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盛長歌》是我目前少數能每天觀看的電視劇之一。近日聽說它創造了芒果台十年播放的一個紀錄,不是最高而是收視率最低。以至於電視台不得不重新編輯刪減,力求不會虧損得太厲害。

男女主角陳坤、倪妮是公認的演技派,陳坤自《像霧像雨又像風》以及《金粉世家》以來,電視劇、電影無不駕輕就熟,趙立新、倪大紅等老戲骨甘當配角,為何得到如此的結果?

我細細想來覺得優點和缺點並存,主要有幾個方面,供大家商討:

一、缺點

1、劇情:宮斗、朝廷權謀電視劇從《甄嬛傳》《步步驚心》開始,到《琅琊榜》達到最高潮,深受大眾的喜愛,成為電視台收視率的利器。然而自此之後,很多這種連續劇質量參差不齊。

《天盛長歌》70集,場面宏偉、人物繁多,但是在劇情的編排上確有硬傷。前二十集說的是寧弈從宗正寺出來後哈姆雷特式的復仇,向當初陷害他的太子,向致使他母親死亡的常氏一族復仇。(生存或死亡這是個問題?)然而後面劇情主線不突出,情節散漫,矛盾和懸念的製造難以給人以驚喜。二十集結束後面開始,寧弈斗完了太子、斗燕王、斗魏王,情節重複老套,觀眾興趣減弱也是有原因的。

寧弈是有遠大的家國情懷的,他的最終目的是天下歸心,讓百姓過上太平安康的日子。然而後面並沒有濃墨淡彩的加以描述,只是一味的表達權利的鬥爭。他與對手之間,光明與黑暗、仁慈與殘暴並沒有形成鮮明的對比。

2、人物定位:劇中寧弈過於完美,高大尚,多智近乎妖,往往能把握先機、洞察一切,輕而易舉致對手於死地,陷入危機中的彷徨、無助、痛苦沒有充分的表達,讓觀眾體驗不到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酣暢淋漓的痛快感。

鳳知微定位於無雙國士、大成遺孤。什麼是國士?《史記。淮陰侯列傳》說「諸將易得,至於韓信、張良者,國士無雙。」以天下為己任,挽狂瀾於既倒才稱得上國士。劇中表現鳳知微只能算得上好的謀士,不能稱國士。

鳳知微成為大成遺孤,母親懷念舊朝,十幾年耳濡目染,自身又流有皇族的血,應該具有沉重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血浮屠為了保衛她死傷慘重,母親弟弟為了她不惜自殺,面對新朝的步步緊逼、斬草除根,她不應該憤怒、仇恨、痛苦、傷心、焦慮嗎?劇中選擇了逃離,沒有絲毫舉動,反差太大呢。

3、邏輯:寧弈巡查閔海,閔國公常遠陰險、狡詐是奪取帝位的主力,本來兩強對話,一場觀眾期待的大戲,結果他被兒子殺了,這不符合邏輯,雷聲大雨點小嘛。

二、優點:

1、配角:陳坤、倪妮主演中規中距,海一天扮演的太子草菅人命,殘暴不仁,為了奪取皇帝位置,不惜做盡一切罪惡勾當。然而他對妹妹的愛,不忍暗中毒害父皇,將黑暗人性中的一點微光表現的淋漓盡致。秋明纓將保護大成遺孤作為自己最高的使命,她不惜忍受兄弟家的冷嘲熱諷,苟活於家中。她將對前朝的情義,對兒女的疼愛刻畫的惟妙惟肖。

2、整體:場面宏大、製作精良,劇中人物服飾物件製作精緻華美,歌曲低吟淺唱,哀婉動聽。

愛之深,責之切,講了這麼多不足,總體來看我覺得豆瓣評分是公道的,瑕不掩瑜。收視率低就不是好劇嗎,《大話西遊》剛開始播放的時候,票房慘淡,這並不妨礙它以後成為電影中的經典。

最後說說水軍,水軍是好是壞,人們評說不一。電視劇投資巨大,動輒上億,投資方為了收回投資,僱傭水軍製造新聞,炒作話題這也無可厚非。如今新聞熱點頻發,電視劇泛濫,要讓觀眾始終保持對它的關注,比較困難。從另一個角度說連續劇多大幾十集,人物繁多,劇情複雜,需要必要的水軍加以解釋衍生,才能讓人們更好的理解劇情和人物設置的自身特點。我們處在紅塵人世間,不免沾惹俗物,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以出世的態度做入世的事情,,不也是樂事一件嗎?

?lpu2B?6(P??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