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跟著交大科法所王敏铨老师、林欣柔老师以及林三元老师一起到美西,踏上为期一周的法学院参访行。

 

惦著小时候全家去美西玩的稀薄印象很惭愧至今只剩下迪士尼、环球影城、饭店游泳池、赌城等游乐设施的印象。15年后再踏上这片土地,出乎意料地,感觉仍异常新鲜,仍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般。

 

西雅图是我们第一个造访的城市。当地人总爱开玩笑,说这个城市她一年只下两次雨:一次从九月到二月,一次从三月到八月。我们去的那三天大概是耶稣眷顾,天气晴得不得了,温湿度的体表感觉大概就像是台湾一月的冬天,十一二度,带点暖阳。仰望天空万里蓝,远边拭得一斜卷云,辽阔的视野足可看到十几二十公里外山上的皑皑白雪,坡上挺拔的针叶木墨绿依稀。美丽如她,背山面海,幅原广大,也就造就了当地人开朗阳光外向友善的性格。

DSC_0097       

我们在UW华盛顿州立大学)旁听的宪法课,是从被吓出一身冷汗开始的我们临时被Student Host告知热情的老师希望我们对全班满满的JD学生做自我介绍(当时紧张得要死,现在唯一记得我当时说过的话就是希望以后能成为这里的学生,老师哈哈大笑说你一定可以!)。美式教育奉行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法,老师跟学生上课整整五十分钟间皆充满了互动与问答问题的答案永远不会只有一个,也不会只有对或错,老师一定会站在你的论点的反面来挑战你、质疑你,借由交互论辩的过程,养成你如何追求法律真理及社会价值的思考方式。后来想想,其实几千年前,孔子与弟子们似乎也是这样互动的,可惜的是后来我们选择留下的、老师硬要我们死背的,只有那些结论,而其中的辩论思考过程、教学方法却没有人多去留意或发扬!

 

有趣的是,这位老师在上课时喜欢走到每个学生面前,就像综艺节目主持人一样,面对面、大眼瞪小眼地问学生问题。只见受到挑战的学生紧张地赶紧翻课本案例、偷偷查wiki,闹得满头大汗满脸通红,远边另外有同学想要出以援手,故意问问题来引开老师的注意,却戏剧性地被老师笑斥不得驰援,说这种伎俩他看多了。一堂课下来,身为旁听者、局外人,除了吸收知识以外,也像经历了一场精彩的脱口秀一样,你来我往,趣味横生。

 

由于他们大都来自美国甚至世界不同的地方,并且已从事过不同的职业后才来学习法律,人生经验相对丰富,也就能有更多元的观点去看待、评论一件事情,并能独立思考而不被别人左右想法、人云亦云,因此,在课堂上讨论时,就能此起彼落,相互对抗,而非只是完全听老师从头说到尾。另外,从他们彼此熟识,互相驰援的上课互动过程中,也可以观察得出来,UW法学院所刻意强调及创造的独特学习环境合作大于竞争,团体大於单打独斗,而这的确也让这里上课的气氛活络、热闹许多。

 

旧金山开发得早,四面环海,由太平洋跟旧金山湾环抱著,金门大桥则戍著金门海峡,桥上人车桥下海波都是一般川流不息。上午十一点,沿岸自行车道上的人们或跑步或骑脚踏车,轻松乐活,吹著海风,眼前波光摇曳生姿,远方天海蓝成一线。再回望金门大桥壮丽的红时,是否显得相形失色呢?我不知道,见仁见智,但我确定我比较喜欢的是海景,而且是喜欢极了!地陪Sofia小姐跟我说,岸边常有人在钓螃蟹打发时间,而且讨厌(?!)的是,常常有海狮出没,憨憨地分食钓饵;运气好时,还可以看到海豚在湾区出游。我羡慕极了。这两种动物,我们大概只有在动物园才看得到吧?真希望我有生之年也能见到海豚海狮在淡水河口玩耍。

DSC_0693  

人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把它改了一下来形容这城市:「五脏虽全,金山俱旧」。身为美西最早开发的都市之一,旧金山的交通运输四通八达,最有名的便是行之百余年、驶于城市各地高高低低陡坡的Cable car,其他如连结加州各地的双层火车Cal train、横跨湾区的BART(当地的捷运系统)等等,再搭配公车系统,一同服务近百万的居民。为何说她俱旧呢?以行之百年的Cable car为例,每当它抵达终点要换方向再行驶时,居然需要靠著人工搭配地上转盘来旋转180度,蔚为当地保留的名传统特色。再说他们的BART(捷运系统)吧!每一线的捷运完全没有颜色区分,每当一辆捷运来的时候,你唯一能辨认的方式以及机会就是看车头前面所显示的灯号,没有任何其他指示灯或是颜色牌以区分(要不然你就得依靠时刻表了)。一旦车头已过,而你又没看到它往哪里驶,此时你最好不要上车,因为车箱内也没有任何提示会告诉你你搭的是往哪里的捷运,连各站报站都是靠列车驾驶一站一站人工播报,你没听到的话,只能祈祷你认识车窗外面的景色啰!因为那将是你仅剩下能辨认捷运已经开到哪里的方式。

 

相较于UW春季樱花纷飞、绿草如茵的浪漫,以及冬季白雪的冷冽,位处于阳光加州的UCB(加州州立大学柏克莱分校)显得热情洋溢,而更南端的Stanford则要用雍容华贵、金碧辉煌来形容了!(根据那里毕业的王敏铨老师表示,Stanford美得像天堂一样,但是在那里念书每天都过著地狱般的生活就是了)。

DSC_0336

 

今年在UCB留学的台湾学生多达十来位,据说由于近几年加州政府赤字红翻了,身为州立大学的UCB不得不对世界各地扩大招揽优秀的留学生来念书。不论是之前在UW与我们分享经验的学长姐,抑或这些在UCBStanford留学的学长姐们,他们十之八九都已有完整的工作经历后才来美国念书。由于了解自己的需求与志趣,每个人聊起自己的法律路都谈笑风生地。他们大都觉得,出国念书比较像是对自己的一种期许,并非期许自己在留学后就能因而赚大钱,而是能够拓宽视野,多认识来自不同地方、有著不同价值观的人们,此外顺便换一换工作数年下来所郁积的烦闷心情。对于工作后再读书的他们来说,能够再次读书是件很幸福的事,也因此而更珍惜在这里念书的时光,即使只是那么短短一年。

DSC_0285   

对照每个学长姐的法律路,再看看我自己的,会发现自己真的还有很多的不足,但也稍稍庆幸自己似乎还拥有著某些特别的经验。如何在完成留学的计划呢?我自己边听边想著 - 我的手边原本就有那么一些食材,但是却因为不知道怎么炒这一道菜,深怕蒙著头胡乱炒的结果会难以端上这些优秀学校的大雅之桌。很庆幸学长姐十分称职有心地扮演了大厨的角色,告诉我们还缺什么食材,需要添加哪些香料,又如何运用现有的东西炒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履历。我想,每个人的成长、求学背景本来就都不同,因此与其强求自己去模仿他人成功的路径,我告诉自己,不如对自己所踏过的足迹保持信心,并且不怕尝试新东西,尤其重要的是,督促自己早一点踏出社会,多汲取实务经验!毕竟「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Oliver W. Holmes。在异乡这些学长姐的身上,我看到了台湾人的团结与提携后进的热心,很感动,以此期勉自己。

 

我们在Stanford旁听的课也是宪法课,当日上课进行的形式十分有趣,刚好有一场美国联邦宪法法庭的模拟演练:由两位同学分别担任两造律师,九位同学则分别扮演美国联邦宪法法庭的九位大法官,针对一个案件进行辩论,而所有的诉讼诘问程序及方式皆与正式的宪法法庭相同。

 

担任大法官的同学,依循美国宪法法庭区分自由、保守两翼分庭抗礼的传统,各司其职;而担任律师的同学,一上台就面对台下同学的众目睽睽,他除了必须流畅、简而有力地表达己方论点外,更会不时地被九位模拟大法官连番打断、追问问题,甚至串连猛攻。如想在惊涛骇浪般的问题下存活,就必须先冷静地听清楚、记清楚问题,同时想好答案、坚守自己的立场、作出回应,最后重要的是将问题引导回己方论点,这样才能继续做完陈述。

 

理解能力、语言能力及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让你说出来的话具有说服力使对方了解,先不论对第二语言国家的人,即使是对台上这些本来就说英语的美国人来说,也是偌大的挑战。台风、临场反应、心理素质,乃至于事前充分准备诉讼资料,感觉都已经是内建在很多同学身上且必备的东西,每个人不论是台上台下都能侃侃而谈。看到这我不经自忖,受了台湾高等教育到现在的我,却连讲中文都会讲得结结巴巴,没办法完整叙述一个论点,离以英文于模拟法庭辩论的程度差得远了!今后充实自己的方向,除了将重心放在法律的学习上,更应该多花心力在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上。

 

以前听留学回国的老师如何诉说国外怎样怎样地求学环境与学习方式,纵使我相信,也从未放在心上。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既胆战心惊自己的浅识与渺小,又跃跃欲试地想赶快挑战未来。很汗颜必须实地走一遭,才终于开始了解一些什么,但一方面又觉得一周的走马看花,所见所闻充其量只是表面,我还想看更多!期许有一天自己能像学长姐一样在异地与学弟妹分享留学经验,期许自己有一天能像美国学生一样充满自信与才能,也期许自己有一天能向三位所上辛劳又热血的带队老师看齐「讲不听?!我带你们走一遭,你们自己体验一次就会相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