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袁玲玲

□北京市肛肠医院 陆红梅

春天阳气升发,万物萌生,大自然生机勃勃,鲜花盛开,阳光明媚,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但此时外出游玩,易诱发“桃花癣”。

该病因为常发生于桃花盛开的春季,故而得名“桃花癣”,其实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面部皮炎。那么,如何预防更加合适呢?

“桃花癣”是一种过敏性疾病

调查显示,约有30%的人会对紫外线产生过敏。春季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度最高。室内工作的人对紫外线的敏感度比室外工作的人高,青年敏感度比幼儿及老年人高。因

此,春季皮炎常见于20~40岁、室内工作的女性。

另外,昆虫叮咬、海鲜等也可能成为本病的过敏原。

轻症外治重者内调

中医认为,春季风木当令,阳气升发,多风热之邪。风热侵袭,拂于肌肤,随阳气上升发于面而见红斑、鳞屑。或因素体血热兼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常,体内积热生湿,上蒸于面部而发病。风热外袭证宜清热疏风,用消风散加减。

湿热证宜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血热蕴肤证宜凉血清热,用犀角地黄汤或皮炎汤(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竹叶10克,生甘草6克)加减。

倘若患了春季皮炎,病情较轻者不需内服药物,可局部外涂硅霜、氧化锌软膏,以保护皮肤,减轻炎症反应。小面积皮损,可短期外涂软性类固醇激素药膏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软膏等,皮质类固醇激素药膏不可长期外用,以免形成激素依赖性皮炎。

皮疹较多、灼热色红者,可用冷矿泉水湿敷,每天2~3次,每次15~30分钟。也可配合负氧离子冷喷治疗,每天3次,每次10分钟。

面部皮疹广泛、反复发作、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即抗过敏类药)。常用药物有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

调护有四忌

忌过敏原首先要远离过敏原,每个人的过敏原都有不同,应到正规医院排查。

忌搔抓 搔抓可使皮肤不断遭受机械性刺激而变厚,甚至破损、引起感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易形成恶性循环。

忌热水 热水烫洗会加重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使红肿加重、渗出液增多,加重病情。

忌肥皂 外出归来勤洗脸,但肥皂等碱性大、香精多的物品,清除皮脂的力度太大,易使皮肤脂质膜损伤,引起皮炎加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