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迎春是賈家最可憐的姑娘。作為賈家二小姐,也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雖然是庶出,但賈家哪怕丫頭都是頂尖,何況一個大小姐。可惜這樣一個侯門繡戶女,卻婚後一載被丈夫虐待而死。賈家作為迎春的孃家對此愛莫能助,根本無力救助迎春。

【一】

封建社會重男輕女,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嫁人就是別人家的人。幸福不幸福看的是命,憑的是個人。即便是王公貴族女兒,也大體如此。除非是公主,皇帝女兒不愁嫁,誰也得罪不起。或者貴女下嫁勢力較弱的婆家,纔可能憑藉孃家的勢力對夫家造成壓制,得以在婆家風生水起。否則,出嫁從夫是三從四德的主要要求,誰也逃不脫這個倫理枷鎖(夏金桂除外,鳳姐兒也不過紙老虎)。

富貴豪門講求門當戶對。但其實大多是女子高嫁,男子低娶,比方王夫人嫁賈政,王熙鳳嫁賈璉。這也是避免女子孃家恃強造成媳婦凌駕丈夫之上而家宅不寧。

【二】

賈迎春嫁給孫紹祖並不合適。

第一,孫紹祖輩分與賈赦相同,之前與賈赦稱兄道弟。如此將賈迎春嫁過去,有點不合禮儀,先天上也讓孫紹祖具備心理優勢。

第二,賈迎春國公家的小姐,嫁給孫紹祖,算低嫁,折節下交,必有所求。賈家鼎盛另當別論,賈家勢敗遮掩不住,孫紹祖反而更看不起迎春。

第三,賈迎春庶出最致命。孫紹祖雖無賈家富貴,但也是嫡子嫡孫。娶個嫡女遠比娶庶女名聲好。孫紹祖娶迎春本就目的不純。

【三】

孫紹祖娶賈迎春絕不是貪慕賈家豪門。他敢於虐殺迎春,就是早看透賈家徹底勢敗。

賈赦因欠他五千兩銀子不還,要將女兒嫁給孫紹祖,與賣女兒無異。孫紹祖覺得自己被騙,不要賈迎春銀子也要不回來。不如得一美人再說。迎春從開始,就註定不被孫紹祖重視,被虐殺也不排除是孫紹祖的初願。迎春死了,他完全可以再娶。基本沒什麼損失。

迎春在孫家實在呆不下去,派奶孃回來讓孃家接她回來散散。未嘗沒有求救的意思。可結果呢?父母兄嫂一概不管,只有嬸子王夫人說了一句:

…已是遇見了這不曉事的人,可怎麼樣呢?想當日你叔叔也曾勸過大老爺,不叫作這門親的。大老爺執意不聽,一心情願,到底作不好了。我的兒,這也是你的命。

王夫人的態度就是賈家的態度,也是當時社會大多數孃家人態度。嫁出去的女兒,嫁之前很重要,盡量找一個好人家。但若是嫁錯了,只有一個字:命!

迎春的求救自此結束。她深知賈家再不會有人為她出頭,也沒人救得了她。人若絕望,也唯有一死才落得乾淨,不然能怎麼樣呢?

【文/君箋雅侃紅樓】

如果您想點贊,也煩請點擊關注下作者^_^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

【工筆紅樓夢·清·孫溫】


當然有。

孫紹祖願意明媒正娶賈迎春,就是希望能借力。婚後發現賈迎春就是個廢物,賈家也沒個成事的人,自然覺得賈迎春佔著正房的位置太礙事。而且,賈府也沒人替賈迎春出頭,自然趕緊折磨死,騰出位置來。

若是賈寶玉好好念書,考個進士,有步入官場的可能就會緩解迎春的處境。

若是賈家隆重推出賈探春,薛寶釵,若是能與有實力的人家結親,就會對賈迎春有幫助。

可惜賈寶玉只會哭。就是一廢物。

王夫人也光惦記賈探春是趙姨娘的女兒,對她的婚事漠不關心,沒有想到是家族的助力。覺得薛寶釵好,只惦記給自己做兒媳婦,也不看看自己的傻兒子配不配得上。若是自己利用關係給薛寶釵結一門好親,不比整一對怨偶強?

南安王妃那次,還是老太太出面。

一部書寫了那麼多年,賈府就打算過一次姑娘們的婚事。不能不說他們實在太廢物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