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我是做考古的,如今在讀考古學的博士,在讀博士之前也在博物館工作過兩年。對於這個問題,我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回答。

對於考古工作,我的第一感覺是,有意思,很有吸引力。儘管我從學習考古到如今,已經過去了十三年了,但是,對於考古的興趣和工作熱情一直沒有變化過,甚至說,對人類歷史的好奇心與日俱增,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反而越發覺得自己所知道的東西很少。所以說,我的第一體驗就是,個體人類在人類的整個歷史面前,十分渺小,而人類的歷史,在自然的歷史中,又同樣十分渺小。

很多朋友對考古很感興趣,覺得考古好玩,神祕,這些都帶有獵奇的心理,另外有些人對考古工作很抵觸,覺得這幫人在挖墳掘墓,必遭天譴。其實,考古工作很普通,只是眾多研究工作的一個種類,考古學作為一個學科,也是眾多學科中的普通一員,考古學的工作流程和研究方法,遵循著這個學科的規則,而考古學的研究目標,簡單來說,就是窺探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

從我個人來說,我對農業出現之前的人類歷史更感興趣一點,所以我側重的是對一萬年前人類活動的研究。我們這個方向的考古工作人員,主要關心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最古老的人類在哪出現,又如何來到東亞;二是,和我們一樣體質特徵的人類,也就是解剖學上的現代人何時出現,中國的現代人又是如何演化而來;三是,農業是如何起源的。如果要談論這三個問題,我們要做很多的工作。

首先,我們的工作是野外調查和發掘,那個時候的人類住在湖濱、河流階地、或者洞穴之中,所以我們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野外進行實際工作,這些工作很苦很累,當然,也很難。在一線工作的考古工作者,一年中至少有三百天在野外,風餐露宿那是當然的,回不了家照顧不了家人,也是常有的事,所以說,考古工作是需要情懷的,不然做不了。

這就是考古工地了

其次,野外發掘工作結束了,我們要進行室內研究,我關注的年代裡,人類只會用打製的石器,更晚近的時候,可以用骨器了,所以,我們的研究對象主要是石器和骨器,如果發掘出人類的遺骸,那太好了,我們就可以從體質人類學的角度來研究我們祖先的體質特徵了。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藉助自然科學的分析手段,比如說年代測定,古環境分析等等,做考古的需要懂這些,不然也做不了。

這就是石器了

再次,如果有成果了,我們會選擇寫論文和著作,然後發表和出版,論文的發表往往需要同行評審,這是對我們研究成果的肯定。在有些時候,我們還會去參加國內和國際會議,和國內外的同行一起交流大家的最新進展,這會提高我們的研究水平。

說了很多,主要是希望讀者對於考古學的工作有些認識,我們只是普通的科研工作者而已,考古不神祕,但的確很有趣。


謝邀~

答主曾經學習考古10年,而後繼續從事考古工作。在這些年裡,基本上都是在這個圈子裡生活,所以要說體驗,那還是很強烈的。

如果說考古工作能帶給一個人什麼收穫,答主覺得肯定是不能算在內的。據說當年黃埔有一副對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莫入此門」。考古之門一般不涉生死(其實也發生過一些非正常死亡的案例),但是大多數考古工作者跟升官發財的關係也著實不大。答主本人自從幹了考古,常常被親戚朋友誤會成「掙大錢」,真是有苦難言吶。 實際上,考古直接相關的單位,無非是事業單位性質的考古研究所、博物館或者高校,收入水平究竟什麼樣,大家都能在網上搜到。而且考古有自己的行規,不能從事跟文物收藏、買賣相關的一切業務,搞副業的機會也不大。

在考古所能提供的種種收穫裏,答主覺得說到根本上,仍然是精神層面的滿足。親手觸碰人類的漫長歷史,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體驗到的感覺。如果能夠盡自己所能,探尋歷史幽微之處的光亮,把一些文化遺產保護下來傳之後世,那就更好了。 此外,在這個不太大的圈子裡,如若用心尋找,也總能找到那麼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好,奇文共賞,勝跡同覽,也是人間一樂事。

從事考古的辛酸之事也不少。除了前面說的沒錢,對於家庭而言,還常常沒時間、沒精力,一旦接到了發掘任務,就無法享受到法定節假日。答主所知道的考古人中,因為工作而導致家庭離散、子女教育缺失的,也不在少數。


小編自從小學讀了【聊齋】,一心嚮往古洞墓穴,狐仙艷妖。後來又癡迷【西遊記】的唐僧,看到那麼多花妖麗姿,為僧瘋狂,五年級時,居然寫了一篇【我的理想】投校刊。文章主要闡述自己想做【聊齋】裏的男主和【西遊記】裏的唐僧。

稿子退回後,班主任找小編談話,說有早戀傾向。後來證明,是班主任恐嚇與污我清白,只到大學,也沒發生過戀愛。曾經問班主任,怎樣才能早戀,班主任說當時是開玩笑。

因為怕早戀,小編高考報了考古專業,其實內心還是渴望能運氣好,遇到人鬼戀啥的。當時老師同學都不理解,只有小編自己成竹在胸,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切會有的。

小編第一次和導師參與一個古墓挖掘是在長江岸邊吳國舊地,走進潮濕的墓道,看著三國小喬墓室,心也變得潮濕了。

小喬靚絕三國,天生尤物,死後居然千年不腐,面容安詳恬靜,一幅美人圖歷歷在目。導師不準小編靠近,自己獨自欣賞47分鐘,說是為了學術。小編為了愛情難道錯了?

栩栩如生的小喬,美顏冠絕古今。根據小編目測,小喬身高1.71米,身材高挑,雖今天世界護膚極品,也難滋養出小喬那般嬌艷欲滴的膚色。為千年之緣,小編立刻衝過去,默唸【攬二喬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考古專業的首考,居然是小喬墓,又憶起小喬初嫁了。歷經千年,小喬清香依然,風姿綽約如當年。小編仰天長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考古。遙祝小喬【君生我未生,我生君未老,何當共剪燭,卻話聊齋情】

小編從此堅定考古信心,凡遇美人墓必考。佳人雖成蘭香土,空斷考古雲雨腸,常常夜半對月期盼,【嫦娥姐,我要考你……】。

考古是個嚴肅的學問,古人沉睡千年,重見天日,不知是喜是悲?不知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考 考 考,挖了東墳掘西墳,可憐了鬼地方,遷入公墓又無錢,只能做個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

人類的進步不是通過扒墳掘墓,今人對古人應該心懷敬畏,古人經過了什麼不重要,歷史只是參考。


從事考古工作,一般都是有自己的愛好,懷揣著一顆好奇心和求知心。

但是考古工作還是需要看是什麼級別、或者說是什麼地方的,這很重要!

眾所周知,像陝西、河南等文物大省,應該是沒問題……

曾經我在網上看到一位大學生畢業後分配到湖北襄陽市文物考察隊,他自己說特別辛苦 風餐露宿是經常的,儘管已經有人看護。比如墓室有畫像、磚石之類的,就會有他去拓片,更有建築開發商,發現古墓,一般情況下,不會上報。如果上報了,也只付很少的經費,甚至不夠付民工的費用。

這大概就是從事考古工作的一些淺淡的生活體驗吧!


沒有體驗過,但是看過有很多關於盜墓題材的電影和電視劇,我感覺考古應該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工作,可能比較枯燥乏味,沒有電影裏的驚心動魄的感覺……


沒有體驗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