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先《花塔競秀/花事報早春》(昆明風景線系列作品,曾刊於1947年《中國攝影》第8期及《黑白影集》)

一、發現。

」中,介紹了徐德先上色人像作品。今天爲大家介紹在春拍徵集中新發現的「徐德先《昆明風景線》相冊」。其中照片尺寸一致,背後皆有「昆明風景線,徐德先攝影,版權所有」及編號印章或標籤,應爲徐在抗戰期間於昆明避難時所攝。從照片形制判斷,此係列應爲發行出售的作品,其統一的尺寸、印章、編號,皆與民國照相館流行售賣的風景照片類似。內容爲昆明風景名勝,但表現技法卻不同於照相館中規中矩的形式,多重曝光、多底疊放、仿浮雕、木刻、鋼筆畫等諸多特殊效果,使得這組作品的畫面形式極爲豐富,亦十分獨特。檢索發現,抗戰勝利之後,徐德先回到上海,《昆明風景線》中的許多作品都曾在新出版的《中國攝影》發表。

二、生平。

徐德先(Denby D. S. Hsu),1910年生,湖北武昌人。先後就讀於上海大同大學、杭州國立藝專,建築系畢業,資深建築師。業餘愛好攝影,參加大同大學「無語社」,1932年創建大同影社,參與組織“中國攝影學會”(引自《徐德先八五攝影回顧展》),並在《中國攝影學會畫報》等期刊雜誌發表作品,林澤蒼對其作評價頗高。

徐擅研究攝影技法,民國二十三年開始探索多重曝光技法的攝影創作,此後又探索多底疊印技法在攝影創作中的應用(引自《徐德先八五攝影回顧展》),習作頗具實驗意味。曾發表《人像攝影新案》、《人像復攝新案》、《花朵圖案型底紋》、《木刻、浮雕、木雕攝製法》、《構圖研究——一座塔的多種攝法》、《「葉」複印與復攝之技術研究》等諸多技法研究文章。後加入黑白影社、中華攝影學社,作品收錄於《大同攝影集》、《中華攝影雜誌》、《飛鷹》、《柯達雜誌》、《黑白影集》、《藝風》等雜誌及作品集中。

抗戰期間,徐德先在昆明與郎靜山等人共同籌組“昆明攝影學會”,任委員。期間創作《昆明風景線》系列作品,並編號發行。歸上海後參與中國攝影學會復會工作,並在《中國攝影》雜誌發表在滇期間作品。後移居臺灣,並繼續從事攝影創作。民國三十九年在臺北中山堂舉辦“徐德先黑白攝影展覽”,民國四十六年在臺北、臺中、臺南舉辦“徐德先彩色攝影展覽”巡迴展,1994年在臺灣省立美術館(現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徐德先八五攝影回顧展”,同名畫冊由郎靜山作序。2001年發表《民國以來的攝影歷程—兼談攝影之我見》。

三、淺析。

民國攝影藝術的發展有一個重要的推動因素,即業餘攝影師羣體。這既是攝影作爲新的藝術媒介發展的必然歷程,也是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必然結果。如西方攝影藝術的最初發展來自掌握攝影技術的畫家推動類似,讓「攝影得藝名於中華」的探索,來自於影畫兼習的中國知識分子羣體。不同的是,這個羣體有着悠久的「業餘」傳統——修養心性所爲的藝術作品與爲謀生所作比,不知道高到哪裏去了——「文人畫」可以說是這一傳統的極致表現。受此影響,民國攝影的發展似乎形成了職業與業餘的分野,前者以照相館爲代表,訴諸在消費市場獲益,後者則以文人攝影師爲代表,訴諸藝術追求。前者或許還會攀附後者的文名做市場推廣的噱頭,後者卻少有願自降身價鬻藝作逐蠅利者。而我們所見的徐德先這組《昆明風景線》卻十分獨特,他將自己的「藝術攝影」作品製作成照相館一樣的商品發售,成爲一件獨特的民國攝影標本。而其背後緣由仍有待研究。

《高閣平眺》(城北鐵峯庵)

《日入而息》(白馬廟·仿木炭畫)

《蓮花池畔》(北門外)

《昭忠亭》(北郊)

《近日樓之剪影》(大南門樓)

《蓮花池道上》(北門外)

《穿心鼓樓》(東門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