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常識和本能都是跑步的時候會擺臂。那麼跑步為什麼要擺臂?能否從人身體結構等等方面科學的解釋一下擺臂和不擺臂的影響。


跑步擺臂主要有兩個作用:保持身體平衡,以及更加節省體力

保持身體平衡

保持身體平衡比較容易理解。我們不妨嘗試兩個場景,在平坦的操場賽道上用較快速度跑100米和在山路(越野跑)較快的下坡奔跑——如果不擺臂,你很難維持住一個較快的速度,另外身體非常容易失去平衡,尤其是在越野跑下坡時,不擺臂(張開雙臂)很容易摔倒。

以這兩張GIF來看——

博爾特們在百米比賽中的擺臂幅度是非常大的。但這裡有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大幅擺臂有助於跑的更快。其實這是錯誤的。過度誇張的擺臂很容易破壞身體平衡。當你過度擺臂時,身體核心和臀部需要花費額外的力讓身體保持直線,反而影響了速度。為什麼博爾特們看起來擺臂幅度那麼大,是因為他們的速度實在太快了,擺臂的頻率又與步頻成正比,所以為什麼短跑運動員也有驚人的上肢力量,才能以這樣的極高速度/步頻跑步;

而越野跑的擺臂看起來就更誇張了。因為越野跑面對的路況更複雜,雙腳隨時在大小步幅間變化,且高頻快速的調整方向,此時就需要雙臂配合左右擺臂來保持身體的平衡。左右擺臂並不會增加下坡速度,但對越野跑而言,保持身體平衡和維持一個可控的節奏要重要的多。

更加節省體力

擺臂節省體力這一點主要針對長跑。目前比較盛行的「3%、9%、13%」說法來自《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的研究數據,他們發現跑步時擺臂比將手臂放在身後節省3%的能量,比將手臂抱在胸前節省9%的能量,比將手臂舉在頭上節省13%的能量。

所以擺臂也幾乎是所有中長跑運動員需要掌握的一個技術活。

但即便是精英運動員,對擺臂動作的實際應用依然是截然不同的。以女子長跑選手為例(相比男選手,女子選手在技術動作上的差異更大):

東非黑人長跑選手的擺臂通常是小臂不動大臂動——她們的肘關節角度在跑步中變化很小,而大臂則以肩膀為軸,快速大幅的擺動;

亞洲女選手,尤其以90/00年代的中國女選手為代表,則是大臂擺動幅度很小,而小臂則甩動誇張。也有孫英傑那樣,在比賽中程有時手臂接近下垂幾乎很少擺動,更像是輕微「晃肩」的跑步姿態。

也可以看到,相比東非和歐洲選手,她們的大小臂關節彎曲角度是遠遠大於90°的。

更為奇葩的擺臂則是女子馬拉松當之無愧的史上第一人,拉德克里夫。她是非常令人咋舌的左右大幅度搖擺。更形象一點,拉德克里夫的每一步都在「甩肘」:

在跑步擺臂上,幾乎所有運動員都會擺臂,但擺臂方式各有不同。普遍來說,黑人選手無論男女,大臂小臂的夾角都更小一些,每一步肘關節的位移也要更大一些。


在明確跑步擺臂的原因(保持身體平衡以及更加節省體力)後,緊接著的問題,也就是上面已經提到的,應該怎樣去擺臂?——實際上這和跑步是全腳掌落地還是後跟落地一樣,並沒有絕對的答案。

並且儘管可能從力學、人體構造上來說,讓孫英傑、拉德克里夫們改進擺臂理論上會使得她們跑的更快,但現實來講未必就等於必定收穫更好的成績——擺臂只是為跑步服務的,目的是跑的更好更快,而非追求更優美的擺臂。

衡量跑步擺臂是否科學,唯一的衡量標準就是,擺臂是否與腳步完美協調同步。也就是說,當你正確擺臂時,身體會處於一個向前行進同時非常平衡的狀態,幾乎所有身體的動作都是幫助身體向正前方筆直前行,而沒有其它額外力的分散。此時你的跑步經濟性也是最高的。

繼續放一次最開頭的這張圖,號稱跑姿最完美的精英跑者,Ryan Hall:

至於很多人提到跑步擺臂,都會強調的一些細節動作,比如長跑的擺臂手不應該超過胸口高度、大小臂角度不應小於90°、不應該握拳……等等,這些都有道理,但並非適合每個人。此處不再去細講這些擺臂的動作「要領」。

當你刻意去追求擺臂動作細節,身體反而就處於極不平衡的狀態了。

多數業餘跑者擺臂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只會揮舞手臂,而非以肩為軸的前後運動。錯誤動作示範GIF↓↓

我們也可以看到上述那些精英跑者,儘管跑步擺臂各有不同,但絕大多數小臂動作的幅度都遠遠小於上臂。

——當你的擺臂能完美與腳步協調同步,且擺臂主要是為了身體的平衡,而非想著通過擺臂跑的更快,更習慣以肩為軸的擺臂,減少手臂的動作幅度——基本此時的擺臂就能實現「跑步為什麼要擺臂」的目的了。


知乎機構號:運動分子 橙藍文化

知乎專欄:運動分子

  • 如何評價蘇炳添 60 米跑出 6.43s?
  • 為什麼運動鞋的鞋底不是水平的,而是鞋跟高於前掌的厚度?
  • 精心佈局卻被一下破局的故事,邢慧娜雅典奧運萬米奪冠堪稱經典
  • 波士頓馬拉松有什麼令人嘆為觀止的細節?
  • 堅持跑步真的會讓皮膚更好嗎?
  • 職業運動員進入 30 歲後都有哪些轉變?
  • 有哪些知道後讓你震驚的冷知識?
  • 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是怎麼樣的體驗?
  • 田徑中的田賽和徑賽,到底誰更難?
  • 為什麼人到中年,很少有身材苗條的?
  • 「有氧運動須超過一定時間纔有減脂作用」是真理還是謬論?
  • 馬拉松比賽「撞牆」是什麼感覺?


先回答點我知道的。

1.短跑.跑步時候的擺臂幅度一定要大。2長跑.擺臂幅度要小。所以,你覺得呢?
保持身體平衡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