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陽之謂道」。這裡的「道」指的是最根本的規律。也就是說,陰陽兩個方面、兩種力量的相反相成、相互推移,構成事物的本性及其運動的法則。無論自然還是人事,均表現此道。「一陰一陽之謂道」這一命題自漢代以來就有多種解釋。西漢京房以「二氣相感而成體」、「不可執一為定象」來解釋。宋程頤以「所以陰陽者」釋「道」,以陰陽為「氣」;朱熹則說:「陰陽迭運者,氣也。其理則所謂道。」張載以氣化過程解釋「道」,認為氣兼有陰陽兩個方面,「兼體而無累」,氣在變化過程中總有清濁、動靜、屈伸兩個方面而不偏廢,天地萬物都是如此。

形而上者謂之道

《周易?繫辭上》:「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明確討論了一般原則(「道」)和具體事物(「器」)之間的關係問題。他們認為,「道」是沒有具體形體的,所以叫「形而上」;具體事物是有形體的,所以叫「形而下」。在他們看來,「形而上者謂之道」的「道」就是「易」的八卦體系,「形而下者謂之器」的「器」是由「道」派生出來的。這些概念在中國哲學史上逐漸被哲學家引申為表述抽象和具體、本質和現象、本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