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IC设计笔记

刚才的TEST文章貌似成功了,现在开始贴第一篇学习笔记内容->继续尝试能否发出去

1. iscas.2002.1010562 Pole-zero tracking frequency
compensation for low dropout regulator, Ka Chun Kwok, 香港科技大学

最早的一篇将Pole-zero跟踪频率补偿的paper。

误差运放A:反馈环路中的增益级

缓冲运放B:使传输管栅端看到一个低阻通路

R1|R2:分压电阻

Co:非常大的输出电容,稳定输出电压

RESR:与输出电容串联,提供补偿

反馈环路将「IN」和「OUT」断开,假设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无穷大的电感。对于一个稳定的系统,环路增益OUT/IN应该具有足够大的相位裕度。

零极点位置:

传统的LDR频率补偿策略:使用ESR零点抵消极点p1,以保证相位裕度在45°以上。

ESR频率补偿的主要缺点:bandwidth
variation due to loading current.负载电流变化时带宽也在变。

从式(3)输出极点重新表示为

输出极点频率和负载电流大小成正比。

假设环路在最大负载电流下保证了足够的相位裕度,当Iout减小时,主极点也就是UGB减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负载电流下的动态响应和PSRR。

ESR电阻随P/V/T/F/Material变化很大,整个温度和电压范围内的应用不太靠谱。

并且,当iL快速增大时,输出电容上的电压减小,RESR的存在会增大输出端的纹波。

PZT策略是:the position of
the output pole po and compensation
zero zc, should match
with each other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