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男生,今年20歲,胸悶了三年,到中醫院檢查。說我是氣虛。請問大家有什麼調理的好方法??


氣虛,對人體的危害最主要會表現為臟腑的功能不足。

元氣不足,表現為身體虛衰,聲音低弱,面色蒼白,身體乏力,頭昏目眩,精氣神不足,抗病能力下降,運動則容易出汗心悸,勞則氣耗,運動之後,睏乏疲倦的癥狀加重。

平常力不從心,精氣神不足的時候,可以用黃芪或者人蔘、西洋參類泡水用,能夠增強體力,有補氣之功效,中醫臨床也常用這些藥物進行改善氣虛的狀態。

必須要注意辨別是否兼有陽虛或者陰虛的情況,有陽氣不足或氣陰兩虛的狀態,陽氣不足者加附子、乾薑、桂枝等;氣陰兩虛者加麥冬玉竹等。


要是吃了葯不好反而嚴重,你可以找我


選擇補氣養血功能的中藥去泡腳,先調理身體,再考慮補的問題,因為現在多數人缺的不是營養,而是營養平衡


[cp]最好氣血雙補,或補血為先;「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能生血,行血;血能生氣,載氣!

在進補之前,首先辨證,再選擇進補的方法,用藥還是中醫外治,結合自身情況才更有效!

為什麼氣血雙補,或補血為先,中醫講求治病求本。

氣,中醫將氣分為四種,一是元氣;二是宗氣(和中氣不同,中氣指脾氣);三是營氣;四是衛氣!這四種循行人體不同的臟腑經絡。

接下來就是明辨證,氣虛的癥狀:少氣懶言,神疲乏力,自汗,舌淡苔白等為主要表現。氣虛涉及的臟,主要是心氣虛,肺氣虛,脾氣虛(脾氣虛還有一個屬氣陷,是臟器下陷為主要特徵),三臟較多。腎氣虛多指元氣,與先天關係密切;肝氣多為實證,氣滯。

中醫辨證,最好是細辨致五臟,一是中醫治療要求主次矛盾分明,到髒的辨證也是較精準的,包括了腑,經絡等方面辨證。二是五臟依五行歸納區分,五行的相生,相剋,也是很好指導治療的方向,實現個性化診療。

你只說氣虛,辨證徵象太少了,我給三個穴位你常按摩:中府,膻中,血海。

[/cp]


去西醫看看,這個不能忽視,原因很多,比如頸椎,或者心血管問題,先看心內科,如果沒問題,再看骨科。


容易心慌和出汗嗎?有的話基本可以判定是氣虛,但是氣虛有多種,最好提供一些其他身體表現,如大便小便睡眠飲食等狀況,描述越詳細結論會更準確,調理也就越有針對性。一般情況氣虛的胸悶,主要補心肺之氣,用膻中、中府、內關、神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