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是張獻忠養子中的長子,他是明朝末年張獻忠起義軍大西政權的重要將領。孫可望被張獻忠收養長大後,他作戰勇敢,在軍中被稱為是「一堵牆」。同時孫可望不僅機靈,而且還認識字,所以深受張獻忠的倚重。並且在大西政權建立後,孫可望是位於諸將之首,為平東將軍,監軍,節制文武。

後來孫可望和大西軍另外一個重要人物李定國不合,於是孫可望帶領十萬大軍進攻在雲南僅有三萬兵馬的李定國,由於雙方力量懸殊。所以李定國採取誘敵深入的辦法。同時又因為孫可望一些部下又倒戈歸順李定國,最終孫可望兵敗。

本來這時孫可望和李定國雖然不和,但是他們畢竟都曾是大西政權重要將領,所以此時他們還是有機會和好再次一起抗清。但是孫可望卻因為心中有怒火,故而孫可望要借兵報仇,最終孫可望就投降了清朝。

那孫可望帶領十萬大軍攻打李定國,孫可望兵敗後投清,最後下場如何呢?

其實在孫可望剛投清的時候,因為孫可望曾經的地位,所以清朝開始的的時候對孫可望還是比較禮遇的。比如孫可望到清京城後,清朝廷就名王公大臣、高官顯爵的人去出城迎接,順治皇帝還親自接見他,賜他銀兩、府第、解袍、朝衣等。同時孫可望投清後,義舉底細被暴露,讓李定國和西南的抗清勢力失利。孫可望又被清朝廷封為義王。可以說孫可望在當時是一個紅極一時之人。

雖然如此,但就以孫可望本身而言,清朝廷對孫可望還是挺猜忌的。所以後來當有人彈劾孫可望放債取利等事時,清朝廷就開始打壓孫可望。本來放債取利在滿洲八旗中是一件平常之時,但清朝廷還是借這個機會打壓孫可望。而孫可望知道這件事後,他也非常恐懼,急忙上書請罪,希望得到寬恕。所以當時孫可望的處境是很危險的。

後來孫可望就突然死了,而有關他的死因卻有多種說法,清朝官修史書《清史列傳》說的是孫可望是病死。但是一些野史也認為孫可望不是病死,有的說他是隨從出獵時,被人用箭射死。有的說孫可望是喝毒酒而死。

孫可望死時,李定國還沒有去世,清朝廷就賜孫可望謚號為恪順,其子襲義王爵位。後來李定國去世,從此孫可望家族對清朝而言已經沒有太多的利用價值,所以清朝對孫可望家族的禮遇優待也就開始降低,由義王降為義公,一等輕車都尉。


出去遊獵,被人當野豬誤殺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