很多富人非常有錢、擁有巨額財富,但並沒有因此而十分快樂。財富與幸福程度並不會成正比。

而針對另一個11歲來自中國的小朋友對於人性的提問,巴菲特表示年紀越大,閱歷越多,對於人性的理解就越深刻。書中學到的"人性"遠遠不及在實踐的閱歷和積累、犯錯中學得的要多。"股神"表示,現在的他對於人性的觀察要比30年前更加敏銳。

在被問到認為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巴菲特的回答是時間。他表示,時間和愛是金錢買不到的東西,也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他自己很慶幸可以控制自己的時間,也很慶幸自己目前所做喜歡的工作不受衰老限制。

而芒格的回答則是做自己喜歡做的東西。

關於兩人還能繼續自己喜歡的事業多久,也是此次大會的焦點。巴菲特表示可以考慮讓兩位新提拔的副董事長Ajit Jain 和Greg Abel在未來參與主持股東大會。至於自己和芒格未來會否淡化在公司的角色,巴菲特則沒有明說。

關於兩人退休的影響問題,芒格對此有作回應。他表示,如果要問他兩個人最終離開公司,公司會怎樣,他的回答是"依然會很好。"(And the answer is fin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