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對太平公主寵愛有加,都兒子極盡刻薄,和誰扮演沒我關係,是她作為一代女皇和母親角色必須這麼做的。

武則天生育四子二女,幾個兒子生性仁厚,甚至懦弱,太平公主是武則天唯一一個長大成人的女兒。第一個女兒在武則天上位之前被作為爭寵的犧牲品死於襁褓,虎毒不食子的人倫讓武則天內心受到譴責,太平公主從一出生就得到她補償性的母愛也就不難理解了,更讓武則天引以為傲的是自己的貼心小棉襖不僅漂亮,而且聰明果敢,有自己年輕時的風範。

同樣是自己的孩子,對幾個兒子確實很刻薄,李弘死的不明不白;李賢被廢為庶人流放最後被勒令自盡;李顯被廢一次,兩次當政最後被毒死;李旦兩次當政,中間被囚禁。為什麼手握大權的武則天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兒子呢?這就是女皇的悲哀了!作為歷史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帝,辛苦建立了武周政權,最大的威脅就是李唐江山的繼承人——她的幾個李姓兒子了,在皇權面前,親情歷來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作為女兒的太平公主雖然也姓李,但是畢竟嫁作他人婦,對武則天來說是沒有威脅的。但是當她的第一任丈夫美男子薛紹參與李家謀反時,武則天也不顧太平公主的求情,不管她會不會成為寡婦,毫不留情的把薛紹殺了,另外給她找了武家的丈夫,使得太平公主從此放蕩不羈,喜歡上了權力。

所以皇權的刀刃上從來不繫掛親情的,所謂的親情只是對皇權暫時沒有威脅罷了!


武則天一生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對子女們的態度就是混雜著權謀鬥爭和微妙親情的區別對待。

對兒子們:早期武則天作為丈夫李治的重要打擊世族的助手,參預政事,在她逐漸掌握權力的過程中,兒子們成為她前進道路上的重要阻礙。畢竟皇子們天生有培養政治勢力的優勢。尤其在打壓李唐宗室力量的時候,她已經把自己和兒子們放在對立面。實際上她的兒子們確實都沒有一個非常強勢果決的,這也和強勢母親的培養有關係,慈禧和同治,呂后和惠帝,大概也是這樣的。

對女兒:公主和皇子不同,不是特別給予教育培養,形成不了太強的政治勢力。武則天女兒裏一個安定思公主早夭(總說是被武則天掐死,但我對這個記錄非常懷疑),僅剩的一個就是太平公主。太平年紀最小,又是存世的唯一女兒,自小就受父母兄長寵愛。

太平公主「喜權勢」,長相性格都像武則天,所以武則天在子女中對她頗為喜愛,甚至讓她幹預政治。也是因為母親的刻意縱容培養,她能扶植自己的政治勢力,甚至在母親死之後影響皇位繼承。但武則天在世時,大部分時候她雖擁護李唐,可並沒有反對武則天的統治。

所以武則天對她另眼相待,一來是對幼女的喜愛,二來是她不能撼動她的政治地位,某些方面還是可靠的政治夥伴,所以太平能有這待遇。反觀四個兒子,死了兩個,流放兩個,最後還是武則天的子女們聯合推掉武周恢復李唐,太平公主在這期間是出力不少,這也成為她日後權傾朝野的一大政治資本。這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在皇室總歸就是一出出利益權謀凌駕於親情感性的輪迴戲碼。


都是有不同的大傢伙用


高興,偏心罷


我也喜歡太平公主??


劉曉慶范冰冰演過武則天,為什麼不喜歡兒子,喜歡太平公主,這句說的好象劉、範不喜歡兒子,說這話時是不是在想太平公主啊,喜歡太平公主就對了,喜歡武則天就是唐高宗角色,被武則天氣的頭痛,還養小白臉,所以找婦不找武則天。

劉曉慶一生最驕傲是演了武則天,說明有女強人女漢子情結,范冰冰聽說是藝考門口哭出了名,武則天時代準貶到洛陽,還是作牧丹花魁去。這麼說武則天還是喜歡陽剛之氣的,武則天第一個面首薛懷義確是威猛剽悍型的,怎麼能說武則天不喜歡兒子,武則天的四個兒子沒有他爺爺蹺勇頑強但操盤朝綱力所能及,不是電視劇武則天說的那樣,玩政似同兒戲,那叫駕熟若輕,行家裡手,但正是這樣武則天擔心兒子朝綱獨攔,沒她的事,權力上了手,就不願放下,所以藉口就免個兒子的職,這也不行,兒子要是糾結大臣趕她下去怎麼辦,畢竟李氏江山纔是公認的正統,所以武則天要施壓,給她幾個兒子小鞋穿,時不時無理取鬧一番,由此讓人感覺她不喜歡兒子。還好她兒都是長情種,沒造次,讓他媽過足了皇帝癮。但她兒容得下母親胡作非為容不下其姐太平公主,李氏後人有責任傳承好江山祖業,所以她兒接班不久太平公主就下課了,這是武則天沒考慮周全的,武則天在位時,太平公主沒少給她長臉,太平公主一出生,大唐正趕上巢滅判軍大捷,喜運當紅,乃吉星下凡,所以武則天一生認太平公主帶來福址的人,倍加寵愛,武則天掌朝更需要太平公主這個可信賴的人,所以太平公平又成了朝堂重臣,內閣幕後策劃領班。可這些並沒有給太平公主個人產生好處,成了風口浪尖的人物,就要經受更大的風浪,在則天航母退下後,太平公主產業即刻被收繳,一無所有的大唐明珠感到再沒有好玩的,至此而已了。

劉曉慶范冰冰可沾武則天大光了,偉人之所以為偉大,幾百年還能讓人蹭上榮光。可偉人也有人之常情,兒女都喜歡好不好,可有時還是心不由己。


武則天的內心狠自己不是男兒身 !在封建專制社會她當皇帝是件既驚天動地又讓人目瞪口呆的大事 !皇權和封建傳統使她始終權橫在男女性別之間。在她指點江山傲視羣臣的日子裡,內心自然更多的傾向女性 !


除了因為武氏的兒子從小被她的強勢壓制長大,養成了怯懦附會沒有獨立思想的人!

失去了做為皇權繼承人應具備的威儀和殺伐決斷的勇氣和精神!

而公主卻因和帝位繼承沒有關係,性格和做事的方式和武氏有些相仿,再加上能猜透武氏的想法並使之高興!所以對公主好而冷落兒子就不奇怪了!


因為之前為了上位排除異己親手結果了第一個女兒幼小的生命,後來沒了威脅對再生女兒格外矯看,這其實是對她自己內心罪惡的補償。


武則天的幾個兒子生性懦弱、平庸,成不了大氣候。而女兒太平公主,繼承了武則天的優點:聰明、能幹、果斷、能擔當大任。之所以不讓女兒接任皇位,她寵愛她,感覺當皇帝作為一個女人耒說,太累、太不容易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