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区是公认台北市最绿的一区

历届选举中除了2002派李应元出来牺牲打那次外

民进党的得票不曾低于五成

同样都是台北市的老社区 关于大同的电影大稻埕拍得典雅古朴有历史记忆

关于万华的却是逞凶斗狠的流氓片 老实说笔者觉得还蛮不是滋味的XD

大同区得票数  

长条图的形状 跟前面三个区都是差不多的

但拿今年蔡英文的得票与2004的阿扁相较 成长却极为有限

这点与前面三个区不同

人口的变化是动态的 12年过去尽管总人口差别不大 大同区的移出移入应该也不多

但还是有不少人在这12年中过去 也有不少人年满20岁

民进党这几年的得票成长 推估是以20-30的年轻选票居多

民进党在深绿优势区的得票与2004相较成长都不显著

因此笔者推估在20-30岁选民的投票倾向其实是比较没有地域性差异的

可能每个区域都是约蓝四绿六的比率上下加减

大同区本来基数就绿 补上来的年轻人也是蓝四绿六的比例 就会跟原本差不多没有成长

大同区得票率  

得票率的部分 除了2008被拉进到五五波 几乎都是蓝四绿六的基本格局

2018柯文哲在大同的目标值差不多要维持在62%以上才有办法拚连任

  2004 2008 2012 2016
大同 57.53% 50.67% 52.39% 63.34%
全国 50.11% 41.55% 45.63% 56.12%

 

历届总统大选 民进党在大同区得票率很稳定的比全国高7%

除了2008例外 当然这也与谢长廷本人出身此区有关

  04-12平均 04-14平均 成长率 北市平均 04-16平均 成长率 北市平均
民进党 40,342 41,983 4.1% 6.6% 42,545 5.5% 9.1%
国民党 32,243 30,753 -4.6% -4.9% 29,119 -9.7% -9.5%

 

  04-12平均 04-14平均 成长 北市平均 04-16平均 成长 北市平均
民进党 54.90% 56.93% 2.03% 2.67% 57.84% 2.95% 3.84%
国民党 43.60% 41.52% -2.08% -2.73% 39.39% -4.20% -5.16%

 

用长期的平均来看 民进党在大同区的成长也是远低于北市的平均

相对应的 国民党在大同的衰退也是远低于全市平均

这除了反映了大同区因为人口流动较少 人口组成较为稳定 蓝绿板块变化不大外

也呼应了笔者前面的论点 青年选票比例区域差异较小

民进党的选票补上来的年轻人跟过去的老人 在人数上差不多

因此民进党在旧有优势区的成长都极有限

倒不完全是因为基数本来就大成长天花板就低的解释

 

笔者至今还是认为 台湾四十岁以上的人 要改变其投票倾向不容易

顶多就是有出来投票跟不投票的差异

民进党在2014和2016的选举大胜 增加的多半是较年轻的选票

但相对的年轻选票没有投票惯性 今天投给你 未来也可能对你失望投给别人

固有的基本盘绿的还是小于蓝的

尽管目前钟摆看似还不会那么快摆回蓝营那方

但民进党在执政上 还是要戒慎恐惧 如履薄冰

毕竟民意如流水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阿

 

(照片来源: 中时电子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