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最大的文物販子:妻子年輕美麗,卻與丈母孃曖昧一生。近代流失海外的古董有一半是經他之手,死後爲何沒人唾罵?

在近代世界文物交流史上,有個中國人的名字是繞不開的,他就是有着中國最大文物販子之稱的盧芹齋。

盧芹齋是浙江湖州人,先後旅居法國、美國等,二十世紀初國際著名的文物販子、大古董商。據古董界的人士稱,近代流失海外的中國古董,有一半都是經他之手販賣的,其中就包括中國藝術史上最偉大的傑作之一、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

盧芹齋生活的時代,正值華夏大地風起雲湧的變革期,國內人心不穩,故宮內的古物珍寶紛紛流失海外,他利用自己對文物的價值的特殊嗅覺,成功低價收購不少古稀珍品,推銷到歐洲市場,一本萬利。漸漸地,盧芹齋成爲享有盛譽的中國古董鑑賞家,也成爲歐洲華人中的名人。

1926年開始,盧芹齋在巴黎建造了著名的“巴黎紅樓”,用文物營造的中國文化氣氛極爲濃厚,“紅樓”的一、二、五層和地下一層的一部分已被巴黎市政府列爲文化遺產。盧芹齋曾捐款資助過辛亥革命,在一段時間內,每天在紅樓免費資助中國留學生一頓午餐。

晚年的盧芹齋總結自己的一生充滿了矛盾,他承認自己使不少國寶流失海外,又爲這些國寶避免了戰亂得到了保護而感到幸運。盧芹齋就這樣是個矛盾體,有人說他是“文物販子”,有人說他是“藝術使者”,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伴隨着他的後半生。

除了事業上的譭譽參半外,盧芹齋的私生活同樣令人震驚,有人說他有luanlun嫌疑——因爲他一生的感情生活,一直遊移在一對法國母女之間。

盧芹齋1880年出生於浙江湖州盧家渡,初名“煥文”,後改名“芹齋”。盧幼年失怙,初寄養於遠房的堂叔家,後入南潯張家做僕人。張家大少爺,就是大名鼎鼎的張靜江。1902年,張靜江任清廷駐法國商務參贊,張靜江將盧芹齋攜往巴黎。

那一年,盧芹齋22歲。張靜江在巴黎開設“運通”公司,售賣中國的瓷器、字畫等,將收入悉數資助了孫文,支援辛亥革命。1908年,28歲的盧芹齋,在巴黎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古董店。與他的主人張靜江一樣,盧芹齋古董店經營收入中的一大部分,也是用來支持國內的。

1910年,30歲的盧芹齋結婚,妻子是年僅15歲的巴黎女子瑪麗·羅斯。令人難以想象的是,盧芹齋其實先認識的是瑪麗·羅斯的母親——在德蘭廣場開帽子店的女店主奧爾佳。奧爾佳她很小就在巴黎一個上層人家家庭做保姆,但這家人家的男主人誘姦了她並使其懷孕,19歲時生下私生女瑪麗·羅斯。好在男主人對她並不太絕情,一直與奧爾佳保持情人關係,並出錢爲她開了一家帽子店。

當時,奧爾佳的店和盧芹齋的店在同一條街,異國風情的相互吸引,盧芹齋迷戀比他大四歲的巴黎美女,倆人很快成爲戀人。但是,奧爾佳離不開之前男主人的經濟支持,於是,倆人想出來一個辦法:盧芹齋娶奧爾佳的女兒爲妻。

15歲的瑪麗·羅斯不諳世事,沒有經濟來源,一切都聽母親的。婚後,瑪麗·羅斯成了一心一意的家庭主婦,但是,她的婚姻生活,卻一直有她的母親奧爾佳插在裏面。她的母親總是以“監護人”的身份代她簽字,並且握有盧芹齋店裏保險櫃的鑰匙與密碼——瑪麗·羅斯的母親奧爾佳纔是盧家的真正女主人。

盧芹齋雖然與妻子瑪麗·羅斯共同生活了幾十年,但是,他和“岳母”奧爾佳的情感糾纏一直維持到老,這不能不說是一段令人詫異的情感傳奇。

瑪麗·羅斯先後給盧芹齋生下4個女兒,由於是混血兒,盧芹齋的女兒個個漂亮得如同天使。唯一遺憾的是,盧芹齋沒有兒子,自己掙下的一大份家業,在他去世後輕易易主。(參考文獻 [法]羅拉《盧芹齋傳》)

(圖片來自網絡)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