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交互平臺,Rokid Glass 的過去和未來 財經 第1張

Rokid Glass 總設計師講述,着眼未來的產品觀

-ware-

Rokid 公司的最「硬」產品人,頭號是 Misa,二號是姜公略。

能夠代表 Rokid 在人機交互領域探索的硬件產品是 Alien、、Me,而這是 Rokid 在語音時代的作品,無論它們被定義為 AI 機械人還是智能音箱,這不重要。

在以語音和視覺融合的新交互時代,Rokid 落地的第一個硬件作品是 Rokid Glass,這是 Rokid 着眼未來新交互形態和新應用場景的產品,而姜公略是這個產品的總設計師。

新一代交互平臺,Rokid Glass 的過去和未來 財經 第2張

△Rokid 首席設計師、Rokid Glass 總設計師姜公略

AR 眼鏡被視為新一代交互平臺,被認為是「後語音時代」更有「未來」的一種產品形態。

接下來我們將要講述的,是一個有關「未來」的產品故事。

1

故事開始

一羣喜愛探索未來的人聚在了一起

-------------

灣區的上班族們少有談 996,工作日晚上和週末的社交活動是他們的生活的一部分,盡管有些社交活動直接影響了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

2016 年年初,還在 Google 工作的姜公略經常受邀參加浙大師兄 Misa 在美國的家庭聚會,同樣受邀出席的還有 Frank、Linda、Chris 等一票好友,他們很多都頂着名校 PhD 的頭銜,在海外工作多年。

新一代交互平臺,Rokid Glass 的過去和未來 財經 第3張

△ Rokid R Lab

受喬布斯等「古典派」產品人的觀念影響,他們的談話中無不充滿了對「未來科技」的探索——突破現有產品形態的束縛,着眼於探索屬於聽日的範式。

參加聚會的人無心,組局的人卻早已有意。在 Alien 上市之後,Misa 希望探索語音交互之外更多的潛能。雖然公司 2014 年成立之初就在內部設置計算機視覺組,但恰恰是一次次在灣區的家庭聚會,讓 Misa 更加篤信 AI 視覺技術將會為未來的人機交互帶來顛覆性的變化,更加篤定 AR 眼鏡是屬於未來的產品。

新一代交互平臺,Rokid Glass 的過去和未來 財經 第4張

△ Rokid 的第一代產品 Alien便加入了視覺功能

一次次在聚會上的共鳴,也激發了姜公略的興致。他曾在 Google Making and Science 和 Google X 實驗室從事人機交互研究工作多年,是一個醉心於產品的人,對屬於未來的東西充滿着好奇。

Misa 把 Rokid 比作 Jungle,姜公略則將其理解為是一種在未知世界中的探索——我們不知道撥開灌木叢後面的世界是什麼,但我們堅信會到達心中的那片綠洲。我們探索人工智能可以為這個世界帶來的改變,我們探索品質和科技之美為生活帶來的喜悅,我們探索人機交互的邊界,同時,我們也在探索自身最大的潛能,可以為這個世界創造的最大的價值。

新一代交互平臺,Rokid Glass 的過去和未來 財經 第5張

△ Rokid 首場發佈會主題:Rokid Jungle

2016 年 3 月,Rokid R Lab 正式成立,確立了「面向全球用戶的創新引擎」的願景,以及「以交互為核心的技術探索」的科研方向。一年後,姜公略正式加入了 R Lab,着手將其中的一個研究分支——沉浸式的近眼顯示,進行產品化並推向市場。

Rokid Glass 的產品之路啟程了。

2

產品誕生

摸着石頭過河

-------------

對於第一代 Rokid Glass 的研發過程,姜公略用了「摸着石頭過河」來形容,即便團隊中有不少履歷金光閃閃的大牛,但對於這款 Rokid Glass,大家依然是從零開始摸索。

不得不承認,最初的想法和設計都非常簡單:通過一個眼鏡的硬件載體,把那些重要的東西放在眼前。沒有 ID,也沒有任何關於應用場景的表達。

新一代交互平臺,Rokid Glass 的過去和未來 財經 第6張

△ Rokid Glass 最初的設計草圖

之後就是產品經理的日常:技術選型、ID 設計、UI 設計等,不斷的產品打磨。

Rokid Glass 採用了單鏡片 AR 光學技術,將光效率較傳統頭盔式眼鏡提升至 50%。採用高清 OLED 顯示屏,分辨率為 1280x960,視場角 30+ 度。眼鏡上方搭載了一顆 1200 萬像素帶光學防抖的攝像頭,可以實現人臉識別、物體識別。同時,在計算性能方面,採用的是高通驍龍 835 芯片。

新一代交互平臺,Rokid Glass 的過去和未來 財經 第7張

Rokid Glass 在 ID 設計上特別強調了「去工程化」,並加強了可穿戴性。機身採用一體化的設計,輕巧的整機,便於攜帶。這與 Rokid 最初的自然、極簡的設計語言是一脈相承的。

相比 Alien、Pebble、Me 等智能音箱,AR 眼鏡不僅具備視覺優勢,同時亦是一個天然的語音交互的載體。Rokid 為 AR 眼鏡也準備了一套交互系統,不叫 GUI 系統,而叫 XUI 系統,它是一個多維度的人機交互系統。

3

高光亮相

可穿戴性最強的 AR 眼鏡

-------------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在 2018 年的 CES 展會上,第一次在 CES 上開闢獨立展臺的 Rokid 成為當年的「網紅」:

新一代交互平臺,Rokid Glass 的過去和未來 財經 第8張

△ CES 2018 上的 Rokid Glass 原型機

4 臺 Rokid Glass 原型機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高峯時期甚至要排隊一小時以上,而且人流量隨着展會時間的推移不斷的增加,待遇堪比現在網紅餐廳;

還沒正式上市的 Rokid Glass 拿下了 CES 2018「最佳穿戴設備」和「科技創造美好生活」兩個獎項;

各大媒體爭相報道,The Verge 甚至直接用「offer a glimpse at the future(預見未來)」作為當年的報道標題。

2018 年 6 月,成立 4 年的 Rokid 迎來了公司的第一場發佈會,取名「Rokid Jungle」,在這場發佈會上,全面升級的 Rokid Glass 正式發佈。

比起最初在 CES 上的工程機,正式亮相的 Rokid Glass 更加精細,更加輕便。

用 Misa 的話來說,Rokid Glass 是可穿戴性最強的 AR 眼鏡。

新一代交互平臺,Rokid Glass 的過去和未來 財經 第9張

△戴着 Rokid Glass 耍酷的 Misa

4

近況匯報

面向行業市場的 Rokid Glass 已量產商用

-------------

在經歷了兩次高光亮相後,Rokid Glass 有沒有「下文」了呢?

面對着公眾的質疑,姜公略給了一個簡單扼要的近況匯報:

新一代交互平臺,Rokid Glass 的過去和未來 財經 第10張

Rokid Glass 已經量產商用,並且,在 Rokid 內部,AR 眼鏡已經分化成 Rokid Glass 和 Rokid Vision 兩條產品線,分別面向行業市場和消費市場,也分別承載了 Rokid 對 AR 眼鏡應用場景的思考和期待。

對於進入行業市場,Rokid 很清楚:並不是產品有硬傷,就只能退居行業市場,而是行業市場的需求更大。

在行業市場,(AR 眼鏡的)遠程協助、人臉識別等技術,都是用來解決剛需問題的。這些領域一旦用上,就 never want to go back(不想回頭)。故此,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打磨產品體驗,然後將成本降到足夠低,那麼,AR 眼鏡就可以在這些領域迅速普及開來。

2018 年 11 月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民警在執勤過程中戴上了一款名為「雲鏡」的智能眼鏡。據介紹,這是一款基於 Rokid Glass 拓展的安防設備,利用 Rokid Glass 的人臉識別功能,結合公安系統內的大數據,執勤民警可以在安檢口迅速識別出烏鎮轄區內的居民,能為他們在大會期間方便進出烏鎮提供極大的便利。

新一代交互平臺,Rokid Glass 的過去和未來 財經 第11張

△雲鏡亮相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

這只是 Rokid Glass 的一個應用案例。Rokid Glass 目前的人臉識別準確率已經高達 99.8%,其離線識別算法支持在本地儲存超過 10 萬張人臉數據,並能做到同時識別 10 張以上人臉,支持智能安防等場景下的需求。

雖然沒有明確告知量產的數量,但目前,Rokid Glass 已經簽約了部分企業客戶,並在安防、教育、醫療等場景已經落地使用。

另外,除了上述幾個已經落地的場景,在博物館導覽、工業檢修、倉儲物流等領域,具備「see what to see」的 AR 眼鏡還會有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

而在特定的行業中,AR 眼鏡是完全可以充當人類的「第三隻眼睛」的,但也正因此,面向行業市場的 AR 眼鏡必須下沉到特定場景中去做精細打磨,以此來獲得解決特定問題「特殊的技能」。

Rokid 已經開始着手第二代 Rokid Glass 的預研工作,並相信「第二代 Rokid Glass 會是一個非常驚艷的一款產品」。

新一代交互平臺,Rokid Glass 的過去和未來 財經 第12張

5

近況匯報

面向消費市場 Rokid Vision 指日可待

-------------

與行業市場相比,消費市場的市場情況要復雜得多,需要攻克的難題也更多,這亦是為乜那麼多的 AR 眼鏡最後都選擇放棄消費市場的原因。

且不論產品上市後的隱私等法律風險,AR 眼鏡要進入消費市場,首要解決的就是可穿戴性,比如重量、續航、顯示工藝、價格等問題。而這些問題,並不是單 Rokid 一家產品公司可以解決的,這需要整個產業鏈的一同努力。

走進千家萬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AR 眼鏡要走進消費市場卻已經指日可待。信心滿滿的姜公略也不吝透露了新品發佈的消息:

在即將到來的美國 AWE 上,Rokid 將會展出他們的第一款面向消費市場的 AR 眼鏡「Rokid Vision」——這是一款面向高玩的 AR 眼鏡。

為乜目標受眾是這一批人?在對消費者市場的用戶和玩家做了深入研究後,姜公略發現,在普羅大眾中,真正擁有 Go Pro、大疆等產品的人並不多,但這些產品的市場並不小,因為它們的用戶是特定的高玩。

Rokid 的第一代 to C 產品,就是面向這樣一羣人。相比需求多樣化的大眾消費市場,遊戲等高玩人羣有着更加明確的產品需求,對可穿戴性等問題的兼容度也更高。

與 Rokid Glass 的「all in one」的形態不同,Rokid Vision 採用了手機+ AR 眼鏡的形式,充分的利用了手機平臺的高算力,以此來為用戶提供更佳性能體驗。

6

冷靜思考

AR 眼鏡的華麗和感傷

-------------

回望歷史,不難發現,AR 眼鏡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市場:一個網紅產品的秀場,一個巨頭廝殺的戰場。

2015 年 Google 正式叫停 Google Glass 探索者項目,Google Glass 被當做 Google 最失敗的產品之一入選瑞典失敗博物館;2017 再次出現的 Google Glass 已經。

新一代交互平臺,Rokid Glass 的過去和未來 財經 第13張

△Google Glass

累計融資金額 23 億美元的 Magic Leap 身陷造假風波,沉寂了近 6 年,直到 2018 年才正式發佈了第一款產品 ,但產品身上的大量硬傷依然沒有解決。

過去幾年中,蘋果收購了一個又一個 ,曝光了一個又一個的 AR 技術專利,並不斷的向公眾表達 AR 將是 next big thing。只是,產品還差火候。

……

在過去的 7 年中,這個被巨頭和資本相中的市場,承載了太多的期待和失落。

期待,來自 AR 這個技術背後對人類世界的改變。

失落,則因為 AR 眼鏡市場的不成熟,不僅產品不夠成熟,人們對於這一新的產品形態的認知也不夠成熟,而成就手機之後「新一代交互平臺」的整體生態更不成熟。

新一代交互平臺,Rokid Glass 的過去和未來 財經 第14張

7

展望未來

AR 眼鏡仍然激動人心

-------------

在現有的技術和供應鏈水平下,想讓 AR 眼鏡一夜走進千家萬戶並不現實。但既然篤信 AR 這個未來,Rokid 就不會只談未來,Rokid 正在努力將這個 AR 產品落地。

落地對我們的意義其實非常大——這意味着 Rokid 不僅僅有一個做酷炫概念產品的 Lab,還有可以影響到世界上更多的人的產品。

偉大的實驗室發明電燈泡,偉大的公司將電燈泡帶進千家萬戶。

這不是世俗的情懷,或是刻意的矯情,更不是赤裸的秀野心。這只是所有產品人都在尋找的,撥開灌木叢後看到的一片綠洲。

4 月 20 日,姜公略將出席深圳灣召開的WARE 2019 新硬件峯會,並分享 Rokid 在新一代人機交互平臺 AR 眼鏡方面的遠見思考。

姜公略畢業於哈佛大學設計學院(Harvard GSD),是國際頂級人機交互設計專家。姜公略曾擔任 Google Making and Science 設計負責人,參與制定 Google 的設計語言 Material Design,此設計語言成為目前互聯網應用最為廣泛應用的設計語言,曾在 Google X 實驗室從事人機交互研究工作,此實驗室為世界最頂尖的研發實驗室之一。現任 Rokid 首席設計師,負責 Rokid Glass 產品的設計研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