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最近一段時間另外兩部清宮戲很火,二位打的跟熱窯一樣,但俺還是PICK這部《天盛長歌》,大概跟俺的口味有關係吧,我還是比較喜歡這種偏重於謀權的大戲,當然了,也看重這套劇的品質。

《天盛長歌》改編自天下歸元的小說《凰權》,原著並未看過,這裡就不再多談了,甚至改編成《天盛長歌》之後,我都不太清楚故事的走勢該如何,一共70集呢,目前剛剛追到第10集,僅在這裡大膽的猜測一下,謀權與愛恨之間的糾葛,將成為未來的主流。

所謂「蚍蜉何以撼動大樹」,論他們是多麼漠然地看這個骯髒的塵世,但最終、卻只是一些渴求塵世最後一點溫暖的人。


「慢節奏」下的奪權布局

還記得該劇剛剛播出兩集的時候,俺上網看評論,有不少觀眾質疑該劇的節奏,說《天盛長歌》代入感不佳,節奏慢

可以理解,因為這些質疑恰恰代表了如今快餐文化下觀眾的追劇需求,很多觀眾恨不得一上來就撕逼,一點不給你鋪墊的機會。這並不是在diss觀眾,因為現在的大眾追劇心態就是這樣,包括我也是,怎麼輕鬆怎麼來。大家熱鬧起來湊一起互懟完事。

《天盛長歌》開場兩集,信息量是很大的,角色眾多,多方勢力,前朝今日恩怨交織於一身,乍一看真的有些「騰雲駕霧」,而且對台詞和角色乃至情節必須保持專註,稍不留神,就會懵逼。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觀眾會說該劇「節奏慢」了,因為你很難在這個快餐時代,要求觀眾全劇保持專註力

但話又說回來,這也是一種闊別已久的感覺,就是昔日縱橫小熒幕的歷史正劇之感,你不能要求一部正劇為了取悅觀眾,上來就是開始瞎折騰,畢竟該劇的體量在那裡,《天盛長歌》在這個架空的歷史中,當然也是中世紀世俗權力的遊戲戰爭

該劇顯然不打算講一個急弓勁弦打怪過關、撕逼宮斗瑪麗蘇的爽文故事,而是細細展開一盤大棋,但被網劇快節奏孵育了一輪的觀眾,還能這樣的前期苦心經營的布局嗎?

個人來看,該劇的背景就是對於漢唐大歷史的象徵式書寫,具體而言,權謀其實不夠有特點,重生、捷悟、通變才是該劇的特點。這在5、6集之後顯得尤為明顯。


光明之子,在那一刻就已「死亡」

開國王朝的二代們,初嘗「天下」之味,意欲在皇子們的爭奪中處於不敗之地,無論是最終是長子登基也好,還是廢長立幼也罷,這場謀略之戰,從宮廷到家國,無不要印證下面這八個字: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天盛六皇子寧弈,太子寧川之間的謀權之爭,至少是前幾集的主線,再加上二皇子和五皇子一旁各懷鬼胎,真的印證了「相煎何太急」的說法。

個人感覺,在寧弈的人設上,編導最起碼參考了《三國演義》里曹植與司馬懿的故事,曹植的放浪形骸,司馬懿的隱忍合一,便成了陳坤飾演的寧弈。一位在宗正寺潛伏多年,一心專註蜀錦的六皇子,看似遊走於權利鬥爭之外,在世人面前只落得個頹廢六郎,卻暗中謀略布局。

從故事主線的閃回中,我們可以看到,寧弈與寧川在多年之前的糾葛,此番奪權之路,也是他逆襲,也是復仇的過程。而且比起很多謀略大戲,寧弈與太子之間,實力相差懸殊,在滿朝文武中,他身邊只有趙立新飾演的辛子硯而已。

?

而大成遺孤、血浮屠重現,是寧弈暗中布局的第一步,在天盛帝面前「如果有大成遺孤,就不會有現在的太子」這樣的話里藏刀,更像是對太子的宣戰。隨著故事發展,血浮屠一案牽扯出來的太子聲東擊西的計策,以及前朝遺孀秋明纓,也將前朝降將顧衍甚至秋尚奇推向了寧弈一方。

至此,寧弈身邊,構成了「哲人-王」的二身一體架構。辛子硯以陰謀籌算,顧衍則陽剛果敢,六郎離開宗正寺的第一步布局,已經初見成效,而這僅僅用了不到10集的內容。

所以,到這個份兒上,這套《天盛長歌》還叫「節奏慢」嗎?

從這方面可見,人情練達、世事洞明的寧弈,可以遠距離體察朝堂,也可以貼身博弈人性,之所以說這一出無限悲傷的復仇歷程和奪權之路,卻也是油盡燈枯的終極結束,因為在這樣的謀權大戰中,沒有人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也沒有人可以全身而退。

寧弈不是司馬懿,《天盛長歌》也不是《軍師聯盟》。比起後者劇集中塑造的「少有奇節,伏膺儒教」的司馬懿,寧弈的險中求勝和果斷,與司馬懿完全是兩種人,而且並不是寧弈隱忍,是因為他被軟禁在宗正寺多年不得施展,剛出來就搞出這麼大事件。

且在與顧衍那場戲中,能看出他城府極深,而且可怕陰鬱的面孔首次出現,與以往開朗柔美的六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所以我們並不能就這樣的單純的看寧弈的復仇歷程,就說他的對立面都是純粹的壞人。他自己也浸染在權謀之戰中,以無數鮮血澆灌的康庄大道。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個從光明到黑暗的過程。

賢者為王?或者真的只存在於小說之中,但恰恰這樣也是《天盛長歌》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寫實之處。

從這方面而言,影視劇中的男人謀權與女人宮斗,本質上是一樣的。但《天盛長歌》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鳳知微這個角色的存在。


她可以是劃破黑暗的烏托邦之光

《天盛長歌》開場10集,鳳知微戲份不算多,她與寧弈之間的糾葛,僅限於那露水相逢,以及在楚王府的故事,但在被毀的婚約背後,鳳知微的毒誓或許會成為她與寧弈的第一個羈絆,而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面。

雖然沒有看過《凰權》原著,但也僅僅了解到,寧弈的復仇和奪權的過程,也是鳳知微開始崛起,救天下蒼生於水火的過程,二者的立場是此消彼長的。

我不太了解《天盛長歌》對原著進行了哪些改動,但從目前來看,鳳知微的人設,甘願放棄權勢,而救民於水火,倒是很符合一個的俠客初始設定。而寧弈目前呈現出來的人設,未來之路跟鳳知微恰恰是相反的。

對比閃回片段中幼時寧弈的仁慈,正是這份仁愛令他輸給了兄長,這個光明之子在那時開始,就已經「死亡」了。換來的是,不惜一切手段和代價,復仇逆襲的楚王。

由此看來,鳳知微會成為將寧弈拉出黑暗的那個人,因為即便歷盡世間混沌,也會渴求人間那一抹溫暖,如同一束亘古不變的光,劃破黑暗。

在本劇皇子奪權的雲譎波詭之中,鳳知微這個角色的存在,象徵著極端的理想主義者的身份。她以深情贏得了理想主義者的勝利,這幾乎只能在真空版虛構故事裡才能實現。

對比很多古裝劇,最終在理想主義下,聖者之人最終稱王的塑造,該劇才更加真實。所以將這樣的理想烏托邦形象沒有安置於君王,而是放置在一位女性角色身上,才是該劇的特殊之處。

電視劇《天盛長歌》呈現出雲譎波詭下的為帝之道,其實就是暗黑中的王者,尋找光明的出路的過程,所以鳳知微這個角色的出現,絕然是主創對於古代謀權之戰中的美好希冀式同情。

我很期待鳳知微在今後劇集中的表現。

至此,很多人說該劇像《琅琊榜》,但至少憑這一點,《天盛長歌》就與《琅琊榜》的內核完全不同。唯一的相似之處,便是優良的素質,特別是服裝、典章、器物和禮儀,典雅、大氣、唯美、規範,乃是華夏風度。


首發於公號:電影文酷

dreamcrowflim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