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太熟悉的國家找好餐廳,參照米其林指南和亞洲50佳榜單可能是最省事的辦法。而且,50佳之中也有許多餐廳就在米其林榜單上,比如韓國首爾的Mingles和Jungsik。上榜兩份重要榜單,大概也不那麼容易踩雷了吧。

在這兩家餐廳中,Jungsik的菜式風格更為國際化。Jungsik的主廚林正植畢業於美國烹飪學院,在紐約開設的分店也摘下了米其林二星,算是世界範圍內新派韓餐的代表性餐廳了。首爾的總店位於富人聚集地江南區的清潭洞,加上底層的酒吧和高層的包房,佔據了一整棟小樓。

餐前小喫看起來很是豐盛,密密麻麻地在面前擺滿。分別是加入蘑菇和雞蛋的帕馬森芝士、白蘿蔔片包著鯛魚配韓式泡菜醬、三文魚卷、海苔裹生蠔、鵝肝慕斯和炸牛蒡。看起來已經是很西式的手法和表現了。

如果選擇13萬韓元5道菜的套餐,從前菜到主菜,每一道菜都有兩種選擇,甜品有三種。兩個人來的話,剛好可以把菜單基本都點一遍。

鮑魚配白奶油醬。和中國一樣,韓國的高檔餐廳裏,鮑魚也是常見的彰顯食材高檔的重要角色。前菜選這一道的話,需要額外加15000韓元。雖然鮑魚軟嫩,和醬汁也搭,但我還是更喜歡後面這一道不用加錢的扇貝。

我一直對扇貝這種食材有獨特的偏愛,還曾經一個人跑去日本青森點了滿桌扇貝刺身、黃油烤扇貝、扇貝味噌燒等等。這一道扇貝藏在切薄的白蘿蔔片底下,配菜有西葫蘆、蘆筍、豆角,佐以油醋汁和牛油果醬。扇貝肉質厚實,表面微微煎過,裡面仍是半生的狀態,和其他配菜一起入口也不會遮掩鮮甜味。

第二道是改良版本的韓式拌飯,一道是加入山藥、黃瓜的生牛肉拌飯,另一道則是加有紫蘇的明太子拌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生牛肉拌飯完勝嘛。

點菜的時候,我們另外挑選了一個海膽招牌菜。直到被端上來的時候,我們才知道這道海膽其實也是拌飯……纔到了第二道就連喫三碗拌飯,實在是失策啊。這道海膽拌飯是Jungsik的明星菜品,主廚將脆米和芝麻、泡菜、海苔等加入其中,營造出多種味覺層次感。只是個人覺得這裡選用的加州海膽,比起北海道馬糞海膽來說,在鮮甜度上還是差了些。

黑鱈魚配松茸、豆皮和烏賊,上面覆蓋著一層幹海草。把這層海草撥到湯裏,就融化出一股鮮味來,正適合搭配低溫慢煮得極度軟嫩的黑鱈魚。點這道菜需要額外加15000韓元。但我更喜歡的是後面這道不用加錢的……(怎麼又是這樣)

不用加錢的濟州島鯛魚,旁邊搭配的是長條的米糕和季節蔬菜。這道菜是亮點是魚鱗部分,廚師用熱油反覆澆潑,讓魚鱗呈現出立起來的狀態,同時有具有香脆的口感。

主菜環節,女朋友以在fine dining餐廳點羊肉從來不會失手為理由,選了羊肉。作為一名牛肉愛好者,我則選了大韓民族「身土不二」的驕傲——韓牛,還心疼地加了2萬韓元。

結果女朋友點的羊肉是外焦裏嫩的好喫,我點的韓牛卻光榮地撲街了。服務生推薦了medium的熟度,但喫起來明顯是過熟的口感了嘛。

帶著悲痛的心情喫了一小碗清口的金湯力黃瓜冰,接著喫甜品。

蘋果派中規中矩,有意思的是後面的一道招牌甜品。

服務生介紹說這是濟州島的神像,摸一摸他的鼻子就會有好運。外層是黑芝麻,裡面是加了艾葉的慕斯,旁邊搭配著牛奶冰淇淋。但網上一搜,似乎濟州島的石頭爺爺像是來源於生殖崇拜啊?再看看這個甜品,還真的有點像那什麼來著……

甜品原型,一家人最重要是齊齊整整。

之前去大阪的另一家亞洲50佳和米其林二星餐廳La Cime的時候,服務生說他們會和Jungsik一起推出合作菜單。這家菜單也有一道神像入菜的甜品,把西柚口味的啫喱,被做成了大阪福神比利肯的形象,不知道是誰的創意在先。

感覺國內的餐廳也可以借鑒一下,推出關公雙皮奶或者觀音紅豆冰,大概會很受歡迎吧。最後的茶和菊花甜品就略去不表了。

總之,Jungsik雖然會使用較多本國食材,但融入了很多西式、新派的料理手法,挺適合對創意韓餐有興趣的外國食客。只是根據我的經驗教訓,如果要點tasting menu之外的套餐的話,每一道菜都選不加錢的那道就對了……Jungsik電話:+82-2-517-4654地址:11 Seolleungro, 158 Gil, Gangnam-gu, Seoul網址:www.jungsik.kr

========================

個人微信公眾號:晃蕩範(FanViajero)

不定期推送旅行覓食日記和酒後胡言亂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