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第四篇《軍形》的主要原則

《軍形》篇是《孫子兵法》的第四篇,分為四章,主要講:以多勝少,從廣義動量定理Fαt=MV的角度來說,影響成果有四要素,分別為力量F的大小、方向α、作用點和時間t,《軍形》篇主要論述的就是力量要素F。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第一章講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原則: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的弱點。第二章講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實力弱則防守,實力強則進攻。原則:防守可以增加抵抗力,因為有地利和等待之利。第三章講先勝後戰: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原則:有勝利把握再戰,無把握則不戰。第四章講以多勝少,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鎰:銖=576:1。軍賦影響勝負,積水就是聚力,通過集中兵力來贏得戰爭(如圖1所示)。

圖1 《軍形》篇的主要原則

第一章講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原則: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的弱點。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孫子說:古代善於指揮作戰的人,總是先創造條件使自己處於不可戰勝的地位,然後等待敵人能被我戰勝的時機。做到不可戰勝,關鍵在於自己創造充分的條件;可以戰勝敵人,關鍵在於敵人出現可乘之機。因而,善於作戰的人,能做到自己不可戰勝,不能使敵人一定被我戰勝。所以說,勝利可以預測,但不可強求。

軍事學的主要原則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的弱點。不可勝是因為弱點沒有暴露,可勝是因為弱點暴露而被定點打擊。先保證自己的弱點不暴露,就能保證自己不可勝,然後等待敵人暴露弱點,就是以待敵之可勝(如圖2所示)。

圖2 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自己的弱點是否暴露,取決於自己隱蔽的能力,而對手的弱點是否暴露,取決於對手的隱蔽能力。所以自己可以保證自己的弱點不暴露,這就是先為不可勝,等待敵人暴露缺點,然後集中優勢兵力打擊,這就是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這兩句的關鍵點也都是保證自己的弱點不暴露可以不敗,而敵人弱點是否暴露,則影響我方是否可以獲勝。敵人暴露弱點,我方就能集中優勢兵力打擊,然後就能獲勝;敵人不暴露缺點,我方也不暴露,就能保證我方不敗,所以有「勝可知」。「而不可為」是因為敵人是否暴露弱點,取決於敵人,我們可以知曉,但是無法左右敵人,所以說不可為。第六篇《虛實》篇寫道:「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斗。」本篇說勝不可為,而《虛實》篇說勝可為,那麼勝到底是否可為呢?本篇的邏輯是敵人不暴露弱點,我就沒法戰勝它,所以勝不可為,因為敵人是否暴露弱點不取決於我方。《虛實》篇的核心就是如何讓對手暴露弱點,敵人自己不暴露弱點,那麼我就通過各種詭詐來引誘敵人暴露弱點,然後再打擊,所以說勝可為。

第二章講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實力弱則防守,實力強則進攻。原則:防守可以增加抵抗力,因為有地利和等待之利。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使敵不能勝我,這是屬於防守方而的事;使我可以勝敵,這是屬於進攻方而的事。採取防守,是由於兵力不足(我方暫處劣勢);採取進攻,是由於兵力有餘(我方兵力已擁有優勢)。善於防守的人,如同深藏於地底,使敵人無形可窺;善於進攻的人,如同神兵自九天而降,使敵措手不及。因而,既能有效地保全自己,又能獲取全面的勝利(如圖3所示)。

圖3 守則不足,攻則有餘

本章主要論述了防守可以保證不敗,進攻可以獲得勝利。主要原則是防守可以增加抵抗力,因為有地利和等待之利。要想不敗,可以防守;要想勝利,需要進攻。《戰爭論》說防禦是比進攻強的作戰形式,因為有地形之利和待敵之利,它們可以增加抵抗的力量。所以兵力不足時需要防禦,通過地利和等待之利來加強防守力量,從而保證不被打敗。一旦力量強大就應該採用進攻的形式。

《戰爭論》寫道:「戰鬥可以按照動機進行分類,進攻具有積極動機,目的是驅逐敵人;防禦具有消極動機,目的是據守。

防禦是一種較強的但帶有消極的目的的作戰形式,那麼,自然只有在力量弱小而需要運用這種形式時,才不得不運用它。一旦力量強大到足以達到積極的目的時,就應該立即放棄它。由於人們在防禦中取得勝利就通常可以造成對自己比較有利的兵力對比,所以以防禦開始而以進攻結束,是戰爭的自然進程。」

第三章講先勝後戰: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原則:有勝利把握再戰,無把握則不戰。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預見到勝利,不超過一般人的見識,算不得高明;打了勝仗普天下都說打得好,這也算不得了不起的高明。這就像舉得起秋天的毫毛(極言其輕)算不得大力,看得見日月算不得眼明,聽得見雷霆算不得耳聰一樣。古來所說的善於打仗的人,都是在容易取勝的條件下戰勝敵人的。所以善於打仗的人打了勝仗,並沒有智謀的名聲,也沒有勇猛的武功。所以他取得勝利,不會有差錯。其所以不會有差錯,是因為他的戰略措施先造成必勝的條件,戰勝已經處於失敗地位的敵人。善於打仗的人,總是使自己處於不敗的地位,而不放過使敵人失敗的機會。因此勝利的軍隊先有了勝利的把握,才尋找敵人交戰;失敗的軍隊往往是先冒險同敵人交戰,企圖在作戰中去求僥倖的勝利。善於領導戰爭的人,修明政治,確保法制,所以能掌握勝敗的決定權(如圖4所示)。

圖4 先勝後戰

本章主要講先勝後戰: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原則:有勝利把握再戰,無把握則不戰。如何在戰前知曉是否可勝呢?在《始計》篇中有五事七計知勝負,通過五事七計的比較,預知是否可勝。在《謀攻》篇中有利於勝利的五種要素也能預知勝負,如果預測可以獲勝,那麼就可以戰鬥,如果預測不勝,那麼就不戰鬥。增加軍隊實力可以增加勝利的可能性,「修道而保法」論述了《始計》篇五事中的道和法,道是使得士兵和民眾和君主思想一致,這樣就能增加軍隊的戰鬥力。只是思想一致,如果軍隊本身能力差,那麼也會容易失敗,所以法就是論述軍隊的建設,包括曲制(部隊的組織編製制度)、官道(軍官的職責範圍規定)和主用(軍需物資的供應管理制度)。為什麼《軍形》篇只論述了五事中的道和法,而沒有論述天、地和將呢?因為《軍形》篇主要講軍隊的實力,天和地屬於自然因素,良將又可遇不可求,而道和法這兩項任何時候都可以花費精力和資源去加強,是軍隊實力的重要要素。

第四章講以多勝少,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鎰:銖=576:1。軍賦影響勝負,積水就是聚力,通過集中兵力來贏得戰爭。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

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用兵必須注意:一是土地幅員,二是軍賦物資,三是部隊兵員戰鬥實力,四是雙方力量對比,五是勝負優劣。度產生於土地幅員的廣狹,土地幅員決定軍賦物資的多少,軍賦物資的多少決定兵員的質量,兵員質量決定部隊的戰鬥力,部隊的戰鬥力決定勝負優劣。

軍事上有五個範疇: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數,四是稱,五是勝。土地的大小不同就產生了面積不同大小的田地,田地面積決定了糧食的產量,糧食的產量決定了兵員的數量,兵員的數量產生了對比,對比產生了勝負。所以勝利的軍隊,在力量對比上,就像用「鎰」稱「銖」那樣占絕對優勢,自然必勝無疑;失敗的軍隊,在力量對比上,就像用「銖」稱「鎰」那樣,處於絕對劣勢,自然必敗無疑。

高明的人指揮部隊作戰,就像決開千仞之高的山澗積水一樣,一瀉萬丈,這就是強大軍事實力啊(如圖5所示)!

圖5 以多勝少

第四章講以多勝少,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鎰:銖=576:1。鎰和銖是古代重量單位,一鎰等於24兩,一兩等於24銖,一鎰就相當於576倍的銖。勝兵以鎰稱銖是指兵力優勢對比越明顯,獲勝的概率就越大,勝利的天平傾向於力量更大的一方(如圖6所示)。

圖6 勝利的天平傾向於力量更大的一方

克勞塞維茨通過研究戰爭史,發現2倍兵力足以戰勝敵人。隨著兵力對比優勢的增加,獲勝的概率也在增加。現實中並不是兵力對比優勢越大越好,因為還有節約兵力的原則。如果追求每次戰鬥都以10倍的兵力打擊敵人的話,那麼如果敵人的某一局部戰場有1千人,我方就要調動1萬人,而如果敵人戰場有10萬人,我方就要調動100萬人,隨著敵人兵力的增加,我方調動兵力的難度會越來越大。並且現實戰爭中會有多個戰場,不可能每個戰場都會有這樣大的兵力優勢。如果2倍兵力足以打敗敵人,調動10倍兵力的話,在資源和時間上的浪費會很多,本來剩下的8倍兵力在別的戰場還可以取得比這個戰場更大的成果,所以調動的兵力越多,成本越高,按照管理學中豐田生產方式的思維,物盡其用的狀態是最好的,產出的成果最大,成本最低。

地數出田數,田數出糧數,糧數出兵數,兵數生比較,比較定勝負,按照孫子的邏輯推理關係,地數越大的國家可以耕作的田越多,田越多可以產生的糧食就越多,糧食越多可以供養的兵力就越多,兵力越多,勝利的可能性越大。土地的面積決定了給養,給養決定了兵力,所以以前的戰爭經常是以爭奪土地為戰爭目的的,送城割地成了戰敗國主要的媾和手段。隨著種植業的發展,較小的田數也可以供給越來越多的人口,此時搶奪土地已經不是戰爭的主要目標了,國家開始搶奪資源和市場,比如搶奪石油和要求戰敗國開放。

在近代,國土面積對於戰爭的影響還是非常巨大的,《戰爭論》寫道:「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是不可征服的」。克勞塞維茨從另一個角度論述了國土對於戰爭的影響。他說「我們把主動向本國腹地的退卻看作是一種特殊的間接的抵抗方式,採用這種抵抗方式與其說是我們消滅敵人,還不如說是讓敵人用勞累拖垮自己。因此,在向本國腹地退卻的情況下,防禦者根本不準備進行主力會戰,或者把主力會戰推遲到敵軍的兵力已經大大削弱以後再進行。」《戰爭論》中向腹地退卻是延遲決戰,通過勞累和給養不足拖垮敵人,從而降低敵人作戰熱情和能力,最終達到力量反轉而戰勝敵人。孫子在《作戰》篇寫道:「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這是針對在敵國作戰的進攻者而言的,在敵國作戰越久,銳氣就會下降的越多,從而使得戰鬥力下降,即孫子所說的「勝久則鈍兵挫銳」。長久作戰對於異國作戰的進攻者不利,那麼相對而言,長久作戰對於本國的防禦就有利,而幅員遼闊的土地才能使得向腹地退卻的時間加長,從而消耗敵人。

給養對於戰爭勝負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孫子兵法》論述了國土面積對於給養的決定作用,而給養又決定了軍隊的絕對數量,進而影響勝負。《戰爭論》論述了國土面積對於防禦的重要作用,國土面積廣大可以使防禦者向腹地退卻,從而使用給養困難等各種阻力來消耗敵人,最終達到軍事力量的逆轉,然後打敗敵人。1812年的俄法戰爭中,俄國通過向腹地退卻並且損毀一切給養,以此來消耗敵人,減少敵人的戰鬥力,當兵力對比到均衡或逆轉狀態後開始進攻,最終打敗了不可戰勝的拿破崙。

給養不僅包括糧食等,還包括武器裝備等。管理學的質量專家朱蘭博士說:「美國值得向全世界誇耀的東西就是IE(工業工程),美國之所以打勝一戰,又有打勝二戰的力量,就是因為美國有IE。」當戰爭進入一種僵持階段或者消耗階段時,哪一方的給養供給的更好,就更有可能獲得勝利。美國的工業工程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美國可以在相同時間內比敵人生產更多的飛機、大炮投入到戰爭中,這樣就在戰爭中獲得了優勢,進而獲得勝利。

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這句話中最重要的是積水,相當於集聚,聚力,集中兵力的意思。如果水量很少,即使從很高的地方放下,衝擊力也是很小的。但是如果水量很大,那麼衝擊力就會非常大,水量用來比喻兵力,數量越大,力量越大。同樣數量的水,如果是一點一點的從高處落下,那麼衝擊力很小,但是如果將水集中在一起,同時沖從高處落下,衝擊力就會非常大,這也就是集中力量可以增加衝擊力,從軍事學的角度來說就是集中兵力,產生兵力對比優勢,進而獲得勝利。

孫子以決開千仞之山上的積水來表示兵力的強大,現實中確實有將水當做武器的,其高度雖然沒有千仞之高,但其殺傷力驚人。花園口決堤,又稱花園口慘案,是中國抗戰史上著名慘案之一。1938年5月19日,侵華日軍攻陷徐州,並沿隴海線西犯,鄭州危急,武漢震動。6月9日,為阻止日軍西進,蔣介石政府採取「以水代兵」的辦法,下令扒開位於中國河南省鄭州市區北郊17公里處的黃河南岸的渡口——花園口,造成人為的黃河決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黃泛區,間接導致慘絕人寰的1942河南大饑荒,史稱花園口決堤。根據統計,「黃泛區」三省在1938年至1949年間,因洪水死亡的人數超過了80萬,僅河南一省就有超過32萬人喪生。此外還有391萬人外逃,淪為難民,接近當時三省人口的20%。黃河堤壩的高度沒有千仞之山那麼高,但是黃河水量大,造成的殺傷力也非常巨大。水電站通過積水來獲得高度差,水位越高,水的壓強越大,壓力越大,發電量越大。水電站的積水越多,可以發得電量就越多,同時水電站的風險性也就越大。黃河決口可以造成幾十萬人死亡,由於大河的破壞面積巨大,甚至被稱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大河之上建立的大型水電站,在戰爭時也就可能成為自己的弱點,一旦被炸開,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戰爭時對於大型堤壩,一般都是自己主動降低水位來減少風險。

《軍形》篇的核心原則就是以多勝少,集中兵力產生對比優勢,從而獲得勝利。

摘自《可以量化的軍事學》

圖7 《可以量化的軍事學》全書結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