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和秋家五姨娘相關劇情的劇透(也是重要劇情),介意者請勿繼續。

秋都督家的五姨娘

看了《天盛長歌》前六集。

在第六集,秋家的五姨娘被殺害了。兇手是抬頭不見低頭見,同住一個大宅府邸里的「家人」。五姨娘的死,是天盛朝社會的一個時代縮影。

五姨娘身世不明,甚至連為何叫做五姨娘也沒個交代。在劇中是天盛秋都督的妾侍。這個角色剛露臉的時候,我還以為在她之上,還有四位姨娘。縱觀六集後,後知後覺五姨娘是秋都督僅有的一位側室,嫁入秋家十幾載,不見育有一兒半女。

第一,五姨娘是一名忠誠的婚姻守衛者,即使是身處一個虛構的封建社會中,這也不多見。作為一名側室,她堅定的擁護正房秋夫人的領導,陪同秋夫人出席各種重要場合,參與了各種重要劇情的見證。比如十三年前見證了秋家收留鳳知微一行三人,十三年後又親歷了皇室賜婚的鬧劇。在秋夫人的指導下,五姨娘非常高效的完成了許多任務。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便是針對鳳知微一家的政策宣傳工作。鳳知微等人雖然走投無路投靠秋家,卻始終不願也不能融入秋家。五姨娘作為外交關係中重要的一環,不免做了許多夫人不便出面的臟活累活,並因此與風之微等人交惡。

五姨娘看見夫人痛哭,以為秋都督納新妾了。

第二,五姨娘是一位識大體的人。比如,得知皇室賜婚秋家後,五姨娘真誠的為秋玉落小娘子感到由衷高興,是劇中第一個向老爺夫人賀喜的人。而在得知鳳知微會代替秋玉落接受皇婚後,儘管心中不解與不滿,但是仍然非常出色的完成了夫人交代的轉送聘禮的任務。與鳳皓貪戀財物的表現不同,五姨娘從頭到尾都沒有垂涎過不屬於自己的財物。在與鳳之微見面時,也可以做到不計前嫌,以王妃相稱。

秋夫人在祠堂求神拜佛,五姨娘感同身受,願替代夫人受苦。

第三,五姨娘心思縝密,智商很高,實踐能力極強,為達目的敢於拋頭露面。劇中我們常看到五姨娘鬧烏龍。可是別忘了,我們作為觀眾,是在上帝視角觀看。自然對所有關鍵劇情信息了解得清清楚楚。試想一下自己身處五姨娘的境地,在信息有限的條件下,敢說能做得更好?再加上秋都督和秋夫人實際上對五姨娘有所保留,五姨娘自己心直口快的性格,鬧出幾個無傷大雅的笑話一點都不意外。而五姨娘的反應之快,迅速用實際行動改變了被動的局面。五姨娘通過自己滴水不漏的記憶力,加上出色的情報偵察和不亞於福爾摩斯的邏輯推理能力,僅憑一人之力破解了連秋都督都未能察覺的本劇目前為止最大的秘密。

五姨娘跟蹤鳳知微的媽媽,在街頭打探到大成遺孤的重要情報。和大門不邁,二門不出出事只知道燒香拜佛的秋夫人相比,五姨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實幹家。

從主角視角來看,五姨娘應該歸屬於反派的一方。我上面這些文字,頗故意用了些翻案的文風,為博君一笑爾。以本人觀劇的立場,如果角色的塑造越趨向於真實,就越有意思。那我所理解的真實呢,就是有人味,符合劇情對角色的塑造。這個尤其考驗編劇的功力吧。

再回到五姨娘這個角色。上面所述的這些優點,全基於一個關鍵要素,那就是:五姨娘具備較高的文化技能。被殺害前的五姨娘,正手提毛筆,寫下了一封對字工整的舉報信。五姨娘具有文化,所以她能守禮儀,識大體。五姨娘有文化,她既然不貪慕財物,嫁入秋家後的目的必然高於生計本能,所以她對婚姻的守衛特別的忠誠。五姨娘有文化,這是支撐她能夠進行合理的邏輯推理的基礎。

一個細節,五姨娘被謀害時是獨處。說明她是一名獨立的女性,這比較符合她具有文化的特質。

五姨娘的悲劇在於,儘管她的個人能力很強,由於在秋家不受重視,過於依賴高層領導決策。在多次直言厲害惹怒了心懷鬼胎的秋都督後,未能發動其他秋家群眾的力量,對鳳知微等敵對勢力不能保持足夠的警惕,最終功虧一簣,實在令人扼腕。

表面上看,楚王、太子、辛院首等人運籌帷幄,神機妙策,屏幕里好不精彩。但是不要忘記他們在編劇的安排下,是自帶主角光環,擁有玄妙的個人運氣和足以顛覆一個常規封建王朝的翻雲手。比如太子可以隨意剝奪十三個依法參加集體勞動的群眾的生命,趙王可以隨意逮捕良民並公然在監獄行兇,「錦衣衛」指揮使的人干涉監獄的日常運作。偌大一個強盛的封建王朝,其內部運作混亂無理,管理水平連賣笑之所蘭香苑都不如。在蘭香苑,陌生人(鳳知微)想獨闖後台都會被工作人員無情阻攔。楚王和辛院首在蘭香苑的每次會面都安排得滴水不漏。可想而知如果不是管理混亂,那隻能說貴族和實權人物在天盛王朝的能量之巨大,遠超現代人想像。

因此,以目前六集來看,五姨娘這個角色反而是最具有人味的。她所做的,完全是基於所依附的關係和自己出群的個人能力。奈何在開掛的主角群面前,也只能被無情的碾壓了。真難道不是個悲劇嗎?

興許,如若她出生在唐朝,會是一個武媚娘,而不是五姨娘。

最後,以上文字是以《天盛長歌》劇情內容進行合理推測。沒看過原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