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可能性方面來講,宜興或者江陰未來都可能「撤市設區」。

僅僅從江蘇省範圍來看,從2000年左右開始,基本每個地級市都完成了一輪「撤市設區」的動作。而江蘇省「撤市設區」的第一個城市就是無錫市。

2000年12月,錫山市被分設為錫山區和惠山區。

2001年,吳縣市被分設吳中區、相城區。

2002年4月,武進撤市設區。

2002年4月3日,丹徒縣撤銷,設立鎮江市丹徒區。

省會南京更是完成全境都是市轄區的變化。

蘇錫常三座城市中,蘇州和常州都已經有兩座城市完成了「撤市設區」,市區面積都得到了擴大,從這個角度來看,無錫市的行政區劃調整已經落後,市區面積的狹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無錫市區經濟的發展。

從無錫地圖上可以 很明顯的看出,江陰市區主要是沿長江發展,而宜興更是遠離無錫市區,從陸地方面來看,宜興就是無錫的一塊飛地。

如果說無錫市區沒有擴大市區面積的想法,肯定是不可能的。駑馬認為,如果無錫市進行撤市設區,江陰應該會比宜興更早一些。

現在制約無錫進一步撤市設區腳步的,更多的是江陰和宜興經濟巨大的經濟體量。


這個似乎不是問題!隨著無錫主城區的發展,框架的不斷拉大,江陰、宜興「撤市識區」只是時間問題。君不見,曾經的「華夏第一縣」無錫縣,即便「撤縣設市」成立了錫山市,不照樣分拆成惠山、錫山兩個區了嗎?再看看一東一西兩個鄰居——蘇州市和常州市,均已把兩個縣級市「撤市設區」了。前者撤了吳縣市和吳江市,後者撤了金壇市、武進市。只有無錫至今僅撤了錫山市一個縣級市。我估計等到地鐵一號線北延至江陰,「錫澄一體化」條件成熟,江陰就差不多該「撤市設區」了。至於宜興,由於隔著太湖,短時期內不太可能。但「錫宜一體化」也在推進中,前期,可以在環太湖高速太湖遂道開通後,把宜興周鐵等沿太湖鄉鎮通過區劃調整,併入濱湖區(濱湖區的部分鄉鎮已划出,進入到新成立的無錫經濟技術開發區),待條件成熟,再撤市設區。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我的理解,無論「撤縣設市(縣級市)」,還是「撤市(縣級市)設區」,在行政級別上是沒有太大變化的。

通俗的說,縣級市在行政級別上和區、縣是同一個級別,只是在財政支配權和地方經濟規划上會有所變化。

以醫療教育為例:在撤市設區之前,縣級市和地級市的教育、醫療的規劃建設及實施情況都是各自管各自的,在撤市設區之後,縣級市就會納入到地級市的整體規劃中,一般來說地級市都會著重建設醫療教育,更好的改善民生,這點大家可以注意一下,那些改區之後的地方,新建醫院和學校都是非常及時的。

再說說城鎮化腳步:設區前,很多地方都是農業為主,改區之後,工業及第三產業的規模及質量都會有很大改變,所以城鎮化腳步必然要加快。與此同時,城市建設的速度及建設的投入都將會加大;因為縣級市是相對獨立的經濟區域,城建投入基本都是自籌,若過大可能無法承受;但改區之後就不一樣了,隨著地級市的整體規劃,以及地級市強大的財力支持,改區之後納入整體規劃,對城市發展可以起到加速作用。

撤市設區,不是行政區劃的簡單調整,而是城市化的一種行政手段,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撤市設區後,最明顯的就是擴張城區面積,進行資源調配和功能轉移。所以我認為:對於老百姓來說,撤市設區應該算是一件好事情。未來,隨著無錫主城區發展到一定規模,撤市設區也是一種必然。就無錫而言,下轄的縣級市僅江陰、宜興兩市,江陰離無錫市區較近,緊鄰惠山區;宜興離無錫市區較遠,隔著一個太湖。所以,要擴大主城區規模,江陰會早於宜興撤市設區。尤其是S1號地鐵線延伸至江陰後,「錫澄一體化」就基本完成。這是大勢所趨!君不見:曾經的「華夏第一縣」、百強縣排名第一的無錫縣撤縣設市後,又於2000年撤市設區;接下來的百強縣之首順德也於2002年撤市設區;再後來,排名前十的佛山、南海、武進、吳縣、吳江等都先後撤市設區了。江陰、宜興跑的了嗎?


宜興與無錫中間隔著武進,無錫到宜興要經過常州,怎麼成區,隔空打牛啊。宜興到南京,杭州有高鐵,無錫到宜興有嗎,有也要常州過來。宜興市是無錫的飛地,很笑話。無錫蘇州湖州,宜興,是太湖北東南西的四個城市,最好各自坐大


預計江陰市撤縣級市建區的時間不會等太久了。

江陰目前處於全國百強縣(市)前三位之內,經濟實力爆棚,上市企業比無錫+宜興還多,GDP占無錫全市三分之一,因宜興不足三分之一,所以江陰遜於無錫城區。至於文化實力,與現在無錫城區差了一大截。

江陰若想進一步發展,首先肯定不是與張家港市靖江市合併組建地級市~這是江陰一些人的夢想,但涉及蘇州無錫泰州三市幾無可能,張家港靖江人不一定與江陰人做同樣的夢。

江陰若變為無錫市區,民眾會有很大得益,全部成為無錫市民而不再是農民,更多享受城市社會福利,而非農民福利,這對享受醫療和教育的更好待遇將十分明顯。原錫山市(無錫縣)民眾的親身體驗很充分了。

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修建和完善,江陰與無錫城區的往來更加快捷,更加方便,必將加快推動縣級市江陰的城市化進程。

至於宜興,因為地理原因可能會稍慢一步併入城區。

小農經濟的眼光是自我封閉自得其樂。而數字時代將衝破壁壘,加速城市化,富民強市。


宜興和江陰未來是否有可能「撤市設區」?

小編認為江陰有一定的可能性,但難度很大;而宜興設區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想知道江陰宜興能否「撤市設區」,首先我們就要了解什麼是「撤市(縣)設區」。

撤縣設區一般是指市級行政單位將其下屬的縣級行政單位改設為區級的行政單位。撤縣設區必須經省、市政府同意,最後經過民政部和國務院同意,經實地考察方能批准。

實質上,撤縣設區是市(直轄市、地級市)通過行政手段將其所轄的縣(縣級市)調整為該市轄區(也就是市區)。

撤縣設區,不是行政區劃的簡單變化,它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撤縣設區,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促進經濟發展。撤縣設市的中心思想是本著有利於行政管理、有利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利於環境的改善和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提高的原則進行。

那為什麼說江陰有可能被「撤市設區」呢?

(無 錫)

並區後更利於錫澄協同整合發展

眾所周知,縣與縣級市的財政是獨立的,並不直接與掛鉤。錫澄合併後無錫財政收入將大大提高,有利於城市發展。另外,無錫是一座沿湖城市,卻沒有沿江線,這也是無錫的一塊心病。

目前整個江蘇都在支持沿江開發,建設揚子江城市群,唯獨無錫卻無奈只能面向太湖發展。拿下江陰以後,無錫可以「江湖聯動」,擴大經濟增收點。

另外江陰目前是縣級市,因憲法規定:市不能直管市。所以現在全國的縣級市要不是省直管,要不就是地級市代管,代管權是省里委託給地級市的,而代管權是可以被省里隨時收回。要知道江陰可是蘇南四小龍,全國百強縣前五,經濟地位不可忽視。無錫肯定不希望將來江陰脫離它,而將江陰市變成無錫江陰區,可以說是最保險、最安全的辦法。

(江 陰)

難度相當大

錫澄合併那麼多好處,為何又說難度相當大呢?

一,江陰太壯,無錫不一定消化得了

無錫雖然在2017年產值已過萬億,但這個數字的組成卻十分尷尬。市區經濟在全域並不突出,在僅有兩個代管縣的情況下,GDP比重勉強過半。下轄縣級市江陰,2018年GDP總量高達3500億,人均更是超過21萬元。因為縣級市過於強大,完全能夠自給自足,經濟上並不依賴市區,所以市區不能有效地發揮對下轄縣市的虹吸或者輻射作用。也就是說,無錫對江陰實施「撤市設區」對江陰的意義不是很大,偏離國務院對「撤市設區」的中心思想。因此,無錫也錯過了2015年江蘇那次「並區大潮」。江陰的情況類似崑山,而蘇州市區的經濟體量更甚於無錫,卻也對崑山無可奈何,無奈在2015年捨近求遠拿下了吳江。

有人說,當年如此強大的錫山市不還是被無錫並了?那是因為錫山本身就是原「無錫縣」的一部分,而無錫縣是無錫的母縣,併入無錫無可非議,具體可以參考蘇州吳縣,常州武進縣。

二,不符合江蘇省發展方針

2018年底,江蘇兩會中首次提到「提升南京首位度」這一概念。目前,省會南京GDP佔全省比重過小,排名全國倒數第二。濟南合併萊蕪以後,首位度排名將無限接近南京。因此,省里勢必要把南京做大做強,在省里要有絕對的號召力。

無錫合併江陰後,市區GDP達到9000億,並且直接超過蘇州,接近南京,這無疑是給省會南京帶來沉重一擊,省府無論如何也不希望看到這一天的到來。沒有「省里」的支持,勢必增加並區的難度。

那為什麼說宜興並區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呢?

(宜 興)

原因很簡單,宜興是無錫的一塊飛地!

並區是有條件的!

撤縣設區是有條件的,主要依靠國務院批轉民政部1993年38號文件《關於調整設市標準的報告》,由於近十多來經濟發展速度很快,各地撤縣設區的申請越來越多,為了適應形勢發展,民政部出台了一個《市轄區設置標準》。

其中有一條:

與市區連片的工礦區、林區、旅遊風景區、港口區、開發區及其它自成一體的地域,可單獨設立市轄區,但其總人口,和非農業人口不得低於最小市轄區標準,並且經濟發達、公共基礎設施較為完善。

宜興不但未與無錫市區連片,甚至都不接壤。這一條硬性指標直接抹殺了宜興並區的希望。其實,無錫在1983年選擇代管縣的時候就註定了要為今天的尷尬局面埋單。

也就是說,無錫若想合併宜興的話,只能等下一次區劃調整,與常州談判,拿下阻隔錫宜兩地陸路聯通的雪堰鎮,這個難度無疑比合併江陰更大!另外一種可能就把太湖那片隔斷填平,這似乎更是天方夜譚。

因此,小編認為宜興「撤市並區」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江陰南拓、無錫北進、合力一處、大事可成!

近期國家的長江經濟帶戰略,江蘇的揚子江城市群戰略,無錫的錫澄宜一體化戰略,無錫的產業強市戰略,這些戰略無一不引領無錫下一步的發展方向,無錫北進已成為這個時期無錫城市戰略的必然方向!

近期將陸續啟動涉及無錫地區的國家及省市重大基礎設施有,南沿江高鐵,鹽泰錫常宜高鐵,江陰長江大橋、S1錫澄市域軌道1期,錫太高速公路惠山段,錫宜高速公路改擴建,錫澄間多條路網的銜接……,如此眾多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工程,無疑將會為錫澄一體化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

隨著南沿江鐵路的開工,以及鹽泰錫常宜鐵路江陰樞紐站的確立,圍繞著江陰火車站的大開發即將啟動,由於江陰火車站地處江陰南部區域,這就為江陰城市南拓提供了強有力支撐!而隨著S1的啟動,整個S1沿線也將會帶動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進來,現在已經有300億的夢東方,還有200億的萬科青陽小鎮項目,而隨著S1的啟動,將會帶來幾千億的投資,對於S1沿線的發展和經濟的拉動將會產生強有力的推力!

總書記再三強調長江經濟帶戰略要做好長江沿岸的生態保護。這也就是明確了在長江沿岸不能大規模布局工業等產業項目,而江陰的城市格局和產業布局也必將重做調整,江陰發展的空間和腹地也在南部,其產業布局也必須依託廣袤的澄南地區,這裡將會是江陰、以及無錫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引擎!

反觀無錫,無錫的發展腹地和空間在哪?無錫適合大規模布局產業發展的空間在哪裡?無錫發達的交通網路優勢如何體現?無錫錫澄一體化的著力點在哪裡?答案很明確,整個無錫廣袤的北部地區(包括錫西北、錫東北)。無錫北進成為了無錫發展,錫澄一體化的必然選擇!

有國家、省、市三級的戰略支撐,又有鹽泰錫常宜、南沿江高鐵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外加已有夢東方、萬科青陽小鎮項目等各路社會資本的陸續介入,各項條件已經具備,時機已經相當成熟,不能再錯失歷史良機!這層窗戶紙已經到了不得不捅破的時刻了,而S1正是破局最關鍵的舉措!S1正式啟動,錫澄一體化的局面將會迅速打開!事關無錫、江陰的發展大計,事關無錫城市能級提升!

最後歸結為十幾個字,江陰南拓、無錫北進、合力一處、大事可成!


應該江陰和靖江合併為地級市,成為跨江發展的大城市。宜興和溧陽合併為地級市,打造太湖西岸、寧杭線上的大城市。然後無錫和張家港合併....


江陰距離無錫有三十四公里,這距離不算近了,設個區真沒必要。而且,江陰幾千年來好像和無錫都沒什麼隸屬關係,一直屬於蘇州府和常州府的,江陰縣歷史上可比無錫縣名氣大多了,也就1983年才由無錫代管了三十幾年,要真成了無錫的一個區,以後就很難再改回來了。


江陰不需要並區。無錫不大氣,老是算計別人。當初京滬高鐵利用江陰土地20公里不讓江陰設站,如今建S1軌道交通喊錫澄一體化,費用全要江陰出,整整300個億。江陰真要建的是東西向軌道交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