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短腿總裁

在中國營業的公衆人物可以不講中文嗎?

最近總是看到李安琪的名字出現在大家的討論裏,而且基本上都是負面的聲音。

李安琪就是李小鵬的妻子,大家應該都知道這對夫婦和他們的女兒奧莉,不用再贅述了。

李安琪之所以最近被大家diss,不是別的原因,就是她不講中文。

夫婦倆最近上了綜藝《甜蜜的行李》,李安琪基本上都在飆英文。

“I miss you so much”

“生命中有沒有一樣最重要的東西,你覺得少了它就活不下去了”

“you”

這次只能說是個契機,早在幾年前,李安琪已經被質疑很多回在綜藝上總說英文的事情。

因爲事情鬧得有點大,李小鵬昨天正式迴應了這個事情。

李安琪的中文水平到底怎麼樣?她不會看不會寫中文,可以聽懂但是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

兩人認識的時候,李安琪遷就自己講中文,等到自己的英文水平越來越高,兩人交流就是中英文夾雜。

自己在《天天向上》誇李安琪的中文不錯?因爲覺得她在那種環境長大能說成中文已經很不錯。

明明做過《魯豫有約》卻不知道魯豫的名字?因爲他和安琪介紹過魯豫就是中國的奧普拉。

李安琪在《極速前進》說大段中文?因爲戶外交流怎麼自然怎麼做,後臺採訪會花很長時間教她用中文表達。

都是爲了給大家呈現好的狀態,但是反而因爲努力被誤會,他覺得很不理解。

李小鵬轉發採訪,希望大家可以認真客觀看完採訪再做評判。

他的這波迴應看起來挺真誠,但是網友並不買賬,他的微博評論都很翻車:

希望李安琪可以學會中文以後再上中國節目,這是對觀衆和節目的尊重。

李安琪父母成年以後去的美國,加上她在中國生活這麼多年,大家不相信她不會基本的中文會話。

先了解一下李安琪的家庭背景:

很多網友講李安琪的英語表達都是極其基礎的口語,所以她是初中移民到美國。

但是查證以後,她父親李小平和母親文佳是1986年退役到美國讀書,兩年以後在美國生下李安琪。

所以李安琪就是喫着牛排三明治、喝着咖啡可樂長大的ABC,海外華裔的身份毋庸置疑。

李安琪的父母都是在中國長大的中國人,她的中文水平有李小鵬說的那麼差嗎?

2004年,李小平文佳夫婦曾經帶着李安琪上過採訪節目。

當時15歲的李安琪可以流利地用中文進行自我介紹和表達。

李安琪和李小鵬也是差不多在這個時間認識的:

李小鵬爲了追求李安琪,從零開始學習英語這個事情,大家應該有所耳聞。

所以兩人剛認識的時候,都是李安琪在說中文沒錯

李小鵬在《天天向上》也講過兩人相識以後用中文交流,因爲李安琪的中文也不錯

(李小鵬在前文采訪裏表示這個說法有誇張)

2012年的時候,兩人蔘加《魯豫有約》,李安琪也是用中文對答。

“開始習慣北京了嗎”

“慢慢習慣了 i like here”

“安琪你在美國生完她 你坐月子 你知道什麼叫坐月子嗎”

“我坐了 美國人不坐 但是我爸媽跟小鵬爸媽一定(堅持)要坐 所以坐了”

到了2014年,夫婦倆參加綜藝《極速前進》,李安琪說過大段中文內容。

(李小鵬在前文采訪裏表示是導演和自己教她怎麼表達)

但是同年《非常靜距離》開始,李安琪就沒有怎麼說中文,李小鵬在旁邊負責翻譯。

“i thougt you are a coach”

“她以爲我是教練”

“no i don't know why”

“她說不知道爲什麼”

李靜問她被李小鵬追求的時候是什麼想法:

“i know you like me and i know you are such a nice guy but i was too young so i wasn't interested”

然後李小鵬在邊上翻譯一遍

同年再上《魯豫有約》,魯豫用普通話提問,李安琪已經基本上都用英文回答。

最後魯豫也用英文提問了

2015年《爸爸回來了2》,有個場景是她和朋友在家裏做飯。

李安琪用英文介紹自己在做什麼,朋友用中文問“你在說什麼”,她用中文回覆“我在說我們在做什麼東西。”

她在節目裏安慰奧莉用的也是中文

最近夫婦倆上的綜藝《甜蜜的行李》,李安琪也有對着鏡頭的大段中文獨白。

網友翻出了她的國外採訪,她自己講普通話的程度其實是可以和別人交流。

就是這個採訪,李安琪講自己上了中國的奧普拉脫口秀(魯豫有約),但是卻不知道中國奧普拉的真實姓名。

“不管她是什麼名字,我不知道她什麼名字”

然後不喜歡北京,比較喜歡香港,因爲有西方元素而且可以說英語。

所以即使按照李小鵬的說法,《天天向上》是鼓勵說法,《極速前進》是他教她用中文表達。

但是李安琪本身絕對有中文基礎,日常交流沒有問題,“i don't know why“完全可以講“我不知道爲什麼”。

也是沒有想到中文還是英文這件事情可以掰扯這麼久,引起這麼大的討論。

李小鵬講語言只是溝通工具,大家有太多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不比盲目跟風,比夫婦倆還要焦慮語言問題。

其實我們討論的真的是溝通工具嗎?應該是態度問題。

尤其是其他多國語言環境長大的人都很努力去講中文:

《花樣爺爺》裏的諾一不由自主說起法語,安娜立刻叫他說中文。

《爸爸去哪兒》Jasper也是講英文,陳小春立刻提醒他要講中文。

韓國友人秋瓷炫來中國前完全不會中文,後來演戲直接講中文臺詞。

加拿大的夏克立也是努力用中文發微博

《中國有嘻哈》的時候,歐陽靖的中文真的不行,但是他已經有學習中文的課程。

你說是爲了比賽也好,爲了融入國內市場也罷,至少他的表現讓觀衆看到了誠意。

現在歐陽靖已經能在《青春有你》和張藝興換班主持了

即使是李勝利,爲了拉皮條事業也努力學習掌握中日英三門外語,他的中文是可以講單口相聲的水平。

當然,綜藝節目沒有白紙黑字規定嘉賓必須要說中文,李安琪作爲ABC,確實從小生活在英文的環境裏。

可是她在中國生活了九年,本身中文水平也足夠交流,如果面對家人朋友什麼語言都行,然而她上的是中國綜藝,主要觀衆也是講中文的中國人,很多看電視的老百姓就是聽不懂你在講什麼,這時候自顧自講英文,未免就有點自我了。

想要在中國掙錢,還是尊重一下中國觀衆吧。

最後一句

Today的news就write到這裏 當然還是hope大家都學好English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