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就當時的購買力,進行對比


不請自來。這問題很有意思,所以想回答一下。但是這個問題我無法檢索出相關論文,也沒找到史料在這方面的具體記載,所以我就權當趣味問題來回答吧,能讓你有個大體概念就行。

黑奴買賣興起於「地理大發現」時期,又被稱為「三角貿易」或者「黑三角貿易」。嗯,這種觸犯法律的人口買賣在現今的法制社會仍有許多不法分子去幹,你就大概知道這其中有多賺錢。何況幾百年前歐洲奴隸販子就覺得這筆買賣很賺,但是他們更聰明,他們用許多的劣質商品(布,朗姆酒之類的)去和非洲本土的黑人酋長換年輕力壯的黑人。

好,問題的核心來了,布和朗姆酒這種東西在當時16世紀的歐洲並不是很難製造出,況且他們還用更為劣質的去換黑奴。這些東西換做現在也不貴對不對?那我們就來做個簡單的換算:以朗姆酒作為交換商品。假設用一瓶朗姆酒換一個黑奴,那麼現在朗姆酒多貴呢?在網上搜索最便宜的朗姆酒在30元人民幣左右,大概4美元左右。哇...這麼便宜?那如果奴隸販子說點花言巧語去矇騙酋長,是不是會有可能一瓶酒換兩個體力差一點的黑奴呢?這樣,換算價格又低了...其他交換的商品就不一一列舉了,反正十分便宜就是了。以上假設只有趣味性,不具有真實性,切勿當真...

穿著樹皮衣服還沒喝過「外國酒」的酋長看見了這些沒有的「寶貝」,是不是會十分心動?可能為了自己生活,就各種答應歐洲奴隸販子,各種威逼利誘讓黑奴們上了歐洲人的賊船。完。

最後,歡迎指正,嘻嘻。

6000-8000美元,馴化好的二代黑奴,年輕有足夠體力負擔種植園工作,一代生番要打個折扣。而體力偏弱的,有一定年紀的家務奴隸則便宜,一般400美金起,有特殊技能的家務奴隸會貴一點,最高1500美金。最貴的是沒有厚嘴脣,皮膚髮白的年輕女奴,拍賣到20000美金的也不少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