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族】經過邵族人的長期努力爭取,邵族被當局(2001年8月)歸類爲臺灣原住民族。自從日本佔領臺灣之後,邵族的定位就一直是比較模糊的;要麼被劃分爲平埔族的一個分支,要麼被劃分爲阿里山鄒族的一個部落,還曾經被劃分爲具有地理和文化關係的布農族的一個部落。

【邵族】邵族分佈在日月潭一帶,就是以前被稱爲水沙連的地區。據傳說,邵族的祖先被一隻白鹿引領,無意中來到日月潭,發現這裏的資源豐富、風景秀麗,是一個讓後代子孫長期生存的地方,於是就舉家搬到了這裏。

【邵族】位於臺灣島中央的日月潭,被卜吉山、益積山、潭松柏侖山、頭山、貓蘭山、水社大山等所圍繞;該地區隸屬於魚池鄉(南投縣),鄉境山嶽甚多,並散佈着十多個大大小小湖泊,構成寶島罕見的鏡湖景觀。

【邵族】日月潭地區有日月村和水社村;日月村德化社的邵族人口最爲集中。另外還有部分邵族人口,生活在水里鄉坎頂村(南投縣)。邵族是臺灣原住民族族羣中漢化較深、人口最少的民族;目前僅存數百人。

【邵族】邵族以杵歌著稱,現已發展成爲一門專業的歌舞表演藝術,並被列入世界三十八首著名民歌;也是日月潭八景之一。杵歌是由杵聲和歌舞兩個部分組成;以杵擊石發出杵音【叮叮咚咚聲】,組合上動作與歌聲,就是杵歌了。

【排灣族】排灣族人喜歡身穿佈滿圖案的服飾。服裝上的繡線、琉璃珠、貼布等,均是由手工一針一線製成。製作一件華麗的服飾,往往需要一個排灣女子的半年時間。每個人的式樣都是不同的。它也展示了排灣人的創造力,突出了自我美的獨特性。

【排灣族】排灣族文化中以家名、家族的觀念與嚴謹的階級體系,貫穿社會中宗教、政治、婚姻、藝術各個層面。排灣族人在小米收成後舉行小米收穫祭。另外,布曹爾羣每五年辦理五年祭。迎請來探視子孫的祖靈,又稱爲人神盟約祭。現今排灣族人口約十萬人。

【泰雅族】泰雅族(Atayal),舊稱泰耶爾,屬於南島語族的一支,是在臺灣的第三大原住民族羣,爲典型的高山民族,古有出草獵人頭習俗。泰雅族的名字原本是真正的人、勇敢的人意思。考古學家認爲在距今五千年前,泰雅族就開始在臺灣活動,在濁水溪上游曾發現他們的遺址,年代約爲公元前二千年至三千年間。

【泰雅族】泰雅族有很多(共有二十五個​)方言羣,通常(泰雅族)分爲:泰雅亞族與賽德克族。根據泰雅族人的傳說,其祖先起源包括三個地方:雪山山脈大霸尖山,今仁愛鄉(南投縣)瑞巖部落、中央山脈白石山。

【泰雅族】現在泰雅族族羣,分佈在臺灣(北部)的八個縣十三個鄉的區域內;就是中央山脈(臺灣北部)兩側,以及宜蘭、花蓮等山區。如今,泰雅族的總人口數約九萬餘人,僅次於阿美族、排灣族(就人數而言),是寶島原住民族中排名第三的族羣。 【臺灣原住民族,1930年代。攝影:伍茲沃思】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