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計講講這兩天在開的國產賓士A級轎車,具體車型是標價為29.99萬元的A 200 L 運動轎車先型特別版,也就是頂配車型。 還是先從動力系統講起。這臺A 200L搭載的是一臺四缸的1.3T高功率版發動機(低功率版叫A 180L),賬面163匹的最大馬力和250牛·米的最大扭矩跟一般的1.5T發動機無異。全系匹配來自格特拉克的7DCT300雙離合變速箱。

剛剛上手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給夥計的第一印象是比較粗糙的。首先這臺1.3T發動機的低轉聲線很粗糙,不太悅耳,不過轉速上升到4000rpm以後的聲浪還是蠻不錯的。其次這臺雙離合變速箱很懶,起步的時候離合接合的速度很慢,加上齒比可能設置得比較大,掛到D擋再鬆開剎車之後,要慢慢等它開動然後速度再緩緩上來,所以在堵車的時候一定要捨得給油門去喚醒它。但是油門又不算跟腳,動力往往要在踩下去之後一拍才能湧現,而在鬆開油門的時候轉速還是會上升一小會兒,也就是所謂的「粘滯感」。

雖然低速開起來的感覺比較肉,實際加速能力可不含糊。由於在運動模式+ESC關閉的狀態下,變速箱允許發動機以4000rpm的轉速彈射起步,所以乾地上的表現肯定是很棒的。不過由於這兩天一直在下雨,夥計只在濕地上跑了個8.7秒,條件合適的話在乾地上應該有能力跑到8秒內。當然,在加速的過程中,夥計發現這臺變速箱的換擋還是偏慢,稍微影響了加速的節奏。

所以綜合上面的表述,你可能會以為這臺雙離合變速箱也是那種徹底犧牲速度、來換取平順性的性格,其實並不是。它在低速換擋(特別是3退2或者2退1)的時候,還是會帶來輕微的衝擊感,在安靜的環境中還能略微聽到換擋的齒輪嚙合聲。另外,它也不是完全犧牲速度。在地板油kick-down的工況下,它的響應速度還是足夠快的。基本上踩下油門的一瞬間,就能聽見發動機轉速上升的聲音。可惜由於換擋和接合的速度比較慢,動力實際傳到車輪上還是得花一小會兒。

這套動力系統基本上就講完了,下面講講駕乘體驗。雖然賓士把A級包裝得像一款運動型轎車一樣,它的駕乘風格實際上還是以舒適性為主。首先,它的轉向總圈數有3圈,中間的虛位還是比較多的,運動模式下的力度也較為輕盈,主要還是照顧到日常駕駛的便利性。而且在過彎的時候,車身對轉向的響應不快,並不會有很強的運動感。

行駛品質方面的表現出乎意料地好。雖然用上一套19寸的薄胎,這套懸掛對小振動並不敏感,起碼對細碎振動是有一層過濾的。對大振動的處理動作雖然不算柔韌,但是傳到車內的振動感也不算強烈,濾振質感也比較厚重。當然,這個表現可能僅適用於帶獨立後懸掛的高配車型,低配帶扭力梁非獨懸的表現夥計還不清楚。最後,A級在隔音方面的表現還算及格,對胎噪的抑制算是可以,不過發動機的噪音總會在加速的時候大量湧進車廂中,沒什麼高級感。

所以,國產賓士A級的動態表現跟夥計以前開過的進口版的A 200完全不一樣。進口的A級是很硬核的兩廂小車,強調的是運動感,轉向偏重但幾乎零虛位,車身響應也非常快,是一款操控很靈巧的車。但它的舒適性表現一塌糊塗,走在路上細碎振動很多,大振動好像沒有過濾地傳進車內,胎噪也很大。而國產A級幾乎就是進口版的對立面,舒適性表現令人滿意,就是沒什麼運動的感覺。如果你是因為追求操控纔去看這款車,那麼你可能會感到失望。

國產A級的靜態表現,除了空間比較大之外,和進口版的倒是比較近似。由於軸距經過加長,所以腿部空間有了可觀的增長,比進口A級那種頂腿的表現好很多。但是頭部空間還是偏小了點,夥計176cm的身高坐上去都快頂到頭了。座椅舒適性一般,前後排的填充物都比較硬。前排座椅不是進口版那種一體的設計,可調的部位很多,支撐性不錯。後排座椅的設計有點讓人一頭霧水,就是它的座墊中部是突出來的,所以坐上去大腿只能撐住一半。另外,後排靠背角度很陡,需要乘客一直正襟危坐。

最後提一下這套連體式的雙10.25英寸屏幕,視覺效果很棒,而且選擇很多不同的主題,可以設定的東西很多,還是比較好用的。不過在駕駛的過程中,中控屏的左下角會被方向盤遮住一部分,需要注意下。

總的來講,國產A級的動力匹配和操控感都做得比較一般,不過行車品質確實還是挺好的,夥計這也是比1系、A3之類的競品優勝的地方。而且它無疑是這三款車裡面內外形象做得最好的一個,內飾尤其有高級感。說白了,這種入門級的豪華品牌轎車從來不是賣機械品質的,也不是賣空間實用性的,形象和品牌力纔是它們最大的優勢。如果真的追求純粹的產品力,得在普通品牌的緊湊型車裡面找纔行。


A級車市場是中國車市最大的一塊蛋糕,也是歷來眾車企必爭之地,業內耳熟能詳的大眾朗逸、日產軒逸、豐田卡羅拉、別克英朗常年霸佔著A級車市場前幾名,為整車廠貢獻著不菲的利潤。近年來,隨著豪華品牌的下探和消費的升級,高高在上的BBA紛紛推出自己的A級車搶佔市場,先有奧迪A3,後有寶馬1系,如今賓士全新A級終於加入豪強紛爭,以期實現降維打擊的目的。那麼賓士這款入門級三廂車產品力如何呢?我們來瞭解一下,看看它究竟值不值得買。

11月23日,北京賓士在北京西郊首鋼工業遺址公園舉辦了上市盛典,長軸距A級三廂車終於和大家見面了。官方售價區間21.69萬-29.99萬,搭載1.3T發動機匹配七速雙離合共計5款車型供消費者選擇,定位於豪華緊湊型轎車。

外觀方面,碩大的星輝標搭配滿天星進氣格柵的設計已經為消費者所熟知,依然是當下吸引眼球的設計,犀利的大燈組與凌厲的前保氣簾勾勒出兇狠的前臉,整體設計非常年輕化。進氣格柵沒有延續概念車AMG風格的設計,讓人覺得甚是可惜。

車身側面腰線鋒利,尾部採用溜背設計,雙邊雙出排氣管都是消費者傾向的設計,整車尺寸方面為4622*1796*1454mm,軸距為2789mm,然而由於發動機縱置會影響到車內空間,因此實際上車內空間並不能單看軸距,據瞭解該車空間表現一般,後排座椅對腿部支撐性較差,加上地臺凸起的影響,後排表現並不如人意。

值得一提的是,0.22Cw的風阻係數更是同級產品世界第一,不過這是歐版的數據,國產後由於底盤的調教以及鋁合金輪轂的加持,風阻係數會有所上升,不過依然是一大亮點,官方數據顯示A180L 百公里油耗5.4L。

內飾方面,賓士並沒有因為這是入門級車型就對其招牌的豪華內飾打折扣,並且在A級車上應用了拉風的連屏設計,要知道這是當前賓士C級也沒有的裝備。不得不說,這樣的內飾設計確實讓人傾心,讓人覺得比競爭對手貴上3萬都是值得的!

內飾細節不需贅述,處處都是設計亮點,大氣的連屏、富有張力的出風口、精緻的方向盤按鍵、經典的懷擋、凸顯豪華感的門板按鈕、簡潔不簡單的中控、搭配合理的內飾拼色以及氛圍燈...

但是,看一輛車值不值得買,可不僅僅看這些。雖說接近20萬的起售價看上去很有誠意,不得不指出的是,A180L的動力較弱,扭矩只有200牛米,且廠家宣傳的亮點諸如倒車影像、拉風的全液晶儀錶盤和中控觸控液晶屏、LED大燈、車內氛圍燈及大尺寸輪胎等配置,都沒有出現在A180L的車型上,也就是說售價26.79萬的A200L才具備上述配置,然而這個價格,在A級車已經算很高的天花板了。

結束語:乍一看起售價,很多人可能蠢蠢欲動,但是對比完A180L和A200L後,發現廠家誠意似乎也不是那麼足。不過可以預見的是,這款車必將是年輕一代錢包收割者,將為賓士貢獻不小的利潤。對追求個性和品牌且預算充足的年輕消費者,全新賓士A級或許是不錯的選擇;而對於空間、動力及性價比有較高要求的消費者可能會望而卻步。


其實我個人倒是覺得,沒什麼值不值得買的問題,可能你覺得不值得,或者說性價比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並不是它的消費羣體,因為一款車會有自己的定位和目標人羣,顯然,賓士A級壓根走的就不是性價比的路線。

國產賓士a級的預售價是21.6萬元至29.8萬元,當然這只是預售價,並非最終的廠家指導價,這個價位,你可以選擇很多合資品牌的中型車,二線豪華品牌的中級車,甚至高配車型都能買到凱迪拉克xts和雷克薩斯es這樣的中大型車了,即便是跟奧迪a3和寶馬1系比起來,賓士a級也不算便宜。

但是,賓士一貫就不是走性價比的路線的,如果想要性價比,完全可以考慮別的車型,a級本身的定位就是偏向於小眾消費羣體的產品,從車身尺寸上來看4609毫米的長度和2789毫米的軸距也已經是介於緊湊型車和中型車之間的一個尺寸了,而且即便是入門級別,這好歹也是個賓士。

內飾可以說是賓士a級最大的賣點了,這幾年賓士的新車,雖然有些車型外觀爭議比較大,但是內飾真的沒得說,非常有精緻感,這種大屏幕加金屬的質感真的非常不錯,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像是入門級的產品。賓士a級的內飾透漏出來的豪華感和精緻感真的在這個價位算是數一數二的。

動力方面全系都是1.3t的發動機,分為高低功率版本,其實對於一部分消費者來說,他們可能沒有一些汽車愛好者那樣,對車型研究的很透徹,對於這部分消費者來說,買車這種事,第一喜歡,第二買得起,這就夠了。我個人還是覺得,賓士a級走的就不是性價比的路線,值不值得買就看你覺得值不值這個價格了,畢竟每個人買車的需求和喜好都不一樣,這個價位可選擇的餘地太大了。

以上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看法,希望對您有所參考。


我是大魔王,轉戰豪車品牌車行,諮詢公司,汽車廠家11年有餘

過去的這一個月要論汽車圈風光無限,輿論炸鍋,吸睛無數的車,非新款三廂賓士A級莫屬了,各種抖音爸爸上面特效渲染和打開車門「哇塞的驚呼~」賺足了眼球造足了聲勢,現在營銷都可以這麼玩佩服佩服[機智]

不過,這車還真是不簡單,當我這個汽車行業11年的老油條在第一次打開車門看到它內飾的時候,一個深沉的「臥槽」不由自主的蹦了出來(本來是要說 哇塞~的,但0.01秒的時間一想老油條說那個太娘了[閉嘴])確實是汽車內飾界的顏值巔峯啊!但我們今天不聊顏值,聊點別的

之前我看有人拿性價比說事,說什麼賓士A級內飾最好看配置高的那款價格都到30萬了,30萬誰還買這個車啊,去買寶馬3系啊!哎~~~這個就有點片面了,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誰還在乎性價比這個東西啊,如果是這樣,那誰還買MINI?誰還買甲殼蟲? 誰還出門背LV 愛馬仕的包論性價比塑料袋完爆啊[呲牙] 喜歡的人多少錢他都買!!說說其他的吧,就論車子本身

1,車長4622,三廂車裡只能算及格吧,但是軸距2789mm,空間對於它的車身尺寸還是不錯哦,正常乘坐是夠用了,但是1米8的想蹺二郎腿就不現實了,長途駕駛後排乘坐也會比較累

2,動力系統,1.3T加7檔雙離合;163馬力吧夠用是夠用了,但是小排量發動機高速後程加速喫力,不是說跑不到120,是在高速上需要急加速超大車時後程的加速能力小排量比較弱,我之前開的高7 1.4T就是這樣,市區無壓力,高速急加速有點喫力,低功率版136馬力就有點坑爹了。再說7速雙離合,不明真相的大眾肯定覺得雙離合不明覺厲,其實不然,那為什麼A級爸爸C級和它爺爺S級都是9速的自動變速箱?低成本的雙離合根本比不上現在主流ZF 8速 9速變速箱,而且後期故障率還比較高,吐槽一下!

3,再說底盤,底盤系統的好壞直接決定它的駕駛感受;當初我看A級配置表的時候引入眼簾了「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 媽耶~~[捂臉][捂臉] QQ的配置為什麼會出現在賓士上?!大板車的配置為什麼會出現在賓士上?!高7的配置為什麼會出現在賓士上?!不懂懸架的同學我就這麼說吧,現在賓士寶馬除了A級沒有車是採用這種懸架的,這就好像好萊塢大片裏出現了抗日神劇的鏡頭一樣,那感覺[淚奔][吐]雖然對日常的駕駛影響不是很大,但是,但是我怎麼能允許湯姆克魯斯出演碟中諜7的時候穿著一雙草鞋呢?是不影響走路,但心裡不膈應嗎?

4,競爭力,雖然這款車上市之初是為了取代賓士CLA的,但它後期上量價格開始鬆動有優惠了它的競爭對手就是寶馬三廂1繫了,這兩款車都是之前各自品牌兩廂車演化出來的,都是前驅車型;目前從各方面看新款A級還是有碾壓優勢的,但是它的競爭對手絕不僅是三廂1系,看這個車的人會拿它去對比MINI,對比CC,對比X2,對比那些中看不中用的車型,這麼橫向一比,A級的優勢就比較弱了

5,二手車殘值,這種太細分市場的小眾車型二手車價值會很低很低低低.....工薪階層要考慮到這一點

總的來說,在這個顏值即是正義的時代,它太能符合廣大人民羣眾的購車需求了,但是它的熱度也會很快的消退,畢竟咱們中國的消費者不像以前那麼小白了,不過話說回來賓士本也不指望它來增加銷量,它就是個吸引中端客戶目標羣體和拉低賓士入門門檻的探路石,預計在明年這款車先是降價然後會增配,豪車常用的套路,至於值不值得入手我公佈我最後的答案:值得入手的就一款A200 L運動先行特別版,其他都是渣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我是大魔王


購車問題還是因人而異,由於不清楚題主的用車需求,我們不好就此下定論。恰巧我有位朋友也想買賓士A級3廂,我們就他的用車需求聊聊賓士A級3廂是不是值得買。

先介紹下我這位朋友的基本情況:

1) 已婚,待育。由於是家裡第一款車,未來這款車會起到接送孩子,甚至是一家五口的重要責任,所以安全性、空間和儲物功能需要保證;

2) 對動力不過分癡迷,但小夫妻還是希望能選擇一款運動性不錯的車型,畢竟年輕人嘛;

3) 夫妻雙方白領,經濟狀況良好,能接受入門級別豪華車的購車、養車壓力,但性價比也必須夠高才行,配置得足。

就以上三點,我們一個個來分析。

第一部分:空間、安全

賓士A級的車身尺寸為4622x1796x1454mm,軸距2789mm,這個表現要好於寶馬1系(4452x1803x1446mm、2670mm)和奧迪A3(4462x1796x1417mm、2629mm)。作為一款基於MFA2平臺打造、中國特供的車型,賓士這麼做很符合國人胃口,像我這位朋友就很買它加長的賬。

關於碰撞安全如何我們還不得而知,但賓士在這方面的表現不至於太差,我們重點看看安全配置夠不夠有料。就此來說,也只能算是中規中矩吧,雖然後側氣囊可以選配,但3400元也不低。相比之下,寶馬1系多了零胎壓續航輪胎、奧迪A3選配後側氣囊只需要1800元。

總之,就第一部分來說,賓士A級在尺寸方面佔據優勢,在安全配置上會稍遜色於同級主要的兩位對手。

第二部分:造型、動力

從1997年誕生的賓士A級到今天已經發展了四代車型,不過在此之前卻從來沒有過三箱版衍生車型。所以將賓士A級拉長,是一個很冒險的行為。

而就造型設計和內飾設計來說,還是很符合年輕人的口味,雖然拉長了,但比例並沒有破壞,依然是一款好看的車型。有人說它和老大哥CLS有神似,我也覺得如此。

至於內飾設計,賓士是三家中做得最科技範的一位,中控遵循A級兩廂版的設計,依舊是賓士一貫的豪華&科技設計語言。兩塊10.25英寸的顯示屏與科技感十足的三幅方向盤是亮點。

不過1.3T直列四缸發動機多少還是顯得寒酸了些,對面的寶馬1繫好歹還有1.5T和2.0T可供選擇,奧迪A3也有1.4T和2.0T兩種動力模式,雖然賓士A級給了兩種功率版本,但給消費者的打擊還是很大的。

所以就這部分來說,賓士A級並沒有寶馬1系和奧迪A3出眾。雖然和寶馬1系1.5T和奧迪A3 1.4T的動力表現相當(100kW/220N.m上下),使用起來差別不會很大,但消費者不喜歡。

第三部分:價格、配置

價格方面,賓士A級指導價為21.69~29.99萬元,由於是新車並沒有太大的優惠。乞丐版使用的是鹵素大燈、並且不具備自動大燈功能;選配全景天窗還需要8700元。

對比來說,22.58萬元的118i運動版誘惑力要更大些。比較實用的功能比如感應雨刷、副駕電動調節、主駕帶記憶電動調節等均有配置。不過如果單比這個價位,它並沒有與同級的兩位競爭對手拉開差距,可以說配置方面這三家都差不多。

綜合以上三點看,我個人建議還是再等等看,現在這個時間點買賓士A級3廂可能還不太合適,它是一款不錯的豪華車緊湊型競爭者,但還不值得馬上掏錢。如果優惠力度再大一些,它會有著不錯的競爭力。


賓士A級三廂被成為」最懂中國人的賓士「。

外觀

賓士一改往日成熟穩重的格調,首次採用了時尚、新鮮的風格。

外觀基本沿用A Sedan概念車的設計,再套用新A級的滿天星前臉,也就是賓士所謂的「光影設計」理念,然而倒三角車燈實在是不好接受,失去上一代那種濃眉大眼的氣魄,估計要用AMG套件才能拯救一下,相比耷拉著臉的車頭,車尾顯得更為飽滿、有精神。

不知道為何,A級三廂的協調感不如其餘兩位對手,總感覺是強行加上一個後備箱,或許是整車偏向於圓潤一派的緣故,線條完全舒展不開,看來設計長軸距轎車纔是賓士的強項。

內飾

內飾當屬A級三廂最大的看點,三輻式的平底方向盤和渦輪式出風口僅僅是開胃菜,關鍵是沿用E級、S級的一體式大屏幕,連C級也享受不到這種待遇,由於定位和成本關係,A級並沒有遮蔽雙眼的大面積真皮,而是用設計和鍍鉻材質營造運動感。

另外,A級三廂使用賓士全新的智能人機交互系統—MBUX,全稱為「Mercedes-Benz User experience」,即賓士用戶體驗,據說這套系統可以學習和適應用戶的需求,真正實現人和車的情感交流。

配置

A級三廂配備全新的MFA2前驅平臺,海外版A級兩廂可選裝四驅系統,目前分為L Sedan和L Sport Sedan兩款車型,前者搭載和雷諾共同研發的1.4T M282發動機,可輸出163馬力和250牛米,後者則是2.0T M260發動機,擁有224馬力和350牛米,均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

再說一下行走系統,低配A級三廂用前麥弗遜、後扭力梁非獨立懸掛,高配車型纔是後多連桿獨立懸掛,這可是一款起步至少20萬的豪華品牌小車,何況奧迪A3三廂和寶馬1系三廂,甚至是上一代A級,全系都是後多連桿獨立懸掛,低配A級三廂的後扭力梁非獨立懸掛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冠叔有話說

可以說這次賓士A級三廂在外觀和內飾上下足了功夫,可以說這次是內飾越級,但是底盤降級,這樣的A級是不是最懂中國消費者的心,目前不得而知,只能說讓我們拭目以待了。任何一款車,終究還是需要回到市場的。


提到豪車大家沒有不喜歡的吧,豪華品牌高端車型一直都是比較受歡迎的,這也是人們對美好實物的一種嚮往吧。今天要聊的這款車是賓士A級三廂車型,目前起售價最低的是21.69萬起,我們來瞭解一下。

外觀方面這款車還是比較炫酷的,閃鑽格柵是格外搶眼的存在,前臉採用的是「慧眼獵手全臉」加「鯊魚鼻式前懸」設計,詮釋新生代自信進取的性,不得不說整體外觀設計還是比較討人喜歡的,很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審美標準。

這款車的長寬高為4622/1796/1454mm,軸距是2789mm,這款車的長度和軸距都有所改變,目的就是為了迎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這點還是比較不錯的。

這款車最值得回味的地方就是內飾部分了,首先進入眼簾的就是那幾個空調出風口,造型真的是很吸睛,個性前衛看起來很不錯。另外就是科技感十足的10.25英寸顯示屏了,它可以像操作手機一樣,多向滑動,放大縮小,移動圖標,實用性也是比較強的。

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有四種模式,有簡化版指令、自然語言靈敏識別並支持部分方言、預測性功能和車載無線熱點使人車交互更直觀簡潔。人工智慧提供個人化服務,這點還是比較不錯的。

賓士這款A級轎車標配還是可以的,有胎壓監測、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後駐車雷達、定速巡航、自動空調、全景天窗、車聯網等功能都是全系標配。

動力方面採用的是一款1.3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分別搭載於A 180L和A 200L車型上,其中低功率版本的最大功率為136馬力,高功率版本與海外保持一致,最大功率為163馬力,傳動方面匹配的是7擋雙離合變速箱。

總的來說這款A級三廂車表現還是可以的,要說對手的話肯定是寶馬1系和奧迪A3這兩款車型了,同為高端車型售價都是20多萬左右,那很明顯就是直接競爭的意思唄。作為消費者誰優惠幅度大就選購誰,這樣做是最明智的選擇,但是非要選購這款車的話也可以理解,畢竟每個消費者都有自己的喜好。


關鍵看你怎麼想,如果你就想買一臺賓士車,那21.6萬的起步價,絕對是物美價廉。但如果你想享受賓士車帶來的舒適性,那恐怕得花29.9萬買頂配車,那你還覺得值嗎?

關於賓士這個豪華品牌,在國內的知名度絕對是很高的,而且這個豪華品牌開出去也有著足夠高的逼格。不過,賓士旗下的大部分車型在價格方面也都是比較堅挺的,這也是讓很多平民消費者們沒辦法接觸到的一大原因。

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賓士也放出了大招,就在前幾天又推出了全新的賓士A級,為的就是能夠在緊湊型轎車中分一杯羹。不得不承認,賓士A級這臺車各方面的實力還是比較強的,起碼在價格和車身尺寸上都能夠很輕鬆的奪得國內消費者們的喜愛。

賓士A級的車長和軸距分別為4622mm和2789mm,雖然它的定位只是一臺緊湊型轎車,但是這樣的車身尺寸已經達到了很多中型車的水平,從而也就使得這臺賓士A級的車內有著足夠寬敞的空間表現。即使是在價格方面,賓士A級也拿出了足夠的誠意,官方的售價區間為21.69萬元到29.99萬元,且在剛上市的情況下就已經有著1萬元左右的優惠,也就是入門級的版本需要20萬多就能夠買到。

家族式的前臉讓這臺車擁有著很高的辨識度,大標的LOGO與燻黑的蜂窩狀進氣格柵相結合,在視覺上呈現出了很強的運動氣息,很輕鬆的就能夠贏得年輕消費者們的喜愛。

內飾方面的設計絕對是有著讓人驚訝的效果,超大尺寸的液晶屏幕將儀錶盤和中控連接到了一起,帶來了很強的科技感,多圓筒式的的出風口也進一步增強了駕駛慾望,襯托出了強烈的運動感。

即使是這臺入門級的家轎,賓士也在動力方面帶來了讓人足夠滿意的答案,全系搭載了高低功率的兩臺1.3T發動機,其中低功率版本的1.3T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可達100千瓦,最大的扭矩可達200N·m;而高功率版本的1.3T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可達120千瓦,最大的扭矩可達250N·m,與之匹配的均為7檔雙離合變速箱。此外,高功率的1.3T發動機僅需8秒多就能夠破百,這樣的成績還是很不錯的。


值不值得買,對於不同的人羣來說答案是不同的。車型不同,像邁騰、帕薩特、凱美瑞等等同價位的車型以及SUV車型不去做對比,因為沒有意義。同級別車型,寶馬1系,奧迪A3,它的兄弟cla,以及atsl,那麼新A級有什麼優點呢。首先,他的外觀個人覺得還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次,內飾在這些車裡算是最好的了(低功版本不是全液晶儀錶),以及賓士的品牌文化。缺點,定價偏高,後期保養較貴,配置相對來說簡陋了點。對比atsl,兩種車的車主就不是一個類型的人!ats,後驅、傻快、油耗高,小毛病比較多,二線豪華品牌。對比cla,cla外形更好看些,畢竟無框車門,而且整車進口,小毛病非常少。但是全系車型供不應求,一些地區需要加價購買。所以說呢,如果你是個小年輕,在讀大學,家裡條件還不錯,已經有一輛中型以上的車了,那麼作為第二輛車購買沒什麼問題,或者是兩口之家,日常出行、買菜也沒什麼問題。

因為個人需求不同,所以值不值不能說的那麼絕對,好說歹說人家也是一輛賓士,希望回答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值不值的買這個問題得看消費者有哪些側重點,豪華品牌本身性也不強調性價比,如果你喜歡賓士的設計,那麼A CLASS作為目前最容易入手的賓士車也用上最新的全液晶儀錶盤和顯示屏一體化,內飾做工很精緻,適合對生活有品味的年輕人。如果你對空間,油耗,性價比這些硬性要求比較高,那麼賓士A級別3廂不值得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