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若想出去尋找一塊遠離城市喧囂的地方,那麼鼓山是必去的了。福州人都知道梅里十景。梅里景區以相懷梅園、吸江蘭若兩個景點爲中心,將桃巖洞、五賢祠、石蹬古道、古泉跌水、古茶園遺址、巖梅古臺、九龍井、知青點等8個景點串在一起,形成“梅里十景”。

(圖片來源網絡)

作爲梅里十景之一的古茶園遺址,隱藏着古時候的貢品——半巖茶,它們有一段怎樣的過去呢?

01

春風十里,不如梅花下喝茶的你

梅花一直都是古代文人墨客吟詩作畫的素材,而梅里呢,因歷史上遍植梅花而得名,現位於福州鼓山涌泉寺西南方向鉢盂峯前。在古代,這裏還有壑裏、笊籬壑、舍利窟、梅花窟、茶園等別稱。鼓山賞梅有近千年的歷史,古代的知識分子每天除了吃飯就是賞花賞草,作詩作畫,所以,你懂得,梅里也成爲了文人墨客觀江賞梅、吟詩作畫的絕佳去處。

(圖片來源福州新聞網)

雖然梅里被很文人墨客所知曉,但千百年來默默生長在鼓山的半巖茶,卻因產量不多,古時候被作爲貢品,獨爲高官顯貴們享用。

如果穿越到古代,喝着半巖茶,在梅花下吟詩作畫,豈不美滋滋?小魚君腦補了一下畫面,如果對方顏值很高,那真是春風十里,不如梅花下喝茶的你啊!

02

古茶園遺址與半巖茶千絲萬縷的關係

養出半巖茶的就是如今的梅里十景之一的古茶園遺址,因茶園位於半山腰,而且茶樹倚巖而生,層級明顯,所以“半巖茶”的名稱由此而來,福州方言稱爲“柏巖茶”。

半巖茶它生長在鼓山岩層或叢蔭之中,少有陽光直接照射,純爲天然雨露滋潤長成,所以味清色淡而芳香。尤其是用鼓山龍頭泉之水衝沏此茶,氣味芬芳,久留齒頰,效果更佳。

《竹間續話》卷三裏面記載着,謝在杭《小草齋詩話》雲:鼓山半巖茶,色香風味,舊人評爲閩中第一,不讓虎丘、龍井也。

如果你覺得不以爲然,不都是茶嗎?那你就小看人家了,人家可是閩王貢品呢,你想喝都喝不到!

因爲當時半巖茶太過珍貴,現在的古茶園遺址仍保留幾叢樹齡逾百年的老茶樹,並由“中國茶界泰斗”百歲老人張天福題寫石刻。

百歲茶人張天福題(“半bo巖”—福州話是附在巖上之意)(圖片來源福州身邊事兒)

03

古茶園所產的半巖茶是什麼來頭呢

據有關專家探討,從目前已發現的文字記載鼓山產名茶已有1100餘年歷史。

公元908年(樑開平二年),閩王王審知將有罪的人關在鼓山古茶園種茶,在《榕城考古略》中這樣記載:“相傳閩王創寺時,人有罪,謫居於此,使之種茶……”,後人認爲歷代閩王與高僧多有交流,並倡導“吃茶”之道,是古代鼓山茶得以迅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國茶經》根據唐代陸羽《茶經》和唐代李肇《唐國史補》(806~820年)等歷史資料進行整理,介紹了50餘種唐代名茶,其中記載:“柏巖茶,又名半巖茶,產於福州鼓山。”古詩云:“瀟瀟風雨灑梅花,石竈疏煙共煮茶”,半巖茶至明清時期進入鼎盛,之後走向沒落,清代雍正以後逐漸消失在鼓山的漫漫歷史雲煙中。

雖然,鼓山半巖茶完全退出了名茶的歷史舞臺,但至今依然在鼓山遺存下不可消失的茶文化遺蹟。

校對 | 檸檬

圖文來源 | 海峽都市報、網絡等

點個小發發,爲福州感到自豪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