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卫福部一○六年国人死因统计,乳癌持续蝉联国内妇女癌症发生率第一位,其中三阴性乳癌(TNBC)因转移及复发率风险较高,被医界视为目前最难治疗的乳癌类型,国家卫生研究院昨(九)日宣布找到突破性治疗新策略,研究成果于今年六月刊登于在肿瘤学领域的权威期刊《癌症研究》。

国家卫生研究院名誉研究员暨中国医药大学副校长王陆海院士及曾建伟博士研究团队,与台大医院乳房医学中心张金坚教授及郭文宏医师合作,在科技部与国卫院长期共同支持下,发现癌细胞生长相关因子「转酮醇�」(Transketolase,TKT)调控葡萄糖糖解代谢与有氧呼吸代谢的动态平衡,会影响三阴性乳癌细胞生长与转移能力,此突破性发现为乳癌治疗,特别是目前最难治疗的三阴性乳癌(TNBC)。

王陆海表示,新陈代谢变异是促进癌症进展的重要因素。在正常细胞代谢,重要的能量来源︱葡萄糖︱透过两种代谢途径来产生能量,绝大部分(八十%)透过粒腺体的有氧呼吸途径,只有一小部分透过无氧的葡萄糖糖解代谢产生能量。癌细胞正好相反,由于对能量的快速需求,癌细胞驱动了葡萄糖代谢机制的重塑,使葡萄糖糖解代谢的途径比例增加到八十五%,只有五%左右透过粒线体的有氧呼吸途径。这种现象被称作瓦氏效应(Warburgeffect),这种葡萄糖代谢现象,几乎存在于所有肿瘤细胞,而癌细胞也成瘾于这种快速产生能源的糖解代谢途径。

研究团队发现,癌细胞生长相关因子转酮醇�(TKT)随著肿瘤的生长而增加,而且在乳癌病人有显著的高度表现,特别在三阴性乳癌病人中表现最高。研究团队进一步鉴定出TKT在乳癌转移至淋巴腺的病人中的表现比没有发生转移的病人要来得高。且根据临床资料分析显示(台大医院检体与Oncomine资料库),具有TKT高表现的乳癌病人有较差的五年存活率。研究团队利用小型核糖核酸干扰片段(siRNA)的方法减少TKT的表现后,发现其相关代谢物α│酮戊二酸(α-KG)在癌细胞里被提升了。

团队推论此现象与癌细胞代谢有关连,并推测如果能回转此种代谢途径,将会影响癌细胞生长。进一步研究发现,减少TKT或添加其代谢物α-KG到癌细胞后,可以抑制乳癌细胞的葡萄糖糖解代谢途径而增加有氧呼吸代谢途径,也就是让乳癌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状态趋向于正常细胞,进而抑制乳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团队进一步利用三阴性乳癌细胞在老鼠致癌模型,证实抑制癌细胞的TKT或注射α-KG到带有肿瘤的老鼠,可以有效的抑制乳癌生长以及淋巴腺和肺部转移。

基于上述发现,研究团队进一步利用TKT的抑制剂oxythiamine和目前乳癌│特别是三阴性乳癌│临床治疗的第一线化疗药物doxorubicin及docetaxel结合使用在体外及老鼠模型,测试抑制癌细胞的效果,发现oxythiamine单独使用可抑制三阴性乳癌细胞生长和转移,尤其是和上述化疗药物结合使用,能够加强抑制三阴性乳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效果。

王陆海院士研究团队证实降低转酮醇�(TKT)或添加抑癌代谢物α-酮戊二酸(α-KG)后,可让乳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代谢趋向正常细胞,透过粒线体进行有氧呼吸的正常葡萄糖代谢运作,而导致减缓乳癌细胞的生长与转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