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的提問。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誰的藝術造詣第一,這種問題,我們應該這樣看。

瞭解一下藝術家的造詣,我覺得真的很有必要,這就需要我們知道,做為一個藝術家,究竟容易不容易。

首先,他們各自都有不同的繪畫藝術造詣,而且都達到了時代的巔峯,這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齊白石的藝術造詣,在於集詩、書、畫、印於一身,這個藝術造詣是徐悲鴻、張大千都比不過的。

從單項來說,齊白石的繪畫、書法、詩詞、篆刻當中,徐悲鴻、張大千的篆刻藝術的造詣,都沒有齊白石高,雖然徐悲鴻、張大千也喜歡篆刻。

齊白石是近代篆刻藝術大家,張大千、徐悲鴻都不是。

詩詞方面,齊白石可以與張大千一比高低,徐悲鴻不如他們二人。

繪畫、書法就花鳥畫來說,齊白石高於張大千、徐悲鴻二人。

但是,齊白石不是繪畫鑒賞家,張大千和徐悲鴻是。

所以,齊白石的繪畫鑒賞水平,要比徐悲鴻張大千差不少。

此外,齊白石不瞭解世界文化,也不學習世界其他藝術。徐悲鴻、張大千二人要比齊白石強很多。

張大千是中國畫造詣最全面、最完整的一位藝術家。

張大千在繪畫方面,除了畫畫,他對宣紙的造紙技術、印泥、制筆、篆刻、裝裱、鑒賞、銷售、展覽、收藏、臨摹、仿古等等十幾個方面,都有很高的藝術研究水平。

張大千是傳統和現代,兩種學習體制培養出來的高端藝術人才。

這一點徐悲鴻、齊白石都比不了,比如,徐悲鴻是自己的父親啟蒙學習繪畫和文學,也沒有高師指導,齊白石更慘,家族連一個讀書人都沒有!而張大千是名師指導下學習繪畫、書法、文學的,而且還到日本學習過。

所以,就中國畫文化的造詣來說,張大千可以說是中國畫博士級別的人才。

徐悲鴻較之齊白石張大千,是他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悟性高於齊白石、張大千,一個是他是精通西方繪畫的第一人。

我們大家都知道,徐悲鴻並不是中國第一個學習油畫的人,也不是中國第一個到西方留學的中國畫家。

但是,徐悲鴻是系統學習西方繪畫的第一人,這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徐悲鴻帶著明確的目標,通過學習西方,要改造中國畫。

所以,他能夠成功在中國引領中國繪畫的改良,而齊白石張大千,或者其它人是沒有這個機會和能力,實現改良中國畫的歷史性任務的。

通過以上簡單的分析,我們就會看得出來,繪畫需要對藝術的造詣固然很重要,但是,要在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實現偉大的夢想,還需要了解世界。

徐悲鴻是中國畫家之中,瞭解世界的第一人。

就這個藝術造詣來說,齊白石、張大千又遠遠落伍於徐悲鴻的藝術理想。

各位朋友,藝術造詣太重要了。有一個藝術夢想也非常重要。

徐悲鴻應該說是中國第一個藝術夢想成真的人。


齊白石最高,齊白石最大的成就不是中國畫的技法方面,齊白石中重要的貢獻是他拓寬了傳統文人畫的精神,從書齋里拉到田野,將寫意花鳥鮮活的展現大眾面前,從單一的梅蘭竹菊擴充到了草蟲魚蝦。齊白石給與中國畫注入的是新鮮的血液,也就是齊白石給了傳統中國畫活下去的生命。

張大千,雖然人物、花鳥、山水技法都很嫻熟,但是大多是摹古學來的,所謂開創性的潑彩其實沒有多少新意,充其量舊瓶新酒罷了!還有一個張大千整體格調稍低、有媚俗之嫌,所以張大千比齊白石是差一些的。

徐悲鴻最突出的貢獻是美術教育,畫的不算好,油畫除了《田橫五百士》之外,再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國畫的中西融合說白了就是毛筆畫素描,像《愚公移山》這類作品畫的很不好,整體上建樹有限。但是他的教育做的很好,主要貢獻在這裡。


我對這三位藝術家的認識都是走馬觀花看他們的作品及個人生活軼事得來的。

1:齊白石 出生貧窮,兒童,少年時期跟木匠學徒,手藝得到鄉人認可。說明學東西夠用心,有慧根。青年去到北京做過刻印章啥的,名氣越混越大,後來跟毛主席都見過面,名氣就更更大了。古稀後還繼續娶妻生子。畫作上多有植物藤蔓,昆蟲,花鳥,生動靈氣,有童趣。活到九十多歲,高壽。感覺此位大師身上道教氣息很濃厚。

2:張大千 印象中是個滿臉鬍鬚,長大褂,年青時形象有點象武僧感覺,老年了倒慈眉善目的。中青年時去甘肅敦煌臨摹過很長時間的壁畫,有人說他是國畫抄襲大師,但現在他的畫的確很有名氣。賣的也很貴。

3 :徐悲鴻 提到這位畫家直接想到的竟是他第一任妻子蔣碧薇。然後是那副蔣碧薇作模特的油畫《琴課》。幼年清貧,青年時就在圈內小有名氣,去友人家玩就帶就著友人的女兒(蔣)私奔去日本,法國學畫了。後歸國。名氣漸大。待到蔣三十多歲時,徐又戀上他的學生孫多慈,但沒結果,最後娶了小女生廖靜宜陪他終老。在得知徐背叛後,蔣便與他離婚了,並要他畫了很多畫給她作為陪償。徐喜愛畫馬,在當時歷史時期是個左冀人士,有幅畫作《田橫五百士》,看得出骨子裡是硬氣,放蕩不羈的人。

上面三位畫家都愛女人,且都不止一位女人(說明都夠感性)、三位大師一生都以畫畫及相關為業,都不曾擱下,放棄過。說明是真喜歡畫畫,有毅力。


當然是齊白石了!原因:

一、這裡說的是藝術造詣、不是說個人影響力或者成就。

那麼我們都知道,徐悲鴻以畫馬聞名天下,但是,我們但從藝術角度來理解,馬也僅僅成了徐悲鴻的個人符號而已,並沒有對美學有什麼特別的推動或者開創。要說徐前輩其他的一些油畫,也僅僅是用油畫的材質,明暗的方法來畫中國畫的調調。如果這也就開創,那開創也未免過於簡單。簡單的兩個畫種的拼湊也許在那個年代很時髦,但是終究經不住時間的檢驗!

二、再來說說張大千。

張大師雖然被冠以「五百年一大千」意思是說張大千的藝術造詣,但是其中難免也有抬頌的成份。我覺得張大師的個人事蹟知名度要大於他畫作的知名度,有以下事件:

1、小時候被土匪劫走

2、苦守敦煌臨摹壁畫若干年

3、與畢加索的東西方藝術大師級會晤等!

但張大千的畫又影響了多少人呢?我一直驚訝於他的臨摹功力,我想他算是一個極有能力的大師,但是還算不上最具藝術造詣的!

三、再來看看齊白石!

五十多歲開始畫畫,活了高齡。作品被大部分國人熟知。畫面生動有趣!在齊白石之前,中國畫不管是山水還是花鳥,都還停留在偏工的階段,吳昌碩開始稍有變化,真正的寫意繁盛於齊白石。他的畫透露的真性情,透露著真感受,真性情。這個能力不是靠畫的多精緻多細就可以做到的,那些是機器也能幹的事。看齊白石的畫,才能被筆下小生命觸動到!

這一個方向一直到現在也影響著中國繪畫的發展方向。

所以、從藝術造詣來說,齊白石大於其餘二位大師。不管是開創性、還是藝術性,或者影響力都是不可磨滅的。

對了,張大千去歐洲見到畢加索的時候,畢加索正在研究一些東方繪畫的風格,為此畢加索還臨摹了兩本齊白石的畫作為借鑒!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個人拙見,這個沒什麼可比性,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的藝術思想,藝術風格都是一樣的

而現代的藝術,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開放的藝術

無論西方美術史,還是中國美術史,每一個畫家的流派風格不同,如同你問我,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達芬奇,西方現代藝術的畫家畢加索,誰的藝術造詣更高?

因為不同時代的變遷,由於思想,文化的差異,所以造就了藝術不同的風格,理念

藝術沒有特地的,標準的評判規則,包括同時代的畫家,其藝術風格都是有差異的

你喜歡崇拜畢加索,自然覺得畢加索藝術造詣是最高的

你喜歡崇拜張大千,自然覺得張大千的藝術造詣很高

個人拙見,齊白石,張大千,都是創新型畫家

齊白石,創造了「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成功意境

他畫蝦時,大膽簡筆,去粗取精,創作了自己獨有的藝術意境

西方美術史,持才自傲的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也特別崇拜齊白石高深的藝術造詣

張大千,雖然他的藝術生涯,臨摹了無數前輩的經典作品,甚至達到背臨的境界,騙過了無數收藏家

但是,不能說張大千是一個只會臨摹,沒有原創能力的畫家

張大千發明瞭自己獨特的潑墨山水畫,實現中國青綠山水的一次突破和飛躍

張大千的潑彩山水,正是他創新精神的體現

他把中國潑墨山水的酣暢淋漓,融合西方光與色的幻境,表達天地宏大雄渾的博大氣象

徐悲鴻畫筆下的駿馬,堪稱一絕,但是個人拙見,徐悲鴻對繪畫藝術的貢獻,主要體現在美術教育方面

他留學巴黎美術學院,回國後,他大膽改良中國藝術教育,他重視素描基本功的訓練,提出素描新七法,他把西方學院派藝術引進中國,形成了自己系統的美術教學體系

如果非要說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的藝術造詣誰最高的話,首推齊白石

如果論三個畫家,誰在美術教育方面做出的貢獻最偉大,那就是徐悲鴻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粉絲們,頭條朋友們,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你們最喜歡誰呢?


徐悲鴻,畫貫中西,將西方繪畫理念融入到傳統的中國國畫裡面去,給予中國國畫注入新的血液為中國國畫革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張大千,精於傳統,厚積薄發,在傳統的基礎上繼往開來,突破傳統束縛,開創性的潑彩技法,將傳統畫法推向更深的高度。影響不止於國內,國外很多畫派都將潑彩技法融入到它們的體系中去。

齊白石,工於傳統,筆墨簡練但不失雄渾滋潤,意境淳厚撲實深遂,有一種道家「大道無形」的感覺。他將中國傳統文人精神拓展得更寬更廣。

所以三者各有千秋,沒有必要一定比個高低,他們的成就和貢獻到毋庸置疑!


這三位真的是三個不同例子,先說齊白石,我們不說他的繪畫歷程,單說他的特點與成就,他是中國畫以拙為美的第一人,歷來畫家在習畫過程中學習的重要一課就是怎樣把對象表現的巧,美,但齊白石反其道而行,他所畫的花鳥魚蟲都是以笨拙為美,但還要達到耐看的境界,這就需要高度的提煉取捨,這是非常不易的,而且這是前無古人無從學起,畢加索曾經說過我用一生的經歷來學習象一個孩子一樣畫畫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可想之難度,這就是他的特點也是他的成就,如今畫界以拙為美的畫家也不少,最典型的畫家就是朱建新。徐悲鴻是典型的中西畫結合第一人,他的弟子遍天下,他最大的成就就是把西畫的光影透視溶入了中國畫,而且他是央美第一屆院長,可以想像他的繪畫觀點對於中國學院派的影響,陳丹青曾說,到今天為止,中國各學院的基本繪畫要求還是徐的那一套。張大千的最大特點就是入古,他曾經臨摹古畫可以亂真,所以說他的傳統功夫是在以上二人之上,他創造了彩潑山水,也有人說他是從他的女弟子那裡學來後加以改良的。何為成就,要達到兩個要求,一個是創新,一個是傳承,纔可算成就,如些說來,成就最大的就是徐悲鴻,他的理念至今沿續在國家學院的主線上。當然這只是我各人的看法,畫界高人各有不同理解。


餘習畫五十四年,仔細讀過三家的畫作。在四川林木揚張(爰)抑齊(璜)倒徐(悲鴻)時,更加認真地讀了他們的作品,別人對他們評論。齊白石篆刻、書法、詩、畫皆能;畫中花鳥,草蟲,蔬果,山水,人物,器物雅俗共賞,自具面目。

林風眠長國立杭州藝專,聘其為教授。徐悲鴻當北平藝專校長後,三至鐵柵欄請齊為藝專教授。陳師曾欣賞齊的篆刻,進而喜歡齊的畫作;於是有了「衰年變法」,有了《借山圖》。《借山圖》前所未有,無論是筆墨,還是構圖,還是它傳達的情緒、意境。在《借山圖》裏,我們第一次看到水中倒影;它比徐悲鴻《灕江山水》中的倒影要早許多。尚 輝以為:齊家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里程碑。潑墨山水,齊白石早於張爰就潑過了。我們在張爰的花鳥中,隨時看得到齊白石的行蹤——當然還有石濤。

齊白石先師胡沁園,後師王剴運;與楊度同門,為青藤、雪個、老缶走狗;以陳半丁,肖龍友、郭味蕖為友,「奴視一人」;梅蘭芳、張道蕃先後列於門下;李苦禪、李可染、於非闇、王雪濤、王森然、胡佩衡、婁少懷陸續成他的學生——現在好多人都喊這幾位「大師"的。

畢加索臨習過大量齊白石作品。張爰問畢加索幾時去中國,畢言:「不敢啊,那裡坐著齊白石!」毛澤東乾脆在齊的《金魚圖》上揮筆寫道:「畢加索不過如此」!

匆匆寫來,你還以為齊白石最多列第三嗎?你看過《發財圖》、《農器圖》嗎?你看過《他白相呼》、《袖手看君》嗎?你知道《蛙聲十里出山泉》怎樣問世的嗎?你敢為蔣中正,毛潤芝治印嗎?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希望以下為大家分享一這個問題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認為如果說要比較齊白石,張大千和徐悲鴻三位先生誰的藝術造詣高的話,我認為還是首推徐悲鴻先生。

原因之一是:該畫家能中西貫通。他的油畫『吹簫士女』,他的中國畫人物畫『日暮依修竹』他的花鳥畫『報曉』,『禿鷲』,尤其是能代表中國畫精神的『奔馬圖』,從筆墨,形神,韻意都是頂尖極的。再說說齊白石先生的畫,先生雖說人物,山水,金石皆能,但少了些學院派的舒捲氣。

再說說張大千先生的畫吧,張大千先生與我是同鄉。按理我應該首推他纔是,但做學問與做人都要以思賢無我為要。故我只能實事求是地說:張大千先生的畫雖花鳥,人物,山水,詩詞俱佳,但是繪畫遵循傳統的東西太多,創新的因素太少了。

最後三人沒有可比性,各有專長。齊白百的工蟲花卉,蝦蟹相當好,拍賣記錄屢創新高,張大千仿古能力強,擅山水花鳥人物,並創潑彩山水畫,徐悲鴻曾留學國外有深厚素描功底,寫意奔馬姿態迷人。

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裡,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個美好的開始,美好的生活,每天開開心心的生活,快快樂樂成長,謝謝!


徐悲鴻最高,徐悲鴻是齊白石的伯樂,最早將東西方藝術融合創新的藝術家,教育家,美術家,民族英雄,張大千和齊白石都和徐悲鴻一樣是藝術領域的國際大師,但徐悲鴻不僅是畫家,更是近現代中國美術教育的發掘者,開拓者,領路者,大膽更在抗日救國時期遊走東南亞新加坡各國賣畫救國助中國抗戰,把所有畫款都捐獻出來給中國買飛機給中華助力,這已經超越了一個畫家的範疇,所以徐悲鴻是以畫育人,以畫助友,以畫救國,更挖掘推薦像齊白石等一大批著名的畫家人才,永遠向徐悲鴻先生致敬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