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岡田磨裏出道二十週年的紀唸作品,《朝花夕誓》吸引了足夠多的眼球。但是實際上,《朝花夕誓》是一部怎麼樣的作品呢?它是一部稱不上優秀的及格作品。當然,這不是我的信口胡說,它在日本的評分網站animesachi上面得分84,國內的評分網站bangumi上得分是7.8,基本處於中等偏上,上等偏下的位置。而它的票房收入約為3.5億日元,累計觀影人數24.5萬人次。這又是一個說不好是賠是賺的數字,而對比岡田磨裏上一部動畫電影《心靈想要大聲呼喊》的5天破3億,總票房超10億,累計觀影人數74萬人次來說,這就是岡媽遭遇的又一個滑鐵盧了。

劇情簡介:

經為流逝的日月,緯為人們的生業。住在遠離塵囂的土地,一邊將每天的事情編織成名為希比歐的布,一邊靜靜生活的伊歐夫人民。在15歲左右外表就停止成長,擁有數百年壽命的他們,被稱為「離別的一族」,並被視為活著的傳說。沒有雙親的伊歐夫少女瑪奇亞,過著被夥伴包圍的平穩日子,卻總感覺「孤身一人」。他們的這種日常,一瞬間就崩潰消失。追求伊歐夫的長壽之血,梅薩蒂軍乘坐著名為雷納特的古代獸發動了進攻。在絕望與混亂之中,伊歐夫的第一美女蕾莉亞被梅薩蒂帶走,而瑪奇亞暗戀的少年克里姆也失蹤了。瑪奇亞雖然總算逃脫了,卻失去了夥伴和歸去之地……瑪奇亞懷著空虛的心靈在黑暗的森林中徘徊。如同被召喚一般,她在那裡遇到了剛剛失去雙親的「孤身一人」的嬰兒。逐漸成長為少年的艾瑞爾。即使時間流逝也仍然保持少女樣貌的瑪奇亞。在同樣的季節中,經過著不同的時間。在變化的時代當中,兩人的牽絆逐漸變化著色調——。兩名孤身一人之人的相遇,編織出無可替代的時間的故事。

岡田磨裏的作品,尤其是她負責的原創作品,總是呈現一種兩極分化的趨勢,好的如《未名花聞》《心靈想要大聲呼喊》,都是叫好又叫座的成功作品。差的如《迷家》《鐵血》等則都瀰漫著一股莫名的氣息,讓人理解不能。是什麼造成了這種蜜汁劇情呢?這還要從岡田磨裏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開始說起。

岡田磨裏是監督樋口真嗣口中初次見面不敢直視對方說話的人,是「盟友」長井龍雪口中「敢於面對真實自己」的優秀腳本家,還是弟子何場名子口中「善於觀察人物內心,在每次開會後會思考他人的話語背後思想」的細膩之人。

在她的自傳《去不了學校的我是如何寫出<那朵花>和<心叫>的》之中,則寫出了自己多年來的心路歷程 。因為在小學的時候受到欺凌而拒絕上學的岡田,有時候會有同學來探望,而自己則要在和他們有限的談話中窺探出她們內心的想法,因此從小養成了察言觀色的習慣。她也因為長期閉門不出而對出門產生了恐懼,《未名花聞》裏男主角仁太久違的出門被鄰居叫住而忐忑不安的心情就來源於此,《心靈想要大聲呼喊》裏女主角成瀨順複雜的家庭關係,羞澀膽小的性格無不來源於岡田磨裏的親身體驗。在她自己眼中,岡田磨裏是一個膽小怕事,總是窺探他人臉色活動的人,只是有了老師的鼓勵,自己才會成為一個創作者。

以自己為原型的女主角成瀨順

從這些言語中,我們可以窺探出岡田磨裏是一個洞察力強,擅於描寫人物心理活動,敢於直面自己內心的優秀腳本家。而我要再加上一條,她最適合的還是隻有感情作為主線的單線敘事,描寫人物複雜的感情關係,一旦將其他的主題設成主線,她就會有些無所適從。

岡田成功的作品大體都是如此,或是描寫複雜的人物關係為看點,如《真實之淚》《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或者是由自身的經歷為藍本,描寫少女的奮鬥,如《花開物語》《心靈想要大聲呼喊》,都是些純粹的感情作品。一旦以其他要素為主軸,就會各種走樣。而這部《朝花夕誓》就是這樣一部要素過多的作品。

這部作品裡麪包含三條線路,分別是瑪奇亞和艾瑞爾的感情線,永恒生命為代表的舊世代的退場線,還有作為故事背景的戰爭線,而且三條線路穿插融合,有些場景裏還齊頭並進,還要描寫一個人的一生,這其中的包含的信息量和複雜程度讓第一次觀看劇本的長井龍雪都驚呼出聲,感嘆說「感覺像是把一個人想寫的東西全都包含進一部作品中一樣」。而能完成這麼浩大工程的監督,我只認識一位宮崎駿。從最後的作品來看,岡田磨裏顯然沒有將它們完美的整合到一起。遇到這種情況時,通常的做法都是製片人來做監督的剎車,負責來削減要素,最後達到一種平衡。但是這次的製片人由身為P.A.WORKS的社長堀川憲司親自擔任,他本人對岡田的想法做了最大程度的支持,所以最後呈現給觀眾的會是有如此多要素的作品。而岡田為了這部作品幾乎動用了自己所有的人脈,staff表堪稱豪華,也使這部作品在如此多的不利因素下依然保持了較高的製作水準。

如果說戲劇的三要素是主題人物故事,那這部作品只完成了一個半,憑藉結局正面揭示了「主題」。岡田獨有的女主角也很鮮活,但其他角色就乏善可陳,只保證了半個「人物」。但是故事情節在銜接方面問題很大,後半段節奏讓人摸不到頭腦,除了男主的一生,男主和女主的「母子情」,其他方面都很強行,讓人看不懂。

分鏡和配樂等的優秀有目共睹,就不再提了,只說一說人物和故事。人物方面,岡田磨裏擅長用一些「不尋常」的臺詞和場景來將觀眾從原本沉浸的場景中拖拽出來,來達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繼而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她的成名作《薔薇少女》中水銀燈的原創臺詞「有補充乳酸菌類的營養麼?」就達到了類似的效果。這和我喜歡的trigger風格也有相似的地方,在現在的火熱的《SSSS.GRIDMAN》中也有很多應用。這也是她筆下的少女富有魅力的一個地方,女角色都會有真實的自己。《朝花夕誓》中的瑪奇亞也是這樣的典型女主,如剛剛就下小嬰兒跑到牧場不知所措的樣子,一下子就抓住了觀眾的心。相比之下,其他角色就缺少了這種東西,例如女二號就只是隨著劇情的流動來展現自己的喜怒哀樂,劇情需要她是什麼感情,她就是什麼感情,最後劇情需要她面對女兒突然想讓她自由的生活,然後她就大叫著跳了出去,只給人留下一個模板的印象。其他角色也大抵如此,除了女主,都沒有出彩的地方。

本來讓人發愁的場景,瑪奇亞的手足無措反而營造了喜劇的氛圍

而情節方面,則充滿了割裂感,缺少了轉折和鋪墊。如瑪奇亞卻營救女二時,女二卻指著自己的肚子說自己不能走,這之前女二的狀況根本沒有提示,其他族人如何也讓人好奇.如果這點還可以依靠王國高層的隻言片語來提示的話,那男主艾瑞爾離開「瑪奇亞」之後,鏡頭一轉,突然有了就成了懷了孕的蒂塔就讓人摸不到頭腦了。一直到蒂塔向艾瑞爾道歉說小時候不應該嘲笑他喜歡媽媽時我才反應過來這是他的青梅竹馬,如果在此之前加上幾組鏡頭,如艾瑞爾和蒂塔在街頭偶然相遇就會自然的多。女二在之前見到克里姆的時候還在說想見女兒,下一幕見到女兒卻二話沒說就選擇了讓她自由,自己從塔頂跳下,這從感性到理性的轉變也有些過快,如果在她和女兒見面以後安排一些女兒反抗的場景,給女二一個感情上的衝擊,在感情的過渡上會合理一些。

女二很多情感上的轉變都很生硬,缺乏鋪墊

除了這些缺少的場景,還有多餘的提示,如影片中段將軍突然良心發現,為了給女二一個陪伴而搜捕瑪奇亞,則給了觀眾一個瑪奇亞躲避搜捕,和王國軍鬥智鬥勇的期待,但最後卻發現這個情節除了烘托女二的心理接近崩潰之外毫無作用,白白吊起了觀眾的胃口。

這些情節轉折的缺失可以看做是岡田磨裏初次做監督的經驗不足,還在模仿《心靈效果要大聲呼喚》中的很多手法,但是手法不夠熟練,現場的眾多業界大佬又都很給她的面子,對她的想法大力支持,誕生出了這麼一部讓人驚艷的「中庸之作」。

最後總結一下,《朝花夕誓》是一部畫面優秀,配樂驚艷,分鏡合理。卻在情節上模糊不清,前後分割,某些轉折生硬,且包含了很多要素。再加上岡田磨裏經典的女主角形象,撐起了前半段劇情,屬於一部中等偏上的作品,如果不苛求情節,還是一部值得觀看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